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0篇
  9篇
综合类   110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40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优质种猪生产市场预测及其发展战略规划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动物性食品的消费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国民动物性食品的制品消费比例约8.4%,与欧美发达国家所占60%-70%相比差距很大。“无公害”冷鲜肉既是一种高档次的猪肉食品,又是肉食品一种时尚的消费形式,在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历史,在我国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大  相似文献   
3.
《农村养殖技术》2004,(10):41-41
北京市工商局宣布,在4月30日前,全市各鲜肉批发市场必须建立鲜肉检测实验室,严格落实鲜肉复检制度。从6月1日起,各鲜肉批发市场批发的鲜肉进入市场前必须冷藏运输,同时还要采取肉品悬挂、分区、上杠、挂牌明示等经营措施,否则不得入市经营。 近期本市鲜肉市场中“注水肉”有所反弹,特别是在一些农贸市场,销售鲜肉的商户过多、过滥。市工商局为此发出通知, 严格实施鲜肉“场厂挂钩”制度。鲜肉批发市场要合理确定挂钩厂家数量,防止过多、过滥,严禁与未实行鲜肉冷藏运输的屠宰企业签订挂钩协议。按照规定,凡进入本市批发、零售市场的鲜肉产…  相似文献   
4.
针对数字化时代中图片的色差识别与肉色质量评价在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便捷的适用于数字图像分析的无参考质量评价方法,为数字图像的视觉感官识别与色差定量分析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1,(9):58-58
1.热鲜肉 动物刚屠宰后,肉温还没有散失,柔软具有较小的弹性,这种处于生鲜状态、尚未失去生前体温的肉称作热鲜肉。热鲜肉通常为凌晨宰杀,清早上市,不经过任何降温处理。虽然在屠宰加工后已经卫生检验合格,但在从加工到零售的过程中,热鲜肉不免要受到空气、昆虫、运输车和包装等多方面污染,而且在这些过程中肉的温度较高,细菌容易大量增殖,无法保证肉的食用安全性。如农贸市场所谓小刀手在案板上销售的猪肉就是热鲜肉。  相似文献   
6.
《广东饲料》2021,30(6)
我国作为世界家禽产业大国,不但家禽养殖历史源远流长,并且产业量高。而广东则是我国著名的养禽大省,拥有丰富的家禽品种资源。本试验通过对广东地方家禽品种的骨骼肌肉色、pH值以及剪切力的检测,比较分析了各品种禽的肉品质特征,旨在丰富广东省家禽种质资源的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7.
分光光度法与肉眼评分法评定猪肉肉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选不同品种猪24头,宰后取其眼肌(背最长肌)。用肉眼评分法给出各个肉样的评分。然后,分别将每个肉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出12h、24h和48h的色素含量。分析不同品种猪宰后同一时间的肉色差别和同一品种猪宰后不同时间肉色变化,并比较肉眼评分法与分光光度法的准确程度。结果表明,长白纯公猪的评分和色素总含量最小。约克纯公猪的评分最大。其余各品种猪肉肉色差异不大。在宰后12h和48h各品种猪的肉色差异显著(P<0.05),宰后24h长白纯公猪、约克纯公猪、约克纯母猪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并和其他品种之间的差异也显著(P<0.05),但其余几个品种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杜约杂母猪、长白纯母猪和约克纯公猪在宰后12h和48h的肉色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24h差异显著(P<0.05)。长白纯公猪宰后12h和24h肉色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48h差异显著(P<0.05)。长大杂公猪和约克纯母猪宰后各时间肉色差异都不显著(P>0.05)。大长杂母猪和杜洛克纯母猪宰后各时间肉色差异都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将180只21日龄的AA商品肉鸡平均分为六组。处理组I为基础日粮组,处理组Ⅱ、Ⅲ、Ⅳ、Ⅴ、Ⅵ分别在每千克基础日粮中添加15mg、45mg、75mgβ—胡萝卜素、100mgVE、200mgVE。试验结束采取肉样,HPLC法测定各试验组肉中VE或β—胡萝卜素含量,及其研究其对肉鸡肉色和胫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在日粮中添加高水平VE、β—胡萝卜素的方法来提高肉品中维生素的含量,从而生产富集维生素的禽产品。VE有增强肉色的作用,而β—胡萝卜有增加腿胫色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樊成艳 《猪业科学》2006,23(8):78-79
1冷却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1冷却肉的特点 冷却肉是指严格执行检验检疫制度屠审后的畜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在24h内使肉温降至0℃~4℃,并存后续的排酸、分割、包装、运输及零售等环节始终保持在0℃~4C条件下的肉。(冷却未经冻结,食用前无需解冻,不会产生营养流失。热鲜肉从动物宰杀到食用所经过的时间短,一股都未能完成正常的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以生鲜肉类食品供应链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界定生鲜肉类食品供应链碳排放的系统边界,并结合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生鲜肉类食品供应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肉类食品供应链的碳排放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1t生鲜肉在其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碳排放为166.97kg,其中生产、运输、仓储和销售环节中碳排放分别占总供应链的28.68%、52.37%、8.90%和10.04%,运输环节对全供应链的碳排放贡献率最高。2)动态优化研究发现,运输环节改变长途运输方式、生产环节废弃物回收利用及优化生产设备效率、销售环节降低设备功率取得的碳排放优化效果最佳,在2018年供应链碳排放分别降低了41.10%、4.70%、1.61%和1.25%。3)目前优化运输能源结构、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成为大势所趋,且模拟结果表明,运输中燃烧生物柴油可降低供应链碳排放的13.10%,减排效果较为显著。4)在生鲜肉预冷过程中降低制冷系统能耗、在冷藏及销售过程中提高设备空间利用率可分别使供应链年碳排放降低2 100、1 600t,虽实施效果较小,但该措施便于操作,是降低供应链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