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33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39篇
  68篇
综合类   218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渭河流域25个气象站点1980−2018年月值气象数据集,基于Penman-Monteith蒸散模型计算多个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分析渭河流域气象干旱的演变、趋势、影响范围、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等时空变化特征,以期为渭河流域防灾减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近39a来渭河流域有明显的干湿周期变化,但整体上呈变干的趋势,干旱时段主要集中在1995−2009年,其中以2000−2009年的干旱站次比最大,平均达到36%,且干旱持续时间最长,约3.6个月,1980−1989年干旱持续时间最短,约1.6个月;(2)渭河流域秋季总体呈湿润变化趋势,而春季和夏季干旱在不断加剧,是区域年际干旱的主要驱动力;(3)渭河流域干旱以危害性较小的轻中旱为主,但2000年前后出现严重及极端干旱的站次相对较多,其中1997年研究区内发生的干旱程度较高,影响范围较广;(4)不同时间尺度各等级干旱发生频率的变化规律表现一致,均呈现出干旱等级越高发生频率越低的态势,且极端干旱在年际尺度内发生次数较为频繁,从空间上看渭河流域东北部是干旱多发区。总之,近39a来渭河流域总体干旱较为严重的时段为2000−2009年,且研究区内干旱呈北重南轻特征,因此北部地区仍需加强防灾管理。  相似文献   
2.
大型灯泡式贯流泵CFD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灯泡式贯流泵在国内的研究与运用远远滞后于水轮机,导致国内低扬程泵站的选型一直突破不了传统的结构模式。为了研究解决国内低扬程泵结构选型问题,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蔺家坝泵站大型灯泡贯流泵,对适用低扬程工况的大型灯泡式贯流泵结构形式、流道水力损失、压力分布、流速分布进行了流体数值计算,并与模型试验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流体数值计算的结果与试验数据非常接近,这为今后国内低扬程泵站设计选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发电机定子三维温度场计算的数学模型,以水轮发电机的半齿、半槽为计算区域,用有限元方法对5500kW/6471kVA灯泡贯流式发电机定子的温度场进行了求解,得到了发电机定子的温度场、各部件温度最高点及分布。通过求解定子机座和定子轭部的体平均温度,为机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5年来黄土高原边缘地区耕地动态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对地处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地带的大同市耕地现状和1949—2003年间耕地总量变化进行分析,同时采用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对大同市耕地面积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和相应的周期变化特征分析,得出55年来大同市耕地面积变化具有2—3年和6年左右的年际尺度周期变化,并预测未来大同市耕地面积变化趋势;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得出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为人口因素、农业现代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所得结论有利于在科学的指导下采取措施稳定耕地面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相关省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灌区蓝绿水资源与作物生产水足迹多时空分布量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物生产水足迹度量作物生产过程对不同类型水资源的消耗,为实现农业水资源管理与评价提供了更全面的新视角。该研究通过耦合土壤水分动态平衡模块,考虑输配水损失,构建灌区蓝、绿水资源与作物生产水足迹多时间尺度分布式量化模型;以宝鸡峡灌区为例,定量评价不同典型年灌区蓝绿水资源与作物生产水足迹多时间尺度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宝鸡峡灌区蓝绿水资源总量在2008-2017年呈上升趋势。各作物对绿水资源利用效率均持续上升,而小麦蓝水资源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玉米、小麦生产总水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多年平均值分别为573和779 m3/t;作物生产绿水足迹在拔节-灌浆期占比较高,成熟期占比较低;作物生产水足迹在日尺度波动幅度最大;平水年、丰水年灌区用水存在不合理现象,枯水年作物生产单产水平最高,总水足迹最低,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该研究所构建模型可移植适用于无排水渠系灌区水文模拟,准确量化灌区农业生产耗水,解析日-月尺度作物生产水足迹演变特征,有助于明确灌区作物耗水规律,进而高效利用绿水资源,合理配置蓝水资源,提高作物产量,实现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6.
7.
用混合基质、砂、田土3种基质对豫西山区5种野生百合中层鳞片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5种野生百合中层鳞片都具有较强的扦插繁殖能力,同时证明5种野生百合中层鳞片在不同基质中的扦插成活与成球情况不同,混合基质最适宜野生百合中层鳞片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8.
Environmental and genetic factors influence growth and bulb development of onions by affecting their physiology. Photoperiod plays critical a role in bulb development and determines the suitability of a cultivar for a particular region. Long days and high temperatures promote onion bulbing. Bulbing is regulated more by temperature than photoperiod, as determined by growing degree days. Far-red light promotes bulbing most effectively. High-temperature storage of sets (above 20–25°C) results in increased total bulb yields, while very high temperature (25.5–31°C) or temperature below 0°C depresses yield. Plant density has an impact on bulb size: the higher the plant density the smaller the bulb size. Onion is more sensitive to water stress during bulb formation and enlargement than during the vegetative stage. Nitrogen improves bulb development, but too much nitrogen promotes excessive vegetative growth and delays maturity. Growth hormones (gibberellins and ethrel) promo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bulbs. Flowering and bulb formation in onion is regulated by different (Flowering Locus T) FT genes. Two antagonistic FT-like genes regulate bulb formation. AcFT1 promotes bulb formation, while AcFT4 prevents AcFT1 up-regulation and inhibits bulbing. There is a need to link our research with the genetics and physiology of onions, to enhance bulb yield.  相似文献   
9.
以崇明水仙鳞片为外植体材料,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摸索出最有利的组培条件,获得崇明水仙试管小鳞茎,并对组培过程中冷处理时间、鳞片位置及激素配比等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鳞茎冷处理时间以3周为佳;内层鳞片诱导率和再分化率更高;冷处理3周的内层鳞片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 1 mg/L+2,4-D 0.1 mg/L+蔗糖30 g/L+琼脂4 g/L,诱导率和再分化率分别为48.4%和23.3%。试验摸索出了鳞片愈伤组织途径获得崇明水仙试管小鳞茎的最佳条件,为崇明水仙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百合母籽繁殖方法单一、品质退化的问题,以兰州百合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对百合鳞瓣腐烂率的影响,不同气培厚度及不同鳞瓣部位对小鳞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0.1%的高锰酸钾浸泡10 min,气培15天后鳞瓣的腐烂率最低为21.25%,比对照低51.42%;用该消毒方法处理百合鳞瓣,60天后,外瓣4.0 cm处理的繁殖系数最高,为2.41,但是外瓣较内瓣易腐烂。百合气培繁育小鳞茎,外瓣较内瓣适宜气培,气培厚度与繁殖系数成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