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提高瑞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纤维素酶的活力,用类似基因改组的方法改造其碳源阻遏相关基因cre1。以瑞氏木霉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cre1基因,用DNaseⅠ消化cre1基因后,回收50-100 bp的DNA片段,用T4 DNA连接酶连接,以连接产物作为模板进行无引物PCR,并将PCR产物转入瑞氏木霉原生质体,通过测定滤纸酶活的方法筛选突变菌株,并在NCBI上比对分析突变菌株的cre1基因。结果表明,筛选获得1株纤维素滤纸酶活比出发菌株提高0.7倍的突变菌株cre2-3。cre2-3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呈棉花状,而出发菌株呈小颗粒状,菌株cre2-3发酵液的颜色比出发菌株的更黄亮。推测cre1基因与瑞氏木霉菌株的生长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2.
分别利用姬姆萨氏、瑞氏、吖啶橙3种方法对猪附红细胞体进行染色,结果表明:3种染色法大多数可见星红细胞体,吖淀橙染色可在90%以上出现星红细胞的样本中检出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3.
<正>附红细胞体病寄生于人和动物细胞表面、血浆骨髓内引起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病原学附红细胞体呈圆、环形、月芽、网球拍、杆形、逗号形等形态,附在红细胞上单个或成链,可游离在血浆中。姬姆萨和瑞氏染色成紫红色和蓝紫色。以二分裂方式增殖,无性繁殖。一般消毒药几分钟可杀死,较抵温度下呈较强抵抗力。2流行病学几十种动物感染本病,接触、血源、垂直和昆虫传播,人为因素也可传播,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季  相似文献   
4.
2013年,本院接诊一例以全身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例,采用抗菌消炎治疗无效,前肢静脉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镜检可见大量吉氏巴贝斯虫,确诊为犬吉氏巴贝斯虫感染。连续使用三氮脒7d静脉注射后症状减轻,停止静脉注射后再次加重,最终患犬死亡。犬吉氏巴贝斯虫感染中后期时,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应尽量使用两种或多种抗原虫类药物配合用药。  相似文献   
5.
诊断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探讨利用瑞氏染色法和旦尼氏染色法诊断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在病株枝条或主根的横切面上,韧皮部的病原寄生部位被染成兰色或青色,呈阳性反应,健株组织切片的韧皮部则不着色,呈阴性反应。可作为桑黄化型萎缩病病株的实验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6.
瑞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是研究纤维素降解的主要模式生物,具有很强的分泌纤维素酶的能力,但诱导纤维素酶基因转录表达的信号分子是什么,整个纤维素酶系的表达是如何被调控的等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明确和合理的答案。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β-葡萄糖苷酶在纤维素酶诱导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瑞氏木霉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其胞内外存在7种β-葡萄糖苷酶。针对瑞氏木霉中β-葡萄糖苷酶的分类、结构特点、转录差异及其在纤维素酶快速诱导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胡耀辉  闫舟  于寒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617-13619,13625
[目的]构建CBHⅡ基因过量表达的绿色木霉工程菌。[方法]根据绿色木霉cDNA序列设计合成引物,PCR扩增CBHⅡ基因序列,将完整的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pCAMBIA1302连接,转入大肠杆菌DH5α中,获得重组质粒pCAMBIA1302-CBHⅠ。再将pCAM-BIA1302-CBHⅠ重组质粒与瑞氏木霉外切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Ⅱ(CBHⅡ)PcbhⅡ启动子片段连接,将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yg)基因片段插入PcbhⅡ启动子下游,转入大肠杆菌DH5α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CAMBIA1302-CBHⅡ。[结果]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电转化后经SDS-PAGE电泳检测,绿色木霉纤维素酶CBHII基因在原宿主菌中成功过量表达,证实CBHⅡ基因在PcbhⅡ启动子控制下进行高效表达。[结论]为高产纤维素酶系的工业化菌株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附红细胞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透光性增强,呈球形、逗点状、椭圆形、月牙形等多种形态,附于红细胞表面、或在血浆中做摇摆、扭转、翻滚等运动。虫体一旦附着于红细胞表面,就看不到其运动,也使红细胞变形为齿轮状、星芒状或不规则形状,瑞氏染色,虫体呈蓝黑色。此时多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黄建华  余成蛟  辛鹏程 《养猪》2020,(2):111-112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瑞氏染色常能见两极浓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是可引起多种动物和人发病的重要共患传染病,易感染鸡、猪、牛等家养畜禽,常导致动物因发生出血性败血症和传染性肺炎死亡[1]。本菌常存在于多种健康动物的口腔和咽部黏膜,可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出血性败血症、传染性肺炎或局部慢性感染等。多杀性巴氏杆菌在鲜血培养基和血清平板上生长良好,无溶血活性,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2],对小鼠和家兔有高度致病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新鲜血液压片相衬观察和末梢血液涂片瑞氏染色镜检法,调查了河南省5个县3 000头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情况,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为46.33%,死亡率为13.88%,隐性感染率为55.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