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31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阿特拉津给土壤带来的污染问题以及寻找吸附效果较好的活性炭基质,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了阿特拉津溶液和悬浮液经煤、木、果和竹质4种生物炭处理后的残留量,并对其在阿特拉津溶液和土壤中的吸附动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煤质活性炭对初始浓度为100 mg/L和10 mg/L的阿特拉津溶液和悬浮液的吸附效果较好,其吸附率为5.651%~68.42%;当阿特拉津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煤质活性炭在40 min时对阿特拉津溶液的吸附率高达23.49%;与对照组相比,当阿特拉津的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土壤中阿特拉津经煤质活性炭处理42天后的残留浓度最低,活性炭吸附率达到91.39%。综上,煤质活性炭能有效降解溶液及土壤中阿特拉津含量,这将为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的改良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喹草酮与莠去津复配防除杂草效果及对高粱的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对羟基丙酮酸双氧化酶抑制剂类新型除草剂喹草酮应用于高粱田的可行性,于2018-2019年在温室和田间测定喹草酮与莠去津复配的除草效果及对高粱的安全性。温室试验结果表明,喹草酮与莠去津复配对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和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两者按有效成分用量比1:4~1:7配比对狗尾草的GR50在134.40~168.92 g (a.i.)/hm2之间,明显好于喹草酮和莠去津单独施用时的GR50,分别为150.53g (a.i.)/hm2和589.30g (a.i.)/hm2;两者复配对狗尾草的共毒系数在234.80~311.03之间,远大于120.00,显示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对苘麻的共毒系数在140.16~168.38之间,也表现出增效作用;对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也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喹草酮与莠去津按有效成分用量比1:5复配的制剂在最高用量3 600g (a.i.)/hm2处理下,3个高粱品种生长均正常,且对高粱和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远大于6.59,对高粱的安全性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喹草酮与莠去津复配应用于高粱田对高粱安全,且对田间杂草野稷Panicum ruderale、虎尾草Rabdosia eriocalys、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和藜Chenopodium album等均有极好的防除效果,2018-2019年对高粱田杂草的总株防效分别为94.2%和92.8%,鲜重防效分别为95.6%和94.2%,明显高于药剂对照50%异甲·莠去津悬浮剂土壤处理和37%二氯·莠去津悬浮剂茎叶处理的防除效果。表明喹草酮与莠去津复配应用于高粱田防除杂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散固相萃取(QuEChERS)为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快速检测玉米及土壤中莠去津残留分析方法。玉米及土壤样品经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分散固相(DSPE)净化后,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仪多离子反应监测(MRM)定量检测,分别以碎片离子m/z216〉146和m/z216〉174定性,以m/z216〉96进行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5~0.5mg·kg^-1添加水平范围内莠去津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7.01%~112.6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23%~8.43%之间,对莠去津的检出限(LOD)为0.39~0.91μg·kg^-1,定量检出限(LOQ)为1.33~3.02μg·kg^-1。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定量准确,测定浓度范围宽,可用于莠去津的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4.
细菌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的功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能降解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细菌的种类和它们的生物降解途径、阿特拉津氯水解酶的功能和定向进化的研究进展,以及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atzA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和转基因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生态风险与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生态毒性及其对人类健康、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针对阿特拉津的使用现状和在环境中的残留及其危害,综述了阿特拉津的性质、分布和危害,介绍了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莠去津的环糊精包合物对稗草幼苗除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稗草为指示材料,用水培法研究了三嗪类除草剂莠去津的环糊精包合物对稗草幼苗除草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浓度的β-环糊精(β-CD)包合物浸种处理后,能抑制稗草根系发育,达到提高除草效果和缓释的作用.当莠去津与β-CD包合物浓度均为6.5 mg·mL-1时,抑制效果达到最好,对稗草主根长、根鲜重、芽长和芽鲜重的抑...  相似文献   
7.
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生态风险分析与污染治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阿特拉津在世界范围内已经使用了近40年,其对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威胁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阿特拉津对环境的风险评价,着重论述阿特拉津对生物的危害性,并提出缓解与修复阿特拉津污染的一些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实验比较研究了7种植物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去除效率,阿特拉津在植物体内的富集、转移,以及土壤中阿特拉津去除效率与植物生物量、根系发达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能有效促进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去除,不同植物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去除能力存在差异,其中去除效率最高的是皇竹草,比对照提高了40.37%,7种植物的去除率大小依次为皇竹草斑茅黑麦草高羊茅龙葵牛筋草香附子;不同植物的生物量、根冠比与植物对阿特拉津的去除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0.866;7种植物对阿特拉津均有一定的吸收、富集与转运的能力,其中皇竹草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最高,分别为0.54和2.81,其次为斑茅和高羊茅。可见,皇竹草、斑茅和高羊茅对土壤阿特拉津污染具有较好的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合适的二氯喹啉酸和莠去津吸附剂,减轻其残留对农作物产生的药害。【方法】用甲醇淋洗添加了二氯喹啉酸或者莠去津的吸附剂(土壤和吸附剂混合物),淋洗液浓缩后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结果】吸附剂单独使用时,不同粒径的活性炭(F280、F380、F580)对二氯喹啉酸和莠去津吸附率均达到8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吸附剂与土壤混合处理后,F580活性炭对二氯喹啉酸和莠去津吸附率分别为73.85%和59.49%,效果良好。【结论】活性炭F580可以有效地吸附水和土壤中的二氯喹啉酸和莠去津,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The variation of the sorption isotherm of pesticides has seldom been explored at the catchment scale. Such a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he scale of a 187-ha agricultural catchment for three herbicides: atrazine, isoproturon and metamitron. Partition coefficient (Kd) values were measured in batch experiments on 51 topsoil samples, and showed moderate variability at the catchment scal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approximately 30%). Values of Kd ranged from 0.47 to 1.70 litre kg(-1) for atrazine, 0.47 to 1.81 for isoproturon, and 0.55 to 2.21 for metamitron. A clustering method was used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samples on which to measure sorption isotherms to 14. Sorption isotherms agreed with the Freundlich rather than the linear model. Kf parameters had CV values similar to those for Kd, with values ranging from 0.78 to 2.13 mg(1 - Nf) litre(Nf) kg(-1) for atrazine, 0.61 to 1.82 for isoproturon, and 0.69 and 2.58 for metamitron. Nf exponents showed little variation (CV < 5%). Nf values were between 0.86 and 0.98 for atrazine, 0.85 and 0.90 for isoproturon, and 0.82 and 0.87 for metamitron. More than 97% of the Kf catchment-scale variations could be explained by the variations of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