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7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5篇
  20篇
综合类   165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农家致富》2006,(5):20-20
江苏省丰县风城镇张阁村农民苗永峰,利用当地杂树杂小多的特色,盖起三个木炭窑烧起了小炭,他采用自然环保的科学方法,烧制小炭成术低、时间短、质草优,再加上小包装、有品牌,很受市场欢迎,外地客户源源不断地找上门来,他年收入3万余元,  相似文献   
3.
木炭业产品开发及利用(I)——神奇的木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木炭业历史悠久 ,然而详细了解炭化产品种类的人似乎不多 ,人们熟悉的往往是黑黑的木炭 (黑炭 )。从资源充分利用和产品附加值提高考虑 ,现拟讨论木炭业的产品开发及利用问题。首先让我们对一组木材炭化组成元素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经整理如表1。表 1 木材及其炭化元素组成表(单位 :% )木材木炭木醋·木焦油·木气计 10 0 0 2 7 2 72 8碳 5 0 0 2 5 0 2 5 0氧 4 4 0 1 5 4 2 5氢 6 0 0 7 5 3[注 ]①表中数据系指生产黑炭的情况。②木醋产量大约占木材量的 5 %。从表 1可见 ,在制备黑炭的情况下 ,只有1 / 4的木材成分转化…  相似文献   
4.
关于农用木质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木炭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农用炭规格和广辟农用炭源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内陆水产》1989,(1):29-29
最近,日本研制出一种养鱼用液体混合饲料。该产品以维生素E、维生素C为主要成份加配纯郁金末、纯艾末和甘草而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本炭生产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侧重介绍了木材炭化自动报警装置方案与对参数的选择,结构与主研制过程,阐明了以科学煌温度控制取代过去以经验为主的传统方法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供应木炭机     
《农机具之友》2006,(3):50-50
产品名称:F木炭机相关说明:F木炭机可利用农林剩余物(如稻壳、花生壳、玉米芯、刨花、锯末、竹屑、树枝、农作物秸秆)等含炭物质,经加工使之变废为宝成为新能源——机制木炭。该设备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机制木炭市场销量好。欢迎  相似文献   
8.
1.猪流感主要发生在初冬及冬末春初季节,病猪主要症状表现为发呛、流涕、打寒颤、体温突然上升到40℃,甚至42℃,小便发黄、精神不振、食欲废绝。防治:1大蒜(或葱白)100克,捣碎加水一次喂给。2冰糖200克,谷子250克,大葱50克,水煮1次喂给,每天1次,连喂3天。3紫苏50克,杏仁25克,茅草根75克,薄荷50克,水煎1次灌服,每天1次,连  相似文献   
9.
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浙江省临海市,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其柑桔生产效益便一直位居我国传统柑桔产区前列,创造了我国柑桔业界中的许多神话,全国闻名的"临海蜜桔"无论产品还是产业均具有许多优势,持续高效发展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0.
全面创新建设管理机制 提高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参与农业供水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总结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作,需要“政府指导、灌区组织、农民参与、因地制宜、建管合一”,才能更好地完善该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农业农民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