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24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26篇
  272篇
综合类   57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3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某种羊场胚胎移植和纯种繁殖的2~5月龄羔羊连续发生排尿困难和膀胱积尿现象,膀胱破裂者多于发病后6~72h死亡;发病率高达27·34%,死亡率达26·92%。解剖可见输尿管和尿道均有不同程度的固体沉积物堵塞。初步诊断为尿石症。经临床治疗,并取堵塞物样品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磷  相似文献   
2.
Soil eros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ffect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Near Luoyang (Henan Province, China), field plots were constructed to measure soil erosion rates under conventional tillage practices using field-simulated rainfall.Field rainfal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compare previous results from laboratory rainfall simulations on the same soil for interrill conditions. Although in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 strong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the stream power of the runoff water and the unit sediment load, this sediment transport equation overestimated the field rainfall simulation results. Another sediment transport equation derived by Nearing et al. for rill erosion was in better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field experiments, although it also overestimated these values. The measured sediment load values during the field rainfall simulations were also lower than those found during field experiments on the same soil but with a loosened surface layer. This difference indicates the importance of soil physical condition of surfce like soil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size, which may contribute to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field and laboratory experiment results.  相似文献   
3.
用44匹断奶马设计两个试验来评估淀粉摄人量对断奶马生长和骨骼发育的影响.存试验1中.试验断奶马被喂给谷物为基础,高淀粉浓度(31.1%)日粮或副产品为基础,不加淀粉加沿海绊根草(Cynodon dactylon)为试验组。利用玉米油补充日粮能量浓度。能量浓度:干草是64:36.两种日粮的摄入量是一致的.摄入高浓度淀粉的断奶马的体增重(0.81kg/d)与另一组(0.67kg/d)相比显著增加(P=0.01)。高摄入浓度淀粉的断奶马的体长增加(15.5cm)与另一组(13.2cm)相比也显著提高(P=0.045).其它的身体指标测定和骨骼矿物质沉积物情况不受日粮影响。在试验期末.  相似文献   
4.
水环境中的汞存在多种形态,其中甲基汞是环境中汞的一种最重要的存在形态,是唯一能在水生食物链中富集放大的形态,也是汞的各形态中毒性最强的一类污染物。沉积物作为水环境的重要成分,是汞富集的重要场所,也是环境中甲基汞生成的重要场所。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岸海域沉积物中汞的化学形态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沉积物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4年9月于浙江衢山岛海域采集了10个站位的沉积物样品,对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和重金属等理化参数进行了检测分析。结合陆海分布、水文动力背景,得到以下结论:(1)研究区沉积物质量符合国家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2)硫化物较高的站位,其污染物主要来源为衢山岛;(3)石油类除S6站位外,其他各站位间差别不大,其可能是码头船只柴油渗漏所致;(4)有机碳和各重金属的站位变化不大,Cu、Pb的相对值较高,其与海区整体背景值一致。  相似文献   
6.
十五里河是巢湖流域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河道,其河流沉积物中的地球化学元素对水体环境分析有重要意义.对十五里河沉积物进行采样,并对其沉积物中的化学元素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元素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母质作用的影响,与河流上下游并无明显相关性;CaO、Nb等元素及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受到河流作用影响;受人类活动污染和元素迁移性的影响,部分元素含量存在异常升高.  相似文献   
7.
以1:5万水系沉积物数据为基础,对内蒙古自治区查干沐沦地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对元素含量特征和元素空间分布研究发现铜、镍、锰、铅、锌等元素是测区重要的成矿及指示元素。结合地质条件,在研究区内划分出一个具有较好找矿潜力的远景区,作为下一步矿产勘查的靶区。  相似文献   
8.
陈仲 《水产科学》2024,(3):461-467
为探明生源要素氮、磷在沉积物与水体间的迁移过程,比较3种不同养殖模式下、不同时间养殖池塘沉积物-水界面的氮、磷通量变化,2014年6—10月,在3种综合养殖池塘:海蜇+凡纳滨对虾+菲律宾蛤仔、海蜇+凡纳滨对虾+缢蛏和海蜇+凡纳滨对虾的整个养殖周期内,采集检测3口池塘沉积物-水界面样品中的亚硝态氮、硝态氮、氨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分析沉积物-水界面的亚硝态氮+硝态氮、氨氮和活性磷酸盐的通量变化。试验结果显示,6—10月,3种综合养殖池塘沉积物上覆水中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均以向沉积物中扩散为主,仅10月海蜇+凡纳滨对虾池塘沉积物中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向上覆水释放。海蜇+凡纳滨对虾+菲律宾蛤仔、海蜇+凡纳滨对虾+缢蛏池塘沉积物上覆水中氨氮向沉积物扩散,6月海蜇+凡纳滨对虾+缢蛏池塘沉积物中氨氮向上覆水扩散;与海蜇+凡纳滨对虾+菲律宾蛤仔和海蜇+凡纳滨对虾+缢蛏池塘相比,海蜇+凡纳滨对虾池塘氨氮通量变化幅度较大,6—7月上覆水中氨氮向沉积物扩散,且扩散速率逐渐降低,9—10月沉积物中氨氮向上覆水释放,释放速率逐渐上升。6、7、10月海蜇+凡纳滨对虾+菲律宾蛤仔池塘沉积物中活性磷酸盐向上覆水释放,8—9月...  相似文献   
9.
夏莹 《绿色科技》2023,(4):168-172
阐述了近几年在环境、土壤、沉积物等研究领域较为常用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如: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吸收光度法等,对比了其优缺点,同时介绍了若干较为前沿的如:酶抑制法、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法、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高光谱分析技术等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机理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防治措施、应用范围、优缺点和研究进展;提出了在实验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分析方法应优先选择灵敏度高且能同时进行多元素和同位素分析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防治措施可选择结合2种及2种以上的单一修复手段的联合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0.
澧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在县农科所建立省级土壤总肥力监测点,对洞庭湖区河湖沉积物土壤的基础肥力和主要耕作制度下不同施肥方法的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变化进行了连续6a的监测。结果如下:一季稻产量以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处理最高,达528.5kg/667m^2;配方施肥与50%有机肥处理区年均产粮均接近490kg/667m^2,三者均比习惯施肥处理显著增产。在土壤有机质变化方面,无肥区,习惯施肥区、配方施肥区呈下降趋势,而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区与50%有机肥区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