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2篇
农学   4篇
  8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e investigated oviposition behavior in three non-pollinating fig wasps: the sympatric speciesApocrypta bakeri Joseph onFicus hispida L.,A. westwoodi Grandi onF. racemosa L., andApocrypta sp. onF. semicordata Buch.-Ham. The oviposition behavior differs significantly between one pair of species (A. bakeri andA. westwoodi) and the other species (Apocrypta sp. onF. semicordata).A. bakeri andA. westwoodi were similar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posture of the abdomen and the action of the hind legs before penetration, and the bending ovipositor sheath during penetration. In contrast, the oviposition behavior ofApocrypta sp. is quite different. This difference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ovipositor length and syconial thickness.Apocrypta sp. has a shorter ovipositor than the two other species, which correlates with the thinner syconial wall of its host figF. semicordata. It is deduced that the ovipositor length adapts to the syconial thickness and induces the oviposition behavior in the different species to diverge. For all threeApocrypta species, the midleg length and hindleg length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ovipositor lengths. This may be explained as due to the fact that body movement adjusting the hindlegs and midlegs up and down, or forward and backward,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ovipositor length.  相似文献   
2.
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原产于美洲,自2019年初入侵我国以来迅速向北蔓延,对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寄生蜂作为重要的天敌资源之一,在害虫防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目前已鉴定到的9个科170种草地贪夜蛾寄生蜂天敌等进行了分类总结,而后讨论了其在害虫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并围绕草地贪夜蛾寄生蜂寄生因子调控寄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理展开详细论述。该研究旨在丰富草地贪夜蛾的生物防治资源素材,并为该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10个雌株品系、35个雄株品系中,根据对爱玉子雌株品系和雄株品系的挂果开口期、挂果数量及果型的研究,筛选并培育互相搭配的爱玉子雌、雄品系,为爱玉小蜂与爱玉子共生生态系统的形成提供一套爱玉子雌雄优良品系搭配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武夷山的农业景观为背景,于2007年8月-10月在稻田、田埂和毗邻杂草地对寄生蜂进行系统调查和鉴定.结果表明:稻田中有86种寄生蜂,隶属16科;田埂中有113种寄生蜂,隶属18科;毗邻杂草地中有152种寄生蜂,隶属17科.分别采用Rarefaction曲线和多样性三维度量对稻田、田埂及其毗邻杂草地寄生蜂物种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田埂和稻田周围杂草地寄生蜂群落的物种丰度、多样性、优势集中度指数均比稻田高,而均匀性指数比稻田低.  相似文献   
6.
榆紫叶甲赤眼蜂寄生功能反应对梯度恒温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4、18、22、26、30℃5个温度下,测定了榆紫叶甲赤眼蜂(Asynacta ambrostomae)对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opressum)卵的寄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试验温度条件下,榆紫叶甲赤眼蜂的寄生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各温度的功能反应数据均能用Holling-Ⅱ圆盘方程很好地拟合;瞬时攻击率及理论最大寄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理论最大寄生量14℃为55.88粒,30℃时达到117.48粒。  相似文献   
7.
剖检长汀县21羽山麻鸭,检得寄生蠕虫10种,总感染率为81%,平均感染强度和密度分别为36条和30条。各种蠕虫及其感染分别为:楔形前殖吸虫28.6%,大多形棘头虫4.%,似椎低颈吸虫4.8%,福建单睾绦虫33.3¥,美国膜壳绦虫4.8%。  相似文献   
8.
榕属的4个亚属在西双版纳均有分布,目前已报道榕树69种、亚种和变种,占全国已报道榕树种类的69.4%,其中榕亚属23个种和变种:白肉榕亚属4个种:聚果榕亚属2种和变种;无花果亚属41个种、变种和亚种。在榕树隐头果内生活着种类专一的传粉榕小蜂和一些非传粉小蜂。西双版纳地区目前已分类鉴定29种榕树的30种传粉小蜂和170多种非传粉小蜂,其它榕树种类及其隐头果内的小蜂种类还未获得活体标本而没有确切的分类定名。传粉小蜂与非传粉小蜂以及各种非传粉小蜂之间相互影响,并影响着榕树与传粉小蜂形成的共生体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榕树隐头果内复杂的小蜂群落。对榕树隐头果内小蜂群落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都集中在传粉小蜂的研究上,非传粉小蜂的研究国内外都较少,且对于各种小蜂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榕树之间的关系,还需更深入、具体的生态学、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各方面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9.
花椒绵粉蚧寄生性天敌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1年在花椒绵粉蚧Phenacoccus azaleae Kuwana发生严重的山西省盂县对该虫的天敌昆虫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发现绵粉蚧长索跳小蜂Anagyrus shoenherri (Westwood)、蚜虫跳小蜂Syrphophagus aphidivorus(Mayr)、宽缘金小蜂Pachyneuton sp.、长盾拟金小蜂Eunotus sp.和荆腹拟金小蜂(Gastrancistrus sp.等5种寄生性小蜂类天敌昆虫,其中绵粉蚧长索跳小蜂是优势种,它1a发生2代,成虫出现于4月和6月,对蚧虫越冬期的若虫、春天出蛰的雌性若虫、雌成虫及卵均能寄生。在花椒纯林内对产卵期的蚧虫寄生率为8.7%,在花椒与农作物混种的林地,由于经常喷洒杀虫剂,寄生率只有0.56%。根据该小蜂在白蜡绵粉蚧上的高寄生率,提出从蚧虫多年发生区采集寄生蜂,释放到新发生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茧蜂记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按van Achterberg(1990)分类系统,报道了湖南省茧蜂15亚科38属104种,其中小腹茧蜂亚科的分类,按Mason(1981)分类系统处理。介绍了属名变动或种名定名的变化情况,并提出著者的看法。同时根据对湖南蝽茧蜂(Aridelus hunanensis You,Xiong et Zhou和橙足蝽茧蜂Aridelus rutilipes Papp雌雄外生殖器,以及对黄长柄茧蜂Streblocera flava You et Xiong和冈长柄茧蜂Streblocera okadai Watanabe雄性外生殖器研究,对陈学新和van Achterberg(1997)认为湖南蝽茧蜂是橙足蝽茧蜂的次定同物异名,黄长柄茧蜂和冈田长柄茧蜂是同种的看法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