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2篇
  92篇
综合类   209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镧离子对苜蓿种子萌发活力、吸水量和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700μg/ml的La(NO3)3处理的苜蓿种子吸水速率明显加快,膜的通透性增大,呼吸作用增强。其中,用500μg/ml La(NO3)3处理效果最佳,用1200~1500μg/ml La(NO3)3处理则抑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2.
稀土元素对产蛋鸡日粮中粗蛋白钙磷代谢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稀土元素铈对‘红地球’葡萄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建平  徐敏  张爱民 《园艺学报》2004,31(3):369-371
 以‘红地球’葡萄组培苗茎段为外植体,在培养基中添加1~100 mg·L-1 Ce(NO3)3,,研究 不同浓度Ce(NO3)3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Ce(NO,),(1~10 mg·L-1 )对‘红地球’葡萄组培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加快外植体生根,侧根数及侧根总长显著增加,根、茎、叶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也增加,根系活力提高而增加移栽成活率,增加叶绿素含量,有利于植株对矿质营养的吸收。而100 mg·L-1。Ce(NO3)3对葡萄组培苗生长起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La3+,Ce3+对厌氧颗粒污泥在不同VFA底物中的产甲烷促进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静态实验研究了分别添加O.05mg·L^-1La^3+和Ce^3+对不同来源和保存状况条件下不同VFA底物的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为底物时加入Ce^3+,丙酸加入La^3+或Ce^3+,乳酸加入La^3+时都大大加快了反应初期污泥的产甲烷速率,且对比产甲烷活性SMA也有3%-8%的提高;O.05mg·L^-1La^3+或Ce^3+的加入使污泥利用丙酸的速度加快,对于厌氧反应器的恢复运行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甲酸为底物时,La^3+,Ce^3+的加入对污泥产甲烷曲线形状没有影响,对SMA则分别降低了9.21%和3.37%;乙酸添加La^3+在反应初期明显降低了产甲烷速率,但SMA并未降低。厌氧颗粒污泥经长时间低温存放后,原来对其SMA有提高作用的稀土浓度此时可能会作用不明显甚至会降低SMA;低浓度稀土离子对污泥产甲烷活性产生抑制作用时,相同质量浓度下Ce^3+比La^3+对污泥的抑制作用小;驯化培养过程有利于污泥对稀土的适应。  相似文献   
5.
连续种植作物后对土壤中各稀土元素消耗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在不施稀土的情况下,种植作物10年后对不同土层内各稀土元素B1、B2态及总量的消耗情况。结果表明,连续种植作物后,在作物根系密度较大的20~60cm土层内,相对于下层的土体(80~100cm)来讲,各稀土元素B1态的含量均大幅度降低;B2态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土壤中活性Fe、Mn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各层次之间稀土总量的差异不大。研究还表明,生物有效性较高的B1态稀土元素的含量仅占稀土  相似文献   
6.
对黄土高原 3个土壤剖面Rb和Sr分布规律的研究表明 ,全新世不同阶段的黄土和土壤中Rb和Sr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 ,Rb/Sr比值的变化反映了成土环境和成土作用强度的变化。全新世早期 ,气候比较温和干燥 ,风尘堆积速率降低 ,土壤发育表现为边沉积边成土 ;全新世中期 ,气候温暖湿润 ,沙尘暴很少发生 ,风尘堆积速率极低 ,生物风化成土作用达到最强 ,以至于在黄土高原面发育黑垆土 ,在关中盆地形成褐土。到了 3 10 0多年前 ,气候恶化变干 ,风尘堆积速率加快 ,土壤严重退化。从区域上看 ,冬季风对黄土高原南部的环境效应比夏季风对北部的环境效应要强 ;黄土高原南部季风场强的变化较北部大。  相似文献   
7.
稀土元素铈(^141Ce)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与蓄积动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采用两种铈剂量的饲料饲喂小鼠,利用^141Ce示踪研究了小鼠在不同时间摄取铈后在脏器中的分布和蓄积动态。结果表明,滞留于体内的铈经过再分配而在各脏器组织中均有分布,其中眼、骨骼、睾丸、心脏、大脑和脂肪内的蓄积量较高,且随剂量或摄入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了明显的选择性蓄积。眼球的蓄积性尤为突出,明显高于其它脏器。  相似文献   
8.
稀土元素对肉鸡能量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日龄商品代AA肉鸡270羽,研究稀土元素对肉鸡生长的影响。选用54羽29日龄公鸡进行代谢试验,研究稀土元素对肉鸡日粮中能量、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 ̄80mg·kg^-1稀土元素,可提高肉鸡增重(P〈0.01)和饲料转化率(P〈0.05 ̄0.01),提高能量利用率(P〈0.05 ̄0.01)和粗蛋白质利用率(P〈0.05);添加20 ̄160mg·kg^-1稀土元素,可提  相似文献   
9.
[目的]深入了解南丰蜜橘、害虫、天敌间的3级营养关系以及定量描述害虫与天敌的种群动态,以有效推动南丰蜜橘园生态控虫技术的发展.[方法]利用改良的稀土元素铕荧光物示踪法和食物链传递标记定量分析法研究南丰蜜橘园中橘叶-害虫-天敌食物链间的能量流动,并利用灰化、显色、紫外测定和吸光度换算等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各营养级的铕含量;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流关系进行量化,从而确定自然状态下害虫对南丰蜜橘的危害程度和天敌的控虫能力.主要分析挂果前不同龄期南丰橘树橘叶-柑橘木虱-草间钻头蛛食物链各环节标记物动态变化、相关性和能流.[结果]一定条件下,改良的铕荧光示踪法是一种简便灵敏的橘园生态能流定量测试法,它能较准确地测定南丰蜜橘园食物链中各能流关系.[结论]将改良的铕荧光示踪法用于南丰蜜橘园食物链营养关系的定量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不同成因型母质发育土壤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 1 7种母质发育土壤的稀土元素 (REE)的地球化学特征 ,结果表明 :(1 )基性岩浆岩母质发育土壤的稀土总丰度最高 ,红砂岩者最低 ;(2 )岩浆岩和喷出岩者的 REE科勃尔分布模式仍表现出母岩特征 ,沉积型者则相对平稳 ,但海相沉积型者变异显著 ;(3 )各类母质发育者∑ Ce/∑Y特征值达 3 .5 -4.7,∑ Ce与∑ Y分馏特征明显 ;(4 )砂页岩等 4种母质者δCe正异常 ,火山喷出岩等 3种母质者 δCe相对稳定 ,酸性岩浆岩等 1 0种母质者 δCe负异常 ;紫砂岩母质者 δEu正异常 ,页岩等 3种母质者δEu相对稳定 ,基性岩浆岩等 1 3种母质者 δEu负异常 ;(5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 REE与 Ce、Sm、Dy、Lu,∑ Ce与 Pr、Sm,∑ Y与 Dy、Lu相关显著 ;(6)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 REE、∑ Ce与土壤 Fe2 O3相关极显著 ,∑ Y与土壤 p H值、粉砂粒、物理性粘粒相关显著 ;(7)通过 REE动态聚类分析 ,不同母质土壤可划分为基于岩性背景的三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