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1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林业   46篇
农学   96篇
基础科学   11篇
  509篇
综合类   510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150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ts have developed different mechanisms to absorb and solubilize phosphorus (P) in the soil, especially in environments with low P availability.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winter cover crops on soil P availability in a clayey subtropical (Hapludox) soil receiving soluble P fertilizer and a rock phosphate applied to the summer crop, under no‐tillage.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over 3 yrs (2009–2011) with five different cover crop species: common vetch, fodder radish, ryegrass, black oat, white clover and fallow as control. The soil was sampled after the third year of cover crop cultivation and analysed for inorganic and organic P forms according to the well‐established Hedley fractionation procedure. Phosphate fertilizers promoted accumulation of both labile and nonlabile P pools in soil in the near surface layer, especially under rock phosphate. Fertilizer applications were not able to change P fractions in deeper layers, emphasizing that the Brazilian clayey soils are a sink of P from fertilizer and its mobility is almost nil. Although the cover crops recycled a great amount of P in tissue, in a short‐term evaluation (3 yrs) they only changed the content of moderately labile P in soil, indicating that long‐term studies are needed for more conclusive results.  相似文献   
2.
我国主要麦区农户施肥评价及减肥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我国主要麦区农户小麦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减肥潜力,为科学施肥、合理减肥提供依据。【方法】连续3年对我国主要麦区的小麦种植户进行施肥调研和取样,基于农户产量、养分需求量和土壤养分供应水平对其施肥状况和减肥潜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我国主要麦区农户小麦产量和生物量平均为6.0和13.2 t·hm-2,二者极显著线性相关。小麦产量与施肥量和土壤养分无显著相关。我国小麦氮(N)、磷(P2O5)和钾(K2O)肥用量平均分别为191.1、112.8和53.4 kg·hm-2,春麦区农户氮、磷和钾肥用量平均分别为171.7、108.9和10.6 kg·hm-2,旱作区分别为154.3、111.8和32.6 kg·hm-2,麦玉区分别为236.4、128.1和74.0 kg·hm-2,稻麦区分别为177.5、77.0和71.8 kg·hm-2。就施氮量而言,春麦区过量施氮的农户较少,为34%,其次...  相似文献   
3.
柱花草磷饥饿响应基因SgPHR1和SgPHR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磷胁迫是限制作物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磷饥饿响应因子PHR(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是植物磷信号调控网络中的关键因子,具有调控植物磷平衡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在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中克隆到转录因子SgPHR1SgPHR2基因。SgPHR1SgPHR2基因cDNA全长分别为1413 bp和849 bp,编码470和282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分别为51.4 kD和30.9 kD。SgPHR1和SgPHR2均为SANT家族成员,包含MYB蛋白结构域和CC蛋白结构域,并具有多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SgPHR1和SgPHR2均定位于细胞核中。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SgPHR1基因在柱花草根和叶中的表达量高于茎中的表达量,而SgPHR2基因在叶中表达量显著高于根和茎。缺磷(-P)和缺氮(-N)处理均显著增强了SgPHR1SgPHR2在柱花草根中的表达。不同缺磷时间处理结果进一步表明了SgPHR1SgPHR2在转录水平上响应低磷胁迫,暗示SgPHR1SgPHR2可能参与了柱花草对低磷胁迫的应答。本研究结果为解析柱花草响应低磷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4.
以靖远(A)、瓜州(B)、金昌(C)和新疆(D)4个区域盐渍化土壤为对象,采用水平土柱入渗法,探讨磷石膏盐碱土改良剂不同用量(0、6 000、12 000 kg·hm~(-2))对湿润峰移动平均速率和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磷石膏盐碱土改良剂对4种盐渍化土壤水分扩散率影响不同。对于A、B、D 3个区域盐渍化土壤,改良剂用量为6 000 kg·hm~(-2)以下时,对土壤水分传输潜在能力有促进作用;当改良剂用量超过6 000 kg·hm~(-2)时,改良剂对土壤水分传输潜在能力有抑制作用。而对于C区域盐渍化土壤,随着改良剂用量的增加,对水分传输潜在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说明改良剂对C区域盐渍化土壤作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长期施肥下黄土旱塬黑垆土磷平衡及农学阈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磷平衡和土壤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明确土壤有效磷(Olsen-P)的农学阈值及合理磷肥施用量,依托甘肃平凉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79),分析了黄土旱塬黑垆土36 a土壤磷盈亏动态、累积磷盈亏与有效磷的响应关系以及土壤磷残余,通过Mitscherlich方程模拟作物相对产量对土壤有效磷的响应关系,计算黄土旱塬黑垆土小麦和玉米的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结果表明:不施肥(CK)和单施氮肥(N)处理土壤磷始终亏缺,N处理每亏缺磷100 kg·hm~(-2),有效磷含量下降1.05 mg·kg~(-1);施磷处理土壤磷当季盈余4.3~207.9 kg·hm~(-2),累积盈余154.9~7 483.6 kg·hm~(-2),其中有机、无机配施(MNP)处理磷盈余最大;土壤累积磷盈余与土壤有效磷增量呈线性正相关,土壤中每盈余100 kg·hm~(-2)磷,秸秆还田配施化肥(SNP,磷肥隔年施)、氮磷配施(NP)、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配施(MNP)处理土壤有效磷分别增加7.55、2.47、0.28 mg·kg~(-1)和0.46 mg·kg~(-1);黄土旱塬黑垆土农田有效磷的小麦和玉米农学阈值分别为22.05 mg·kg~(-1)和13.96 mg·kg~(-1),MNP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已高于作物农学阈值,NP和SNP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达到小麦农学阈值分别需要21 a和24 a,达到玉米农学阈值分别需要2 a和8 a,M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已高于玉米农学阈值,还需要3 a可达到小麦农学阈值。当磷投入量每年平均达22.9 kg·hm~(-2)时,土壤磷呈持平状态;当磷用量达33 kg·hm~(-2)时,不仅作物产量较高,而且磷肥当季利用率也较高;当磷用量增加到233 kg·hm~(-2)时,作物产量对增加磷投入无响应,土壤磷残余超过90%,大量磷素累积在土壤中,增加了土壤磷素的流失风险。黄土旱塬小麦玉米一年一熟轮作黑垆土农田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为13.96 mg·kg~(-1)(玉米)和22.05 mg·kg~(-1)(小麦),秸秆还田可促进旱地农田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以乔木白蜡为试验品种,通过对不同时期土壤和植物叶片取样的养分检测及对植物生长量的监测,探讨不同施肥处理,特别是施用磷肥对白蜡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使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特别是磷肥的合理使用,增加了植物对氮肥的吸收,促进了土壤氮素释放。说明了磷肥在白蜡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打破了园林苗木生长过程中主要以氮肥为主要肥料施用的观念,阐述了磷肥在白蜡生长过程中对其生长量所产生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砖红壤和石灰性土壤为供试土壤,探索不同聚磷酸铵(APP)对土壤中磷吸附解吸的影响,为评价磷的有效性提供数据参考.在等磷等氮条件下,分别以APP1(以中聚为主)、APP2(以低聚为主)、APP3(聚合度分布均匀且高聚含量高)、MAP(磷酸一铵)、A-M(APP3和MAP以P2 O5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CK(空白对...  相似文献   
8.
黄泥田晚稻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肥料是作物增产的重要因素。在农田施肥实践中,氮、磷、钾肥最佳用量及合理配比因土壤不同而不同。为此,采用3个因子4、个不同施肥用量水平,展开了黄泥田氮磷钾肥料效应的试验,推荐了最佳施肥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嫁接西瓜糖分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不同砧木影响果实品质的机理。【方法】采用优质中小型西瓜早佳为接穗和对照,丝瓜、南瓜(铁木真)、葫芦(昌砧力士F1)、野生西瓜1号、野生西瓜2号为砧木,测定嫁接和对照西瓜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果糖、葡萄糖、蔗糖的含量以及与蔗糖积累相关酶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相比,野生西瓜2号/早佳组合的果实糖积累极显著增高,而其他嫁接组合的糖积累均降低,丝瓜/早佳组合的果实糖含量最低;自根和嫁接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转化酶(Inv)活性降低,蔗糖磷酸合酶(SPS)活性升高,蔗糖合酶(SS)在西瓜果实发育后期主要起合成作用,促进果实蔗糖积累,蔗糖代谢相关酶净活性值增大。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Inv、SPS、SS共同作用于嫁接西瓜和自根西瓜果实的糖分积累及构成;嫁接和对照西瓜果实以己糖积累为主,蔗糖积累为辅。【结论】砧木不同,西瓜果实的糖分积累量也不同,其中野生西瓜2号对早佳西瓜品质影响最小,可以作为优良的嫁接砧木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磷酸铵镁法(MAP)回收模拟畜禽养殖废水中的磷,考察了pH值、氮磷比、镁磷以及磷浓度对磷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是影响MAP结晶沉淀反应产生的重要因素,最佳pH位于9-10;当N/P比超过1∶1,N/P比值变化对P回收率无显著影响,Mg/P对P回收率影响较为明显,适宜的Mg/P比为1∶1左右;磷浓度对磷回收率影响甚小,当磷浓度由5 mg/L增加到150mg/L时,磷回收率均处于9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