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5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林业   740篇
农学   84篇
基础科学   38篇
  445篇
综合类   1318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741篇
园艺   64篇
植物保护   18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探究高寒草甸天然草地补播乡土物种对草地群落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异针茅(Stipa aliena)、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溚草(Koeleria cristata)、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扁蓿豆(Melissitus rutenica)、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混播组合,于2017年在青海省贵南县天然草地上进行补播。试验采用方差比率法(Variance ratio,VR)、M.Godron贡献定率法(Contribution law)以及生物量稳定性分析方法,结果表明:5种组合补播后使得群落联结性降低、生物量稳定性增大,群落整体稳定性增强,正向着稳定方向发展;5种组合中,组合D (扁蓿豆+星星草+垂穗披碱草+异针茅+溚草)的生物量稳定性最大,是对草地恢复最有效的物种组合。本试验筛选出了对草地生态修复最有效的物种组合,为草地保护及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秦岭山区地被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秦岭山区地被植物的种类、产地、生态习性、形态特征及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2年的牦牛放牧试验表明:除不同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外,降水和地温是影响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不同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绝对生长率的关键因素。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地上总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1999年在7月份最大;1998年,冷季草场各放牧处理的绝对生长率在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的对照组和轻牧组在7月份最大,中牧组和重牧组在8月份最大。不同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生长率的变化不尽相同。1998年,冷季草场禾草和莎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禾草和莎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7月份达到最大,且9月份出现了营养的再次积累;1999年,冷季草场禾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在6月份和8月份出现了两个峰值,暖季草场禾草地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在7月份达到最大。对杂草类而言,1998年冷季草场的绝对生长率6月份最大,暖季草场重牧组的绝对生长率8月份达到最大,其他各处理7月份达到最大;1999年重牧组杂草的绝对生长率在6月份达到最大,其他各处理杂草在8月份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4.
牧压和肥力对亚热带山地牧草净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亚热带山地湿润环境条件下,研究牧压和土壤肥力对人工草地净生产的影响.三年试验结果表明,绵羊在轮牧下,产草量和磷肥对全年及各月牧草净生产具有显著影响.禁牧时,夏季地上生物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只有很少量的净生产.放牧时,产草量在1000 kg DM/hm2左右时,净生产最大,当产草量低于300 kg DM/hm2以下时,净生产量则降低.每年施一次P2O5 36~60 kg/hm2,可以显著增加牧草净生产,尤以春末夏初时施肥更为显著.最低产草量出现在不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太行山区过去几十年林业生产的教训,把近几年的“生态经济沟”经验,应用到太行山南部低海拔岗坡地形区的开发治理中,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岗”的设想及盘龙岗试点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6.
刘海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540-7541
[目的]研究杜梨瘿螨在杜梨树上的自然发生规律,并观察评估杜梨瘿螨对其他果树、蔬菜为害的可能性。[方法]野外调查结合室内观察了解杜梨瘿螨在杜梨树上的自然发生规律 室内人工接虫饲育观察杜梨瘿螨对其他多种果树、蔬菜为害的可能性。[结果]基本摸清了杜梨瘿螨在杜梨树上的自然发生规律,杜梨瘿螨在承德一年发生2代,以成螨于杜梨芽鳞内越冬,春季4月中旬在杜梨树初展叶时,越冬螨虫开始出蛰活动 7月下旬叶面上的虫瘿数达到最高峰,8月上旬后螨虫开始蛰伏越冬。接虫饲育试验表明,杜梨瘿螨仅在桃、山楂叶片上能存活较长时间,但不能形成虫瘿,在所有的供试果树和蔬菜上均不能最终成活。[结论]杜梨瘿螨活动为害期集中在4~7月,具有生态脆弱性,属单食性害虫,只能在杜梨树上形成虫瘿,对供试的多种植物不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金露梅灌丛、矮嵩草草甸、围栏矮嵩草草甸以及模拟地球增温效应下5种植物繁殖投入和生长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矮嵩草、麻花艽、苔草以及美丽风毛菊的叶长沿对照矮嵩草草甸、0TC、围栏以及金露梅灌丛呈现上升趋势,只是灌丛中苔草和麻花艽两种植物的叶长较围栏和OTC有所下降,而环境变化对植物的叶宽的影响较小。苔草在金露梅灌丛中的繁殖投入最大,其次是矮嵩草草甸和围栏,OTC中苔草的繁殖投入几乎为零。围栏与矮嵩草草甸内苔草的繁殖投入差异不显著,而两者中植物的繁殖投入与金露梅灌丛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矮火绒草在矮嵩草草甸中的繁殖投入最大,其次是0Tc和围栏,灌丛中矮火绒草的繁殖投入最小。OTC与矮嵩草草甸内矮火绒草的繁殖投入差异不显著,而OTC与围栏中矮火绒草的繁殖投入差异性显著(P<0.05)。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繁殖投入随环境梯度的变化,反映了植物繁殖对策和繁殖投入在整个生活史特征中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8.
松嫩平原羊草草地水淹干扰恢复过程的群落动态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根据随机取样的测定数据,经过幂函数和多元回归分析及相关检验,揭示了草地水淹干扰对羊草 寸草苔、羊草 杂类草群范数量性状的变化规律。水淹干扰对草地植被的物种组成及其比例有明显的影响。水淹后基本恢复到正常草地的种类数量和生产量配置大约需要6—7年。随着生境水分减少和土壤变干,羊草种群的数量和生物量均以幂函数形式增加,而寸草苔和杂类草的数量和生物量则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新疆各类陆栖脊椎动物近 70 0种 ,占中国这一类动物种数的 32 %,其中鸟兽资源尤其丰富 ,计有 42 5种鸟类和 1 5 5种兽类 (哺乳类 ) ,占中国鸟兽种数的 31 %。本文主要以新疆三大山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 -阿尔金山地区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多样性及区系分布作综合性介绍和分析。根据实地考察和以往文献资料 ,新疆阿尔泰山区记录在 1 2 4种鸟类 ,其中古北界北方型鸟类 5 1种 (占 41 .1 %) ,中亚型鸟类 31种 (占 2 5 .0 %) ,广布种鸟类 2 7种 (占 2 1 .8%) ,其他类型1 5种 (占 1 2 .1 %) ,显出以北方型泰加林鸟类为主的鸟类区系特征 ;分布的 5 0种兽类 ,区系上以古北界北方泰加林为主 ,即北方型兽类占该山区种数的 5 2 %。天山山区记录的鸟类大约2 81种 ,北方型种类占绝对优势 ,即北方型 1 0 6种 (占 37.72 %) ,北方广布型 76种 (占 2 7.0 4 %) ,中亚型 39种 (占 1 3.88%) ,高地型 1 8种 (占 6.41 %) ,广布型 33种 (占 1 1 .74%) ,东北型 9种 (占 3.2 1 %)。兽类分布有 62种 ,北方型兽类区系占优势 ,有 30种 (占 48.40 %) ,广布型 1 2种 (占 1 9.40 %) ,中亚型 1 1种 (占 1 7.70 %) ,特有种 9种 (占 1 4.5 0 %)。昆仑—阿尔金山地区 96种鸟类中 ,中亚类型成份占 2 8.1 %,高地型成分占 2 6%,北方型成?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暖干化对秦岭南北河流径流泥沙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12,他引:8  
以秦岭南侧汉江和北侧渭河多年的径流泥沙观测资料,分析了全球气候暖干化对秦岭南北径流泥沙的变化。分析指出在80年代后,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秦岭南北河流年均径流量均减少,与1935-1980年相比,汉江河流年均径流量减少1.9%,渭河河流年均径流量减少27.4%;同时汉江河流泥沙含量明显减少,但渭河河流泥沙含量呈增加趋势,是汉江河流泥沙含量133倍,表明了秦岭南北两侧在全球气候暖干化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响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