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3篇
  4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沼液浸种的早稻秧苗比对照组秧苗,具有较强的耐冷性,通过电镜对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动态观察证实,在低温(5°/5℃)下,叶绿体结构和细胞核结构,随着冷害天数的延长,伤害在不断加重,叶绿体结构会出现空洞,基质片断裂,直至崩溃。细胞核染色体凝集,核膜破裂,核内容物丧失等现象出现。而经沼液浸种的秧苗伤害程度有较明显的减轻。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菌剂浸种联合生物菌肥防控玉米茎腐病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月霞  沈瑞清 《玉米科学》2022,30(3):156-161
采用微生物菌剂浸种后撒施生物菌肥M1、M2预防玉米茎腐病,检测对玉米田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五谷丰素浸种联合菌肥M1、M2撒施处理显著提高防控玉米茎腐病的应用效果,乳熟期的预防效果分别为66.3%和68.1%,蜡熟期的预防效果分别为72.9%和74.6%,显著促进玉米出苗率、株高、有效穗数、穗长、穗重、百粒重以及产量。土壤中的微生物碳、微生物氮以及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增加,其中,五谷丰素浸种联合M2菌肥处理后土壤微生物氮达64.2 mg/kg,脲酶活性达3.3 mg/(g·h),蛋白酶活性达86.5μg/(g·h),多酚氧化酶活性达111.6μg/(g·h)。  相似文献   
3.
以"克新13"马铃薯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利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锰浸种处理,通过测定马铃薯幼苗的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壮苗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产量等指标的变化,研究硫酸锰对马铃薯幼苗质量及产量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硫酸锰(0.06%~0.09%)浸种处理能有效地提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促进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提高壮苗指数,从而提高幼苗质量和产量;硫酸锰过量,则抑制了马铃薯幼苗的正常生长,从而影响了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发芽床和清水浸种时间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以种子萌发启动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标、霉烂率为测量指标,20℃恒温自然光照培养箱中开展了柴胡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发芽床基质处理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以纱布处理柴胡种子的各项测量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清水浸种不仅能够促使柴胡种子提早萌发,而且能够提高柴胡种子发芽率,浸种12 h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最高,分别可达67.67%±3.21%和56.00%±9.54%,与未浸泡对照相比提高了约35、34个百分点。说明柴胡种子用清水浸种预处理12 h,以纱布为发芽床,在20℃恒温条件下培养,可有效提高柴胡种子萌发率,促进种子提早萌发,实际生产中可以用清水浸种后再进行播种。  相似文献   
5.
杨昌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35-15036,15314
[目的]探讨咪酰胺的浸种方法对早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结构的影响,为合理使用咪酰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辐203为供试品种,设13个咪酰胺不同用药量处理,研究咪酰胺不同用药量、浸种时间及淘洗与否对早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和对水稻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咪酰胺对早稻恶苗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咪酰胺不同用药量处理对水稻出芽进度和芽率均有一定的影响,咪酰胺浸种后淘洗与否,对种子出芽进度影响较大而对总体芽率影响小。温度在10~18℃,咪酰胺用量60ml/hm2,浸种72h,不淘洗直接播种,防效达98.8%。[结论]经济有效地使用咪酰胺以60ml/hm2浸种72h,不淘洗处理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OPAL HA202和“保得”对菜心进行浸种处理,可以促进菜心地上部分生长,增加干物质的积累,提早抽薹,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其中以OPAL HA202 200倍液处理增产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竹材防腐防霉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三种处理方法和七种防腐剂配方处理毛竹(片材)和浙江淡竹(竹竿)。气干材用热冷槽法和常压浸渍法,生材采用竹液置换法。这些方法很适合我国的国情。热冷槽法采用1.5小时热煮,48小时冷浸;常压浸渍20天左右;竹液置换法约8天,均能达到预期的药剂吸收量和透入度。此外,还进行了防腐处理竹材的室内抗霉试验和力学强度试验。野外抗腐试验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8.
刘晓辉 《木材工业》2005,19(3):31-33
研究了恒温恒湿处理和浸渍温度对人造板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的测定值随着浸渍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两者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而胶合板则受水温影响很小;在浸渍前试件进行恒温恒湿处理与否会影响测试结果.对于刨花板和薄型中密度纤维板,进行恒温恒湿处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矮壮素(CCC)浸种对黄瓜幼苗下胚轴伸长的影响,以3 000 mg·L-1 矮壮素对黄瓜品种中农203 进行浸种处理,测定黄瓜幼苗下胚轴生长的形态指标,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下胚轴薄壁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矮壮素浸种处理能显著降低黄瓜幼苗下胚轴的长度,促进干物质积累。与对照相比,矮壮素浸种处理使黄瓜幼苗下胚轴薄壁细胞的细胞壁明显加厚,液泡数目增加,体积变小,叶绿体形态和结构发生改变,基粒含量和淀粉粒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北方寒地水稻生产的产量基础在于水稻的秧苗素质,而秧苗素质与浸种催芽密切相关。本对比试验通过应用智能设备集中浸种催芽技术与普通催芽技术进行对比,验证智能化浸种催芽技术的先进实用性,分析应用智能设备集中浸种催芽的切实可行性,为在北方寒地大面积推广应用智能化集中浸种催芽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为水稻工厂化育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