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外源复合酶对移地保护圈养的 9只马来熊日粮营养物质及能量消化率进行了测定 ,经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在圈养马来熊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外源复合酶 ,能提高马来熊对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其中 ,添加 0 3%饲料量的酶能显著提高日粮粗蛋白的消化率(P <0 0 5) ;添加 0 5%的酶 ,能显著提高日粮粗纤维、粗蛋白质消化率 (P <0 0 5)。此研究结果可应用于马来熊的饲养中 ,提高其饲料报酬  相似文献   
2.
幼熊获救记     
2009年5月14日,云南省野生动物收容拯救中心新来了6只可爱的幼熊,这6只幼熊是云南省森林公安局在近日破获的一起走私、非法收购、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中查获的,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来熊1只、围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熊5只。  相似文献   
3.
为了避免新生马来熊幼崽遭受其它马来熊的非必要伤害,上海野生动物园常选择"人工育幼"的方法提高马来熊幼崽的成活率。2019年7月上海野生动物园成功诊治1例马来熊幼崽急性胃扩张病例,为幼龄动物的护理和养护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4.
马来熊是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其生物学信息缺乏,也缺乏科学的保护和管理对策。本文通过回顾关于马来熊的研究文献,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并针对种群分布现状提出科学保护和管理对策。关于马来熊的研究主要见于野生种群现状、野外生态及圈养种群的饲养管理等,其中野外生态主要集中于生境选择利用、家域特征、行为节律、食性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个体生态学或种群生态学规律。针对马来熊的保护和研究现状,应采取加强立法、推行宣教、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建立保护区、缓冲区及森林廊道等以恢复其栖息地等措施来有效保护其野生种群。  相似文献   
5.
1999年 9月初 ,我园饲养的 2头马来熊同时发生以出血性肠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经综合诊断 ,确认为大肠杆菌病 ,现报告如下。1 症状 患熊均已成年 ,一公一母 ,两熊食欲减退 ,精神沉郁 ,多卧少动 ,垂头闭眼 ,蜷缩伏地 ,腹泻 ,一日数次 ,粪腥臭 ,呈酱红色、糊状 ,内有少量未消化  相似文献   
6.
7.
1 发病经过及症状 广州动物园有马来熊 5头 ( 2雄 3雌 ) ,分两室饲养。 1 997年 7月 7日中午 1 2时30分 ,饲养员发现同室饲养的 2头马来熊有 1头表现呕吐 (白色泡沫 ) ,兴奋不安 ,倒地抽搐 ,形似癫痫 ,持续 3~ 4min后精神活动恢复正常。之后 ,每隔2 0~ 40 min发作 1次 ;1 3  相似文献   
8.
将熊类原饲料组成中的精饲料改用猪颗粒料。在保证正常的饲养管理的情况下,成功地降低了所饲养熊的费用,全年饲料成本由206.74元降为55.44,并一举解决了由于配方蛋白质含量较高、配比不合理所造成的饲料消耗量大、排泄物多等问题,并成功繁殖出幼熊一窝3仔培育成活。同时减少了饲喂品种,降低饲料加工费用70元,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苏州市动物园1只25岁雌性马来熊(Helarctos malayanus)于2019年9月18日起腹围缓慢增大,治疗6周后,于2019年11月4日死亡。解剖发现有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肝硬化、胆结石等组织病变,送检病变组织样本。化验报告:心肌轻度萎缩,肾间质慢性炎细胞浸润,肝脏、胆囊、肺脏病理切片显示大量癌栓/转移性低分化腺癌;胆汁、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中均分离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2种细菌;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癌引起的渗出性腹水。在野生动物中,临床表现为腹水的胆囊癌较为少见,马来熊相关文献资料缺乏,本文将记述该动物的病程,解剖及检查结果,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世界的熊     
全世界的熊共有8种,欧洲2种、北美3种、亚洲6种、南美1种。在中国分布有大熊猫、马来熊、棕熊和黑熊四种。目前,所有熊类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人类及其活动的威胁,曾经分布很广的熊类的栖息地变成孤立的小区,导致了种群的分离。栖息地消失最严重的是亚洲黑熊、懒熊、大熊猫、太阳熊和眼镜熊。此外,人们还猎取熊骨、熊胆和熊掌用作亚洲传统药材和奢侈的食品,导致熊类数量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