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7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03篇
林业   144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503篇
  125篇
综合类   1053篇
农作物   61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779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在真核细胞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作为细胞内最重要的能量感受器,AMPK在细胞生长、繁殖、维持机体能量平衡以及细胞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AMPK活化主要受细胞内一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AMP/ATP)水平及肝激酶B1、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活性等因素的影响;在动物处于营养缺乏、热应激、氧化应激等环境中,AMPK通路能做出适应性调整,以降低应激环境对动物的负面影响。本文对AMPK的结构、活性调节以及对处于应激环境中的动物能量代谢的调节进行综述,为缓解畜禽各种应激综合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细菌的严谨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严谨反应的发生及其分子机制,严谨反应影响的生理活动等进行了介绍,并以重要病原菌单增李斯特菌、链球菌等为例,阐述了严谨反应对细菌生长、代谢、致病性等的调控作用。以期为解析病原菌的环境适应与致病机制及开发新型药物靶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通过11只绵羊1015穴次的环切试验及断肢经穴声发射检测观察,证明绵羊循经声发射信号的活动与各种组织都有不同的相关联系,其最主要的是肌肉组织(包括其中的神经、血管组织等),证明了绵羊循经声发射信号是一种伴随生命现象而存在的生物物理信号。  相似文献   
4.
5.
1 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 ,现代化设备必定取代原始的、古老的 ,采用更科学更先进的设备。例如 :电费远程采集器、用户负荷控制器、峰谷表 ,但都需要电能表中的脉冲源。合理使用信号分配器是当前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2 信号分配器的由来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 ,用电、电费也在改革 ,电费收费实行了三部电价即 :峰、谷、平计费方法。为了满足电费的需求 ,我局开始安装峰谷表 ,并为峰谷表配套运行的有功电能表加装脉冲信号 ,并现场安装。同时开始了利用音频控制用户及变电所的电量 ,使用了声频终端控制器。音频控制器需要由电能表的脉冲源所发出的…  相似文献   
6.
7.
8.
2003年11月3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牌楼乡新生村的一台变压器跳闸后,立即给相隔200多千米外,正在省城武汉出差的荆门供电局东宝分局职工李明庭的手提电话发送了一个出现故障的“短消息”,李明庭赶忙拿起手机轻轻一按,远在几百  相似文献   
9.
通过伺服控制系统在MJK6227型往复式裁板锯上的应用,可以看出与传统的电控系统相比,该机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便于用户实现较高的工作精度和较为快捷的工作要求。试验表明,系统能够满足该机的各种动作要求,且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反馈锯片的即时动作。目前,该系统已在铣床、砂光机等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设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黄酮类化合物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二十世纪30年代初,黄酮类化合物被发现以来,其抗炎、抗肿瘤、抗氧化、降血压、防止骨质疏松等药理作用备受关注。由于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甾体和非甾体抗炎药有胃肠道损伤、高血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不良反应,而黄酮类化合物不仅具有抗炎作用,又具有毒副作用小和作用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引起了相关研究学者的重视。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从炎症产生的重要途径,如花生四烯酸,NO途径,细胞因子及受体,以及Nrf2、NF-κB、AP-1和MAPK等信号通路来探讨黄酮类化合物抗炎作用机制,以期为开发抗炎中药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