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0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林业   75篇
农学   230篇
基础科学   49篇
  73篇
综合类   744篇
农作物   174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373篇
园艺   148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水稻病程相关蛋白质OsPR1A的表达受上游抗病基因Xa21调控,接菌后早期启动Xa21介导的OsPR1A较高水平表达对水稻抵抗白叶枯病菌至关重要。同时OsPR1A也受到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的诱导表达。对于OsPR1A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作为抗性反应发生的标志基因佐证其他基因或途径在抗性中的作用,缺乏直接的证据证实OsPR1A本身的生物学功能。【目的】通过获得OsPR1a-OX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调查其表型及农艺性状,并明确OsPR1A蛋白质表达与抗性的关系,为鉴定OsPR1A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的OsPR1a-OX转化载体转入到水稻受体4021中,利用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分别在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筛选并鉴定OsPR1A超表达阳性纯合株系。在成熟期,调查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及农艺性状(株高、穗长、分蘖数、结实率和籽粒大小等)。在31℃条件下,将生长2周的水稻幼苗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接种水稻白叶枯病菌,并在接菌0、2、4、6、8、10和12 d时测量病斑长度。在接菌0、4和6 d时,收集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水稻叶片,提取蛋白质,利用WB技术检测OsPR1A的表达特征。【结果】构建了OsPR1a-OX转化载体,并转入到受体4021中,筛选并鉴定到2个OsPR1A超表达转基因纯合株系(#704和#709)。调查了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在成熟期的表型及农艺性状,与对照4021相比,#704和#709的株高较矮、穗长较短、分蘖数减少、结实率降低,但籽粒稍大,可能与结实率低有关。在31℃条件下,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病斑长度与对照4021相比明显缩短,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菌0、4和6 d的材料中,超表达转基因植株#704和#709中OsPR1A始终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丰度,从而提高了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结论】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超表达OsPR1A影响到水稻的正常发育过程;超表达OsPR1A后增强了Xa21介导的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香菇新菌株宁香8号选育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多孢分离技术产生多个新组合,经驯化筛选获得香菇新菌株宁香8号。宁香8号菌丝生长适温10-25℃,子实体生长适温10-23℃,菌丝生长期58-60d,室内栽培生物学效率达81.60%,室外栽培生物学效率达92.85%,宁香8号不仅适于阔叶木屑栽培,亦适公杉木屑袋栽。  相似文献   
3.
猪血免疫球蛋白的热稳定性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猪血免疫球蛋白在各类食品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对猪血免疫球蛋白 (PIgG)的热稳定性及热变性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PIgG在 6 0℃以下很稳定 ,6 0~ 6 5℃比较稳定 ,大于 70℃变性明显加快 ,超高温杀菌 (12 0℃ ,4s)条件下 ,PIgG几乎失活 ;其热动力学反应为 1 2级 ;在 6 0 ,6 5 ,70 ,75 ,80 ,85和 90℃ ,PIgG热变性的D值分别为 33 333× 10 3 ,14 2 86× 10 3 ,3 333× 10 3 ,0 4 76× 10 3 ,0 2 2 2× 10 3 ,0 16 9× 10 3 和 0 0 76× 10 3 s ,在此温度范围内的Z值为 10 81℃ ,表观活化能为 2 2 7 31kJ·mol-1。  相似文献   
4.
互助县丹麻乡泽林、锦州两个行政村地处海拔2800~3000m的河湟高位农作区,气侯较为寒冷。为提高农户养猪的饲料报酬,于1994年1月7日~1995年1月6日,沿用农民传统饲养方式,进行了暖棚与敞圈养猪饲料报酬的对比试验,其结果表明:日增重暖棚比敞圈猪多94.93g,提高饲料报酬50.06%,头均增加收益272.87元;重料比暖棚组与敞圈组分别为1:6.1和1:9.49,每kg增重暖棚组节约饲料3.39kg,节料率为86、72%;育肥一头110kg重的肉猪,可缩短饲养期182d,提高时效49.86%。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是在PDA培养丛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高美施微肥,通过两个供试菌株的对比试验,选出了适宜各菌抹的最佳高美施生长浓度,结果,不同苗株在不同浓反的高美施培养基中的在现不一致。因此.在制种工作中,要根据平菇不同品种的特征特性来确定其最佳生长的营养条件。高美施在平菇母种制种技术上的应用在国内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王新望  王惠萍 《作物学报》1995,21(2):215-222
对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功能叶几种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以丙二醛含量表示)的研究结果表明,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吐絮前呈波动上升,吐絮盛期争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吐絮前缓慢上升,吐絮后明显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结铃以前随叶片发育而上升,结铃后急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始终呈上升趋势。进一步对POD同工酶进行电泳发现,其酶谱构成随生育进程而变化,早熟品种在开花期酶带条数最多  相似文献   
7.
两种复合肥在叶菜类蔬菜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省莱阳和寿光两地露地及保护地生长的芹菜和大白菜上进行新型复合肥 2 1 8 11S肥效研究 ,同时与市场上较为流行的 15 15 15S复合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2 1 8 11S复合肥比 15 15 15S复合肥在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方面效果更好。 2 1 8 11S复合肥最佳用量大白菜为 14 14~ 170 0kg·hm-2 ,芹菜为 2 0 6 2~ 2 4 78kg·hm-2 。  相似文献   
8.
苹果渣发酵料栽培糙皮侧耳优良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选育的糙皮侧耳菌株PL -A2 属于早熟型品种。该菌株菌丝在 5~ 37℃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 ,菌丝生长适温为 18~ 30℃ ,最适温度为 2 5~ 2 8℃。在苹果渣发酵料培养基上 ,菌丝粗壮、整齐、洁白 ,爬壁能力强 ,满袋天数为 2 2d± 1d。经推广栽培证明 ,PL -A2 是高产优质菌株  相似文献   
9.
灵芝胞外多糖高产菌株筛选及其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运用反馈抑制理论构建了耐灵芝胞外多糖 (EPS)反馈抑制的筛选模型。添加在筛选培养基中的其指示因子同源胞外多糖浓度为 2 .34g/L。将实验室保藏的 37株灵芝菌株输入该模型 ,即可检出耐灵芝胞外多糖反馈抑制作用最强、产胞外多糖能力最强的菌株GL0 2 9。然后在基础培养基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GL0 2 9深层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 ,组合碳源和组合氮源培养基最适合该菌株深层发酵生产灵芝胞外多糖。深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 :蔗糖 10 g/L ,玉米粉15 g/L ,蛋白胨 2 g/L ,酵母膏 1g/L ,KCl 0 .5g/L ,KH2 PO4 ·7H2 O 0 .5 g/L ,pH自然。于 30℃、12 0r/min摇瓶培养 9d ,该菌株的胞外多糖产量高达 3.0 7g/L。  相似文献   
10.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21WAF1gene polymorphisms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breast carcinoma. METHOD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 technique (PCR-SSCP)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 of S-P immunostaining technique were used to study polymorphisms of p21WAF1 and protein expression respectively on the specimen of paraffin-embedded tissues in 100 cases of breast carcinomas and 40 benign breast diseases as control. RESULTS: Two p21WAF1 gene polymorphisms were found in 18% (18/100) of breast carcinomas and 5% (2/40) of control sampl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3.94, P<0.05). The positive immunohistochemical reaction of p21WAF1 protein were found in 50% (50/100) of breast carcinomas and 12.5% (5/40) of control sampl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6.84, P<0.01). The positive immunohistochemical reaction of p21WAF1 protein were found in 100% (18/18) of breast carcinomas with p21WAF1 gene polymorphisms and 39% (32/82) of no p21WAF1 gene polymorphism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21.95, P<0.01). The p21WAF1 gene polymorphism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protein expression in breast carcinomas (r=0.576, P<0.01). CONCLUSION: p21WAF1 gene polymorphisms may create the different copies of mRNA and may make relevant protein molecu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