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9篇
农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贫瘠、荒凉的沙漠,多少年来一直被人类视为心腹之患。如今,这一切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身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阿拉善右旗人,用经营沙漠的方式,改变着沙区农牧民群众的生活,发展沙产业的实践经验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沙漠可以成为财富。荒漠重现绿色生机阿拉善右旗是全区自然条件最恶劣、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巴丹吉林沙漠横贯全境,年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年均蒸发量高达4100毫米。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在阿拉善右旗境  相似文献   
2.
不同密度梭梭林对风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梭梭是干旱沙区主要的防风固沙树种,在民勤青土湖湖区选取具有不同密度分布的人工梭梭林,对照测定林带内外的风速变化.结果表明:林带宽度约为200 m,沿主风向由疏至密组合成非均匀林带,林带最大密度为276.8株/hm2.当外界风速达到8.0~10.0 m/s时,林带内0~400 cm高度范围内风速降幅在41.44%~72.22%,风速变异系数为无林区的两倍以上,且林带内无流沙,从而达到较好的防风阻沙效果.单株梭梭的大株型及稠密结构降低风速的幅度小于冠幅大而枝条较疏的植株.合理疏密结构的梭梭林带可有效降低风速,达到防风固沙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人工梭梭林对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民勤西沙窝不同林龄人工梭梭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分析了人工梭梭林对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营造人工梭梭林后,土壤容重比流动沙丘容重减少3.5%~14%。在0~120cm范围内,土壤含水率显著低于流动沙丘的含水率,且林分密度与土壤含水率成负相关。土壤养分均比流动沙丘土壤养分为高。各林龄的林地含盐量及pH值比流动沙丘有所增高,土壤全盐量营林后的林地最高达0.185%,但对梭梭及其他荒漠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不构成危害。这些结果说明,在流动沙地,营造人工梭梭林既可防止风沙危害,又可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4.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人工梭梭林群落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莫索湾地区33年来人工梭梭林群落(依靠天然降水)的生态特征,本文对两种造林技术(积雪-客沙造林和秋灌造林)人工梭梭林地梭梭的长势、草本植物、土壤水分进行了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1)积雪-客沙造林和秋灌造林梭梭至今生长良好,目前植株高度和冠幅均大于2 m和2 m~2,当年新生枝条长度均大于20 cm;初始造林梭梭存活率较高,分别为40%和63%;经过自然更新,现有密度均有所提高,人工林形成异龄复层混交林,林下生长有不同优势种的草本植物;土壤含水量均2.00%,能够满足梭梭生长。(2)由于两种造林技术的土地处理方式和初期水分供给量不同,导致两种林地梭梭生长、林下草本植物盖度和多样性以及天然更新梭梭植株数量均有很大差异,整体秋灌造林地的状况优于积雪-客沙造林地。(3)两种造林技术对于当地生态条件均有很好的适应性,虽然积雪-客沙造林密度相对较低,但优于自然植被状况,且造林成本低;秋灌造林密度较大,天然更新植株数量较多,但造林成本高,后期生长较缓慢,需要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调整密度。综上可知,积雪-客沙造林和秋灌造林梭梭目前生长均较稳定,后者对该区生态条件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5.
乌海三十年前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比例高达80.12%,是名副其实的沙漠之海。在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国家和地方林业重点工程后,森林覆盖率上升到15.12%。不少来乌海考察的专家说,乌海创造了极端干旱荒漠地区国土绿化的奇迹!在世界防治荒漠化日到来之际,我们刊发乌海有关沙漠防治的产业化经验,希望给更多的地区以启示。  相似文献   
6.
兵团绿洲农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绿洲防护体系的有效防护基础上的,随着兵团农田林网化建设更加深入,绿洲内部防护体系日趋完善.作为绿洲防护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外围灌草带的建立和荒漠植被的恢复,成为实现兵团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产生根本转变的主要制约.荒漠造林上升为当前植树造林重要方面.新疆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梭梭林是抵御沙漠流动和扩张的天然屏障,对稳定新疆的荒漠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恢复准噶尔盆地的梭梭林资源方面,推广采用科学、可靠、简易有效的梭梭造林实用技术,在绿洲外围无灌溉条件下的立地造林,见效快,效益好.  相似文献   
7.
肉苁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古今素有"沙漠人参"和"超旱生植物之王"的美称。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医药和保健行业的科技创新,对肉苁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但  相似文献   
8.
梭梭是干旱地区的优良灌木树种。属国家二级、内蒙古自治区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其根部寄生的肉苁蓉更是享誉中外的名贵中药材。阿拉善左旗境内有天然梭梭林312万亩。但近几年,天然棱棱棘鼠害发生严重,致使梭梭林严重退化。分布面积减少,肉苁蓉产量也随之下降.严重影响丁全旗生态环境建设和农牧民经济收入。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控制鼠害,2000年国家级森林鼠害工程治理项目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启动,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和防治实验.我们对阿拉善左旗天然梭梭林鼠害的种类发生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针对饵料.药剂开展了一系列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9.
吉兰泰地区梭梭林天然更新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八年的观测资料分析得知梭梭林天然重新的关键所在是幼苗的产生和当年生幼苗的保存,幼苗的产生必须在有较多的种子为前提,当年春3~5月有一次较大降水的情况下完成,这一较大降水必须能将干沙层全部浸透与稳定湿沙层相接,种子吸水后迅速发芽生长,保证根系能顺利地保持在湿沙层内持续生长。因此,梭梭林的天然更新呈现周期性规律,平均每九年内有一更新年。  相似文献   
10.
肉苁蓉又名大芸,为列当科多年生寄生植物,外表皮为鳞片状,肉质茎,多为圆形。外表为黄色、黄白色、白色和浅紫红色,5月中旬开始显花,钟状花轮生,花奇香,花色为黄、白、雪青、紫色等。寄主有:梭梭、柽柳、碱蓬、驼绒黎、白刺等。主产区在我国的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全世界有20余种。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肉苁蓉性温,味甘咸,具有补肾壮阳、填精益髓、润肠通便、延缓衰老的功效,为滋补上品,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由于肉苁蓉野生资源日益枯竭,其已被我国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并被收入《国际野生植物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