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三眠素对限性品种具有较高的诱导率,三眠化当代原蚕可以缩短龄期2~3天,提高虫蛹统一生命率6.5%,节约用桑30%,提高产卵效率40% ,同时又能节省人力及用具等优点,这使限性品种进一步为良种繁育省力化开创新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2.
硼是西瓜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硼时,新蔓节间变短,蔓梢向上直立,新叶变小,叶面凸凹不平,有叶色不匀的斑纹,有时会诊为病毒病,因缺乏对症治疗而造成减产;缺硼植株的新蔓上有横向裂纹,脆而易断,断口呈褐色,严重时生长停止,不能正常结果,有时蔓梢上出现红褐色膏状分泌物.  相似文献   
3.
"农科2号"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多丝量双限性四元家蚕新品种。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分析了初步育成期实验室鉴定成绩和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成绩,最后总结了该品种的原种和杂交种性状。  相似文献   
4.
鄂蚕3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适合长江中下游蚕区饲养的强健性斑纹双限性秋用家蚕品种。介绍了家蚕品种鄂蚕3号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室鉴定成绩和农村鉴定成绩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壮蚕食桑旺盛,体色青白,蚕体粗壮,熟蚕上蔟齐一,茧形大,茧形椭圆形,茧色白,缩皱中等,茧层厚,抗高温多湿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5.
为创建黄绿型茧色限性家蚕新品系,采用黄白型茧色限性材料与绿茧品种杂交、回交,通过系统选择,成功选育形成2个黄绿型茧色限性新品系,分别为限RG01和限RG02,并测定其茧层色素含量与SOD活性,结果表明同一品系中雌茧(黄茧)茧层β-胡萝卜素含量远高于同品系的雄茧(绿茧),各种颜色的茧层SOD活性差异相对较小;以2个黄绿型...  相似文献   
6.
为进行三疣梭子蟹外观特征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建立三疣梭子蟹背部白色斑纹评估方法,经人工对比验证其准确性达100%。在此基础上,对来自海域的30只三疣梭子蟹[平均体质量(2.8±0.56)g]进行跟踪观察,发现蜕壳前后白色斑纹数量和位置保持不变,而白色斑纹面积和斑纹区域面积则会随着蜕壳后蟹壳面积的增加而扩大;蜕壳后,白色斑纹面积增加89.33%±8.61%,斑纹区域面积增加90.51%±7.95%,蟹壳面积增加94.66%±8.26%,均显著正相关。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海区梭子蟹白色斑纹分布特征,对来自朝鲜、中国辽宁和浙江等不同海区的三疣梭子蟹进行白色斑纹个数(N)、白色斑纹面积(S1)、斑纹区域面积(S2)、白色斑纹面积百分比(R1)、斑纹区域面积百分比(R2)和密度(D)等6项参数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海区三疣梭子蟹斑纹性状存在显著特点,朝鲜海区呈现斑纹小、分布面积少、占蟹壳总面积比例低的特点;辽宁海区呈现斑纹小、分布面积多、占蟹壳总面积比例高的特点;浙江海区呈现斑纹大、分布面积少、占蟹壳总面积比例低的特点。本研究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研究,通过建立评估参数阐明三疣梭子蟹白色斑纹的生长规律,揭示了不同群体的三疣梭子蟹白色斑纹具有地理多样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1形态特征1.1成虫分冬型和夏型2种。冬型体长3.0mm左右,体褐色,有黑色斑纹,前翅后缘区有明显褐斑。夏型体长2.5~2.7mm,体色多为淡黄绿色,翅上无斑纹。  相似文献   
8.
以保存的斑纹限性蚕资源材料为母本,以932、湘晖、7532、夏芳、秋白为父本进行杂交,并连续3次回交和系统选择,育成了主要经济性状接近或超过其雄性亲本的皮斑限性蚕品种限1、限3、限6、限8,斑纹限性蚕品种蜀63、限17、限16。根据其雄性亲本的杂交组合形式组配成杂交组合限1.限3×限6.限8、限17×限16、蜀63×限16,经过室内饲养鉴定,3个组合的健康性、茧丝质成绩均达到或超过雄性亲本杂交组合水平,限1.限3×限6.限8万蚕收茧量与两广二号相同,万蚕茧层量提高了2.89%,蜀63×限16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夏芳×秋白提高4.94%、8.30%、3.42%,限17×限16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夏芳×秋白提高0.21%、3.36%,达到了育种材料创新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2短纤维蛋品种所谓短纤维并不是利用长纤维在缫丝过程中按一定的长度切断来提供编织物之用。短纤维与长纤维要求不同,长纤维历来对解舒率、小类节要求非常严格,而短纤维主要的是以低成本茧为必要条件。对将来的制品要求是有一定的重量感,纤度可以粗些为好。低成本养蚕?..  相似文献   
10.
李圣  肖林珍 《蚕桑通报》1989,20(3):15-17
日系普班限性种,斑纹浓淡不同,其表现型的遗传式样也不同。利用这种表观型遗传规律,在育种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防止选择失误的方法和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