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医方集解》,是治疗脾胃虚寒的基础方剂。笔者灵活运用于兽医临床,治疗脾胃气虚48例,治愈46例,好转2例,有效率100%;治疗胃寒249例,治愈246例,好转3例,有效率100%,疗效满意,现将笔者应用本方的临床经验结合典型病例阐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果农健康     
秋果虽鲜美食用有禁忌秋果源源上市,品种繁多,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医食兼优,许多人纷纷购买,先尝为快。但是,吃秋果并非多多益善,如果过食或暴食亦会致病,  相似文献   
3.
《农村实用技术》2008,(10):37-38
1、概述 中药材益智仁,别名益智子,摘芋子;为姜科植物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的成熟果实。中药认为益智仁归脾、肾经,味辛,性温,是温里常用药,具有健脾胃、补心肾、安神、暖胃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腹中冷育,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尿频,遗精,白浊,肾虚遗精,小便频数,腹痛泄痢等症。  相似文献   
4.
前胃弛缓是反刍家畜前胃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的疾病,六经辨证中属于太阴虚寒证.太阴虚寒证是外感疾病进入后期,即由阳经传入阴经,由阳证转为阴证的阶段.病入太阴标志着畜体抗病能力衰减,其病机是脾虚湿滞,运化功能失职,而产生以脾胃虚寒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前人的经验,在升阳益胃汤的基础上加减,先后治愈奶牛前胃弛缓11例,效果十分显著,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脾胃虚寒是由于外感或内伤而引起的一类家畜常见病。介绍了家畜脾胃虚寒的脾气痛,胃寒、脾虚慢草、脾虚泄泻等证型的病因、主症、治法,并例析了各证型,同时对各证型产生原因及所用药方进行辨解。  相似文献   
6.
脾胃虚寒是由于外感或内伤而引起的一类家畜常见病。其各种证型虽在病因和症状上很相近,但若深入辨证,不难发现其不同之处,因此治疗也各异。但若脾胃病日久不愈,势必影响其他脏腑,故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因此,兽医临床上如何尽早地诊断脾胃虚寒,分清证型...  相似文献   
7.
8.
林兵 《甘肃林业》2012,(3):48-48
脾胃虚寒的患者多是由于不善待自己脾胃造成的,长期吃饭不规律、过度饮酒、暴饮暴食、喜食寒凉等这些饮食上的坏习惯,让脾胃变得越来越脆弱。专家建议常做些简单的运动来健脾胃,如仰卧起坐、俯卧撑等,还有以下方法:1、蹲马步:双脚打开同肩宽,双手扶膝微蹲马步,身体上下起伏,上半身保持挺直,弯膝蹲更深的马步,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每天1分钟~2分钟。  相似文献   
9.
1病因病理 脾胃虚寒呕吐是因胃气失降,气逆于上所致。胃气以降为和,无论何种原因,伤及于胃,使胃气失降,气逆而上,均能发生呕吐。常见于瘦弱耕牛,劳役太重,饲喂不当,致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职,再遇久渴失饮,突然饮水过多,为寒所伤,寒凝胃腑,胃气不降,上逆而为呕吐。  相似文献   
10.
吴伟 《当代农业》2014,(24):58-58
中医讲"寒从脚下起",患有老寒腿或长期腰膝酸软的老年人,往往是阳虚体质,秋冬季节常常手脚冰冷,这种情况不妨多晒晒腿脚,有助于驱走体内寒气。同时,配合按摩小腿上的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还能抗衰老、延年益寿。经常腹泻、肚子疼等脾胃虚寒的人可以利用“太阳灸”来调理身体。面朝太阳,边晒边用手反复按摩肚脐、中脘穴(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以及关元穴(脐下3寸处),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此法对于宫寒的女性也有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