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阿拉善盟草原疯草危害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3个旗疯草的种类、分布、危害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阿拉善盟有疯草7种,其中棘豆属有毒植物3种,黄芪属有毒植物4种,分布面积超过139.33万hm^2,危害最严重的是小花棘豆和变异黄芪,给当地畜牧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并就如何综合利用疯草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
疯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近年来国外对疯草内生真菌的分离、宿主植物体内生真菌分布、疯草苦马豆素种群分布特征及其与内生真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更好地利用疯草及内生真菌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3.
绵羊实验性变异黄芪和黄花棘豆中毒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饲喂试验比较了变异黄芪和黄花棘豆对绵羊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变异黄芪和黄花棘豆的毒性作用极为相似.主要临床症状为沉郁、被毛粗乱、消瘦、体重减轻、僵硬,采食时头部水平震颤,神经机能紊乱及心律不齐.从试验的第18d开始,两组的循环淋巴细胞中出现胞浆空泡,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谷草转氨酶活性及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明显升高.各组的血糖、肌酐、血钙、血钾、总蛋白、谷丙转氨酶均无明显变化.2组E-玫瑰花环形成率均显着降低(P<0.05).2组的特征病理组织学变化均为神经细胞及实质细胞胞浆空泡化.电镜观察表明,空泡是由溶酶体样结构及线粒体肿胀所致.变异黄芪中毒和黄花棘豆中毒的症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学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相似性充分说明,变异黄芪中毒亦可归属于疯草中毒.  相似文献   
4.
. Locoweed is one of main poisonous plants in the world, and also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xic plant in grassland of China.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the locoweed is extending continuously and it has formed or is coming into dominant species gradually in some areas in recent years, which cause the retrogressive succession and grazer poisoning and died in rangeland. Locoweed seriously threatened the grassland agriculture and cure practice to the locoweed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studies on the locoweed in China, which include the researches of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istribu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rmfulness, prevention, weeding, ut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control etc.  相似文献   
5.
疯草专门指含苦马豆素、采食后引起慢性神经机能障碍、表现发疯样症状的一类毒草,由此所致中毒称为疯草病,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近年来我国疯草面积不断增大,危害程度超过雪灾和疫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西部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毒草。美国从19世纪末就开始疯草生物学、生态学、毒理学及其动物中毒病研究,是世界上率先开展疯草研究的国家,在应对草地疯草灾害防控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我国天然草地疯草研究起步晚,与美国有很大差距。本文就美国天然草地疯草的研究历史、种类分布、灾害状况、毒理学和疯草防治技术等方面的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我国天然草地疯草中毒病的致病机制和灾害防控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荒漠草原疯草对发生区土壤性质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测定了2种危害最为严重的疯草变异黄芪(Astragalus variabilis)和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发生地的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变异黄芪和小花棘豆发生区与未发生区土壤质地、含水量、孔隙度和容重无显著差异,发生区土壤碱解氮显著增加;小花棘豆发生区速效磷增加,速效钾降低。变异黄芪和小花棘豆发生地土壤理化性状差异显著。前者土壤砂粒含量较高,而水分、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pH则较低。变异黄芪和小花棘豆发生区土壤物理性质无明显改变,植物可利用养分有显著变化。变异黄芪比小花棘豆更能适应贫瘠的土壤条件,在荒漠草原潜在分布区面积大,更具危害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碳氮比对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内生真菌FEL3产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的影响,利用单因素试验对最佳碳源和氮源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蔗糖和蛋白胨分别是理想的碳源和氮源;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考察液体培养基中蔗糖和蛋白胨的比率对内生真菌FEL3产SW的影响,并利用Design-Expert 7.1.6软件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当蔗糖为1.47 g·L-1,蛋白胨为0.29 g·L-1时,SW浓度达到最大值6.71×10-4mol·L-1。试验结果将为利用疯草内生真菌FEL3批量生产SW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就近年来国外对疯草内生真菌的分离、宿主植物体内生真菌分布、疯草苦马豆素种群分布特征及其与内生真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更好地利用疯草及内生真菌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部草原疯草危害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疯草的种类、分布、危害及各地在疯草中毒防治方面的对策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有疯草44种(其中棘豆属23种,黄芪属21种),构成严重危害的有18种,分布面积超过1100万hm2,给草地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并就其防治提出几点体会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疯草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内蒙古的疯草分布概况、牲畜疯草中毒机理、中毒的生态环境因素及其危害和疯草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