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因工程研究已在高等植物中广泛开展,尤其对重要经济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等的品种改良不断取得可喜成果。在藻类中基因工程起步较晚。Rochaix和Van Dillewjin于1982年第一次报道了对单细胞衣藻以质粒为载体进行的基因转移[Rochaix等,1982];Veeck等于1987年以蓝藻为材料进行了基因转移的研究,Boynton等于1988年以衣藻为材料成功地得到了转基因藻株[王素娟.1994]。  相似文献   
2.
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对质粒浓度、电压、脉冲时间等3个因素进行优化,并比较了不同温度处理对转染效率的影响,以及电压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中质粒浓度对转染效率的影响最大,质粒浓度和电压对转染效率均有显著影响,脉冲时间对转染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转染效率无显著差异,电压显著影响细胞存活率.质粒浓度40 g/mL、电压280 V、脉冲时间800 s条件下,转染效率最高,为89.8%.  相似文献   
3.
电穿孔技术及其在精子介导转基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穿孔技术和精子介导转基因技术,同时总结了近年来电穿孔技术在精子介导转基因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新转染方法与传统转染方法的比较中找出更为高效的转染方法,本研究以绿色荧光蛋白(GFP)质粒DNA为外源基因,分别采用核转染法、电穿孔法和脂质体法转染牛的3种常用核移植供体细胞(胎儿成纤维细胞、胎儿输卵管上皮细胞、卵丘颗粒细胞).针对不同类型的细胞,实验首先对核转染法和电穿孔法的转染参数进行了系统的摸索和优化,然后将优化后的核转染法、电穿孔法与脂质体法在可控实验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进行了转染对比实验,分析比较了转染48 h后的绿色荧光比率和细胞存活率.结果显示,核转染法转染胎儿成纤维细胞、胎儿输卵管上皮细胞和卵丘颗粒细胞的优化程序分别是V013、T023和U023;在电穿孔法中,当电场强度为90 V/mm,脉冲时间为10 ms时,胎儿成纤维细胞和卵丘颗粒细胞的转染效率最高,胎儿输卵管上皮细胞则在电场强度为80 V/mm,脉冲时间为5 ms时获得了最佳转染效率;最后通过转染对比实验得出,核转染法在3种细胞中都获得了最高的转染效率,分别为(98.78±0.30)%、(88.43±2.10)%和(71.31±0.77)%,均显著高于电穿孔法和脂质体法;转染后的存活率则为脂质体法最高,电穿孔法最低.研究结果说明,核转染法可以成为一种结合牛体细胞克隆技术生产转基因牛更有效的转染方法.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3种转染方法对猪肾上皮细胞(PK15)的转染效率,为以PK15细胞为模型研究外源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本研究以PK15细胞为研究对象,用脂质体、电穿孔、慢病毒3种转染方法转染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GFPNR2F2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进而比较3种方法的转染效果。结果显示,转染PK15细胞后,电穿孔和慢病毒方法转染效率极显著高于脂质体(P<0.01),但电穿孔方法和慢病毒方法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EGFPNR2F2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慢病毒方法效果最好,脂质体方法较差,与细胞转染效率基本一致;CCK-8结果显示,电穿孔转染后细胞存活率最低,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脂质体方法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慢病毒方法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转染效率及细胞活性,本研究认为慢病毒转染方法最适合转染PK15细胞,为今后高效转染PK15细胞提供了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蜜蜂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同时,蜜蜂也是研究真社会昆虫个体特征分化最典型的模式体系,蜜蜂已成为系统论、行为生态学、神经学和老年化研究的模型[1-3]。蜜蜂具有世代周期短、繁殖率高、后代个体数多、能大量饲养、易获得大量性状一致、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BV-LMP对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1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1)为对象,采用电穿孔基因转染技术,将重组EBV-LMP表达质粒转染CNE1细胞。以载体质粒转染及CNE1细胞为对照。用细胞体外增殖实验、细胞软琼脂克隆形成率测定、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细胞周期和细胞PCNA的检测,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体外细胞增殖实验,A比值实验组(2.86±0.12)显著高于空白组(1.62±0.05)及阴性对照组(1.38±0.03)(P<0.01);实验组细胞软琼脂克隆形成率(25.2%)显著高于空白组(11.2%)及阴性对照组(13.4%)(P<0.01);FCM法测定细胞周期,实验组S期细胞(34.9%)高于空白组(26.2%)及阴性对照组(30.8%);PCNA免疫组化染色,实验组细胞PCNA阳性率(84.6%)明显高于空白组(61.1%)及阴性对照组(67.2%)(P<0.01)。结论:EBV-LMP对CNE1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示LMP在NPC细胞演进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大动物模型试验中,骨骼肌电穿孔转基因技术已被广泛用于转染一些功能基因,并能显著提高非病毒载体基因的转染效率。笔者就电穿孔促进基因通过细胞膜的可能机理及影响骨骼肌电穿孔转基因效率的关键因素(如物种、细胞直径、场强、脉冲参数、电极和电脉冲仪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以EGFP为报告基因体外电穿孔转染鸡X期胚盘细胞,探讨适宜电转染条件以及影响鸡ES细胞存活率和转染率因素。分离鸡X期胚盘细胞进行培养、传代及鉴定,二代细胞设定不同的电压、脉冲时间、质粒浓度、细胞密度及孵育温度等条件转染。电击后10 min,0.4%台盼蓝染色,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计算存活率。48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计绿色荧光细胞数和总细胞数,计算转染率。结果表明:电转染鸡ES细胞的最优化电压为280 v,脉冲时间为75μs,质粒浓度为20μg/mL,转染前4℃、转染后25℃(室温)或4℃各静置10 min,细胞密度调整在1×105个/mL×106个/mL,尽量使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电穿孔法转染鸡ES细胞是简便有效的方法,利用优化条件转染ES细胞,可以满足进一步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电穿孔法诱导GUS基因在坛紫菜原生质体中的瞬间表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因工程研究已在高等植物中广泛开展,尤其对重要经济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等的品种改良不断取得可喜成果。在藻类中基因工程起步较晚。Rochaix和Van Dillewjin于1982年第一次报道了对单细胞衣藻以质粒为载体进行的基因转移[Rochaix等,1982];Veeck等于1987年以蓝藻为材料进行了基因转移的研究,Boynton等于1988年以衣藻为材料成功地得到了转基因藻株[王素娟.19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