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29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72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绵羊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2.
牦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防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牦牛群中陆续发现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血清阳性率在30%~42.4%之间,病死率在30%左右,本研究先后从四川、西藏等地牦牛中分离出病毒,并对其进行各种生物学特征鉴定后,表明该病毒与标准毒属同一种,所不同的是四川牦牛病毒株属非致细胞病变型,即属NCP型。但回归本动物能复制出典型病例。目前尚无国产牛粘膜病疫苗用于生产。本研究依据猪瘟病毒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具有交叉免疫性的原理,用猪瘟弱毒苗对牦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进行预防,试验证明用猪瘟弱毒苗可以预防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且安全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小儿后天性肛瘘的成因,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25例小儿后天性肛瘘患者,年龄6月~6岁.平均年龄2.5岁。直肠舟状窝瘘22例.直肠阴道瘘3例。均系用直肠粘膜法修补。结果:一期愈合21例。4例因创面感染等原因致一期手术失败.二期改用会阴体切开修补而痊愈。对25例患儿随访6月~5年.远期效果良好。结论;采用直肠粘膜法修补后天性肛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张诚 《农家顾问》2005,(7):60-60
1、吸入法 用辛温或辛凉的解表方剂煎汁,趁热装入保温瓶(杯)中,以适当距离用鼻吸入蒸汽。如小孩畏闻药味,取开水吸入蒸气也可。因感冒病毒耐寒、怕热。加热至56℃,30分钟可将其完全杀灭。吸入蒸气,可杀灭存在于鼻粘膜上的感冒病毒,可防止发生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7.
结肠损伤的手术处理术式各异 ,至今尚无一种术式对所有患者适用 ,各种术式均有其特定的适应证和优缺点 ,具体术式选择至今仍有争议。我院近年收治结肠损伤共 30例 ,选择其中2 2例进行一期手术修复 ,无 1例发生肠瘘或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2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5~ 5 2岁 ,平均 2 8岁。发病至手术时间 3~ 10 h,平均 5 .5 h。其中腹部利器伤 17例 ,钝挫伤 5例。损伤部位 :横结肠损伤 11例 ,升结肠损伤 5例 ,乙状结肠损伤 3例 ,盲肠损伤 2例 ,降结肠损伤 1例。 2 2例中合并胃、小肠损伤共 6…  相似文献   
8.
9.
从“猝死症”黄牛分离出粘膜病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以来我省黄牛发生“猝死症”较多,我们从病死牛肝脏,心脏分出了粘膜病毒,对所分离获得的病毒作荧光抗体染色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证明所分到的病毒是粘膜病病毒。  相似文献   
10.
刘长城 《湖南农业》2004,(12):16-16
三、棉籽饼和菜籽饼中的有毒物质 1.棉籽饼中的有毒物质包括棉酚和环丙烯脂肪酸。棉酚有游离棉酚和结合棉酚两种形态,有毒的是游离棉酚。它的毒害作用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刺激胃肠粘膜,引起胃肠炎;吸收入血后,刺激和损害心、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