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7篇
  28篇
综合类   147篇
水产渔业   212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ous on the resistance of E.coli from environment and the mechanism.Microcosms were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ous on the resistant phenotype of E.coli to chloramphenicol (CHL).cat gene of isolated drug-resistant strains and susceptible strains were dete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ous could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antibiotics resistance of E.coli to CHL.The rate of cat gene of 46 strains of chloramphenicol resistant E.coli was 89.13%,which was 0 in the 16 strains of chloramphenicol sensitive E.coli.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nitrogen and phosphorous in the microcosms could induce 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resistance to chloramphenicol in E.coli,which had correlation with cat gene.  相似文献   
2.
以羽毛藻为研究材料,利用CO_2培养箱通入不同CO_2浓度的空气进行培养,探究在高浓度CO_2和高浓度硝氮条件下羽毛藻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CO_2或硝氮都能显著促进藻体的生长,高碳高氮下藻体的相对生长率比低碳低氮组高出63.77%。另外,高浓度CO_2会使藻体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下降,而使硝酸还原酶活性升高,其中明显的表现为高碳低氮组叶绿素a含量比低碳低氮组降低了39.01%,高碳高氮组比低碳高氮组降低了49.26%,相应类胡萝卜素高碳组分别降低了47.62%和43.24%,增加硝氮浓度能够提高藻体中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高浓度硝氮下,提高CO_2浓度能使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收率显著升高。由此得知大气CO_2浓度升高或海水富营养化会促进羽毛藻的生长,并且这两个条件的改变会对羽毛藻在生化组成和营养盐吸收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演化遥感动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87年以来的TM资料,对内蒙古乌梁紊海湿地演化进程进行动态分析,了解到由于大量的农田退水进入乌梁素海造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大型水生植物遍布全湖,生物量与生物填平作用随之急剧增加,加快了沼泽化进程。本文提出了以机械化方式收获大型水生植物转移氮、磷营养盐,从而延缓乌梁素海沼泽化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研究温度、营养盐浓度以及光照强度对淡水浮丝藻(Planktothrix sp.)及其代谢产物二-甲基异莰醇(2-MIB)的影响,为控制丝状蓝藻生长及预警水体嗅味物质污染提供实践依据。浮丝藻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藻种库分离于安徽巢湖;设置的实验温度为15、20、25、30℃,BG-11营养盐溶液体积分数为20%、30%、50%、100%,光照为1 000、2 000、3 000、4 000 lx。结果表明,温度对浮丝藻生长密度、总2-MIB生成量及胞外2-MIB分泌量影响最显著,25℃是浮丝藻最适宜生长温度,最高细胞密度可达6.04×105个/mL,30℃是其最适宜的产2-MIB温度,总2-MIB生成量和胞外2-MIB分泌量均最高,分别为3.64×103ng/L和2.78×103ng/L;其次为营养盐浓度,增大BG-11营养盐浓度,浮丝藻生长密度和总2-MIB生成量会随之增加,低浓度营养盐时胞外2-MIB分泌量所占比例较高,表明低浓度营养盐更有利于浮丝藻进行胞外2-MIB分泌;光照对浮丝藻生长及产嗅味物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梁文  张生 《节水灌溉》2011,(4):35-39,43
通过系统取样对乌梁素海表层底泥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并利用MAPGIS软件,研究了表层底泥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并用底泥肥力评价了表层底泥中营养盐污染程度.结果表明,乌梁素海表层底泥中营养盐的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差异,底泥中营养物质有机质、总氮和总磷存在明显的富集作用,与国内典型富营养化严重湖泊相比,处于...  相似文献   
6.
黄、东海夏季叶绿素a分布特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6~7月对黄、东海海区叶绿素a现场取样分析。结果显示,叶绿素a的分布整体上呈现从近岸到远海降低的趋势。受长江冲淡水和上升流的影响,高值区主要在28°~32°N,122.5°~123°E之间。光照条件和营养盐等是影响夏季黄、东海海域叶绿素a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8年7月9~14日对黄海绿潮暴发区生态环境要素的调查数据,重点研究了调查海域温盐、溶解氧和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绿潮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溶解氧的平均值为9.22mg/L,整体处于过饱和状态,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趋势。溶解无机氮的平均值为9.07μmol/L,呈现出南高北低,苏北沿岸向离岸方向逐渐降低的趋势;活性磷酸盐的平均值为0.19μmol/L,呈现出东高西低,自外海向海洲湾方向递减的趋势。在调查海域的东部出现营养盐高值区。通过分析温度、盐度、溶解氧、营养盐与绿潮发生的关系发现,温度、盐度和溶解氧均处于浒苔藻体生长和孢子释放的适应范围内。大面积浒苔聚集区的表层海水DIN和PO34--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89和0.27μmol/L,营养盐含量要明显高于调查海域其他海区营养盐的含量,表明充足的营养盐是绿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同时调查海区表层、10m层和底层N/P(摩尔比)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702、194和411,均远大于Redfield值,由此可见,该调查水域主要受到磷的潜在限制。  相似文献   
8.
獐子岛养殖海域氮、磷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5年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研究了獐子岛养殖海区的氮、磷营养盐的季节变化及平面分布特性,重点分析了7月营养盐、叶绿素及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探讨了与底播养殖的可能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溶解性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较均匀,仅在7月,表底层的氨氮浓度及磷酸盐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氮磷摩尔比和浮游植物生长的阈值分析,在该海区氮、磷营养盐限制呈季节性交替变化,7月磷限制的潜在性较大,3月和5月氮限制的潜在性较大。尽管目前的养殖生产活动并未对该海区的营养盐浓度产生较大的影响或压力,但是,3、5和7月底层水的无机氮以氨氮为主以及贝类养殖密度较大的区域叶绿素浓度较低的现象,可能与养殖活动有关,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9年6月南海综合调查数据,分析了分粒级叶绿素a (Chl a) 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其结果如下: Chl a浓度为未检出至0.51µg/L,平均值为0.10±0.09µg/L,其自表向底层逐渐升高, 至50m层达到最高值, 而后迅速降低,在100m以深的水体中, Chl a含量很少, 水深达到200m时, Chl a的含量接近于零, 部分站位Chl a含量低于检出限。分粒级Chl a 结果表明, Pico 级Chl a (<2µm) 浓度介于0.022-0.40 µg/L之间, 平均值为0.097±0.072 µg/L, 垂向分布上与Chl a 总量一致, 浓度最高值位于50 m; Nano 级Chl a (2-20µm )浓度介于0.0040-0.12µg/L之间, 平均值为0.016±0.018µg/L, 垂向分布变化不大, 在50m层有一高值; Micro 级Chl a (20-200µm)浓度介于0.0013-0.051µg/L之间, 平均值为0.0065±0.0086 µg/L, 垂向分布变化不大,在表层有一高值。分级Chl a 对总Chl a 的贡献主要以细胞粒径0.7-2 µm的Pico 级Chl a 占优势(81.7±8.89%), 其次是2-20 µm的Nano 级Chl a (13.2±6.19%); 粒径>20 µm的Micro 级Chl a 的贡献最小(5.10±3.72%)。调查海域内普遍存在潜在氮限制因素, 但不存在硅的限制。温度、营养盐浓度及营养盐比值(营养盐限制)、真光层厚度、水文状况是控制不同粒级Chl a 含量及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80年全球海洋大气成份正规观测开展以来,两个重要事实被发现:一、陆上物质大量通过大气输往海洋,成为海洋生物的营养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