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6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16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为探明耳环苗期的合理施肥措施及编制其人工林栽培的标准操作规程(SOP)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L9(33)正交设计开展了N、P、K 3种肥料不同配比的苗期施肥试验,测定了苗木结瘤、生物产量与化学计量特征对施肥的响应,并用N-P-K限制因子三轴图确定苗木生长的限制因子。结果表明,不同配比施肥对9个月生苗木的结瘤数量和鲜重没有显著影响,但对生物产量影响显著,N∶P∶K=20∶20∶0配比苗木的生物产量显著高于其他配比,增加N肥可显著提高苗木的生物产量。N、P、K化学计量关系分析表明N是耳环苗木生长的限制因子,苗期施加适量的N肥对苗木发育有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兴义市猕(Macaca mulatta)种群分布特征,分析猕栖息地存在的人冲突原因,为解决人矛盾理工理论依据。【方法】 野外采取样带(样线)调查、定点观测与结构化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和Arcgis核密度分析法。【结果】 兴义市猕种群数量从1989年的110只左右增长到2022年的3240只左右;30余年的时间,群分布范围已从马岭河峡谷下游的小区域扩散至相邻10个乡镇(街道)涉及的31个行政村。【结论】 猕种群增长过快、数量基数过大以及人生存空间的高度重叠是造成人矛盾冲突剧增的主要原因。建议在对种群开展长期监测的基础上科学区划猕种群分布的核心区,并采取科学的种群调控分流措施,同时,建立健全野生动物危害补偿机制等,以进一步控制群过快增长和缓解人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4.
太平猴魁茶     
李继平 《中国茶叶》2005,27(5):50-50
太平魁茶,主要以柿大茶品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精制而成,原产安徽省黄山区新明乡坑、岗、颜家一带,创制于1900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当时南京江南春茶庄设在新明茶区的茶叶收购站,将尖茶中大小整齐的芽叶单独拣出,单独包装,运往南京高价销售,结果深受嗜茶者欢迎.其时家住岗的茶农王魁成(人称王老二)由此受到启发,认为与其在成茶后挑选,不如在采制时就开始精挑细制.于是他在凤凰尖的高山茶园内精心选出又壮又嫩的一芽二叶鲜叶进行加工制作,结果制出的成茶规格好、质量高,被称为王老二"魁尖",又由于其产于太平县坑、岗一带,故此茶全称为"太平魁"茶.太平魁茶茶园海拔在300m以上,植被覆盖率大于90%,土壤属变质页岩风化的乌砂壤土及黄砂壤土.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痢疾是猕常见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患病猕将很快死亡,严重影响了实验猕的品质。本文通过对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结合药敏试验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表明,头孢他啶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痢疾效果最佳,治愈率达到100%,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也有一定的疗效,治愈率分别达到88.89%和77.78%。本文研究对实验猕的生产培育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7.
为了解实验间日疟原虫感染的基本情况,为猕属动物或其他非人类灵长类实验动物间日疟原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检测方法,对采自云南昆明某灵长类研究中心的3种实验(恒河、豚尾、食蟹)的血清样品进行间日疟原虫抗原检测。结果,3种实验的间日疟原虫血清阳性率平均为1. 62%,其中,豚尾的血清阳性率最高为5. 62%,其次恒河的血清阳性率为0. 94%,食蟹的血清阳性率为0%,3种实验的血清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 004 <0. 05);从性别分析,公(2. 89%)和母(0. 94%)的血清阳性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 101> 0. 05);从年龄分析,青年(≤4岁)血清阳性率为3. 07%,成年(> 4岁)血清阳性率为0%,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07 <0. 05)。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品种因素是引起实验感染间日疟原虫的主要风险因子(P=0. 004 <0. 05)。结果表明,该灵长类研究中心的实验存在间日疟原虫感染,带虫会成为潜在的内部感染源。饲养人员需要加强对实验的饲养管理及间日疟原虫的防治工作,提高实验质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B病毒(BV)作为抗原的ELISA法和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的酶免疫(EIA)法分别检测食蟹血清中BV抗体和BV相关抗体,结果BV ELISA法和HSV-1EIA法阳性检出率均为10.9%(5/46),两者符合率为100%。这一结果为食蟹的BV抗体监测和进出口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采集食蟹骨髓的操作方法及其正常骨髓象指标,试验采集了60只食蟹的髂骨骨髓,并测定其骨髓象、测得的骨髓象及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结果表明,可以顺利的采出骨髓,雌雄之间晚幼红细胞、粒红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