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生物技术给农业带来的益处生物技术是利用有机体、死细胞、活细胞以及细胞内含物,采用特殊的程序生产出特殊的产品用到农业、医药以及环境修复治理中,尤其是70年代基因工程的出现,它能改变、取代物种的基因。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中已广泛应用。最初通过遗传工程获得而进入市场的作物是:玉米、大豆和棉花。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上应用所获得的益处与在农作物上相似。一方面,生物技术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命力以及消灭竞争者。促进畜禽生长的物质有生长激素以及促进其生长的调节剂,这些物质可由基因工程而获得。如利用鼠类基因(该基因能促进角蛋白的形…  相似文献   
2.
3.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为什么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不是种瓜得豆、种豆得瓜呢?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这是由种子的遗传基因所决定的。生物的遗传基因(DNA)是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的物质,它带有遗传密码,有复制自身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天真 《种子》1994,(4):39-41
植物的雄性不育系在品种的群体改良及杂种优势的利用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不仅从拟南芥植物克隆了雄性不育基因(Aarts等,1993),并且通过遗传工程法改造花药绒毡层的遗传组成,定向培育出了油菜、”玉米、棉花等多种重要农作物的核雄性不育系,为雄性不育系的产生提供了一条新途径。1绒毡层提早解离与雄性不育1.1雄性不育系的培育实验证明,花药中的绒毡层对小孢子的发育起了很大的作用。绒毡层的提早或延迟解体往往导致小孢子不正常发育而表现雄性不育。为此,比利时植物遗传系统公司(PlantGene…  相似文献   
5.
《中国家禽》2012,(12):69
日前,美国政府发布《国家生物经济蓝图》(National Bioeconomy Blueprint),概要阐述了奥巴马政府未来推动生物经济的战略目标。该报告指出,美国当前生物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三大基础性技术的开发:遗传工程、DNA测序和生物分子的自动化高通量操作。虽然这些技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物技术的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细菌质粒与基因工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质粒(Plasmid)是细菌细胞内独立于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能自行复制而传递许多世代。质粒常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质内,有些质粒可插入到染色体中,能与细菌染色体整合在一起,这种质粒称为附加体(Episome)。自1946年T.lederberg与EL.Tatum发现大肠杆菌K-12可通过接合进行基因重组后不久,又发现了可以传递的遗传因于─—致育因子(fertility,factor,F因子),1952年T.Lederberg建议称之为质粒⑴。质粒不是细菌细胞的一种必需成分,有自我复制的能力,细菌细胞得到或失去质拉对细菌生命活动没有决定性影响。但是,质料可提供细菌选…  相似文献   
8.
《上海农业学报》2004,20(1):101-101
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吴爱忠兼任实验室主任;潘迎捷研究员(现任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由13名专家学者组成。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