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8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请善待批评     
刘恩侠 《北方牧业》2004,(19):30-30
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听好听的话.正是人类的共性,但是,喜欢听人家说好听的话就应该多做好事不犯或少犯错误才行,如果你既做了错事还不想让人家批评,那就有霸道的嫌疑;再如果,剐人批评你的时候,你不但不能虚心地接受还有百般地抵赖,一再地狡辩,这就让人很看不过去了。而我们生活中的现状恰恰就是这样子的,犯了错误做了错事总是先考虑怎么样隐瞒、捂盖子,实在捂不住了,就抵赖狡辩,  相似文献   
2.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鲜明品质,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必然反映,也是党章对党员素质的基本要求。批评与自我批评可以使党员产生不断前进的动力,增进团结,抵御侵蚀,是党性锻炼不可缺少的思想武器。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坚持原则性、客观性、艺术性,做到与人为善、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多模态的基础上,分析多模态PPT教学的优缺点,探讨如何有效将多模态PPT教学应用于大学食品科学专业教学中,对于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消防工程专业73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口语测试为研究工具,时长16周。研究发现,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同时,该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能够增强其学习口语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如今,中国的文学发展存在着许多令人不满的现象。在那些看似关注点不断的文学批评作品中,实际上是很难体现真诚的、学理式的批评对文学的推动。笔者认为,当代的文学需要真诚的文学批评,需要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当代文学批评再批评的理论体系,但是就目前文学批评界的风气来说,与我们的初衷却是有些南辕北辙。如果这些不当的风气不加以批评、改正,我国当代批评文学将无法持续其的健康发展,这对于我们延续文学批评文化是极其不利的。  相似文献   
6.
任灵玲 《福建茶叶》2016,(3):310-311
话语分析是专门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话语分析的出现是对传统的社会语言学的一种挑战,它的出现,有效了拓宽了现在翻译者的事业,对传统学的冲击是巨大的,同时也是树立了一个新的翻译理论。给翻译者的空间逐渐增大,也给翻译界带了巨大的帮助。但是如何简洁、有效的表达出来茶叶的英译?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述如何利用话语分析来找到语言和交际的使用,通过认知特征来解释语言中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市民反映,漯河市沙河市区水域部分存在的拦河网、地笼网、迷魂阵、电船(俗称绝户网)等违规捕捞渔具破坏渔业资源的情况。8月28日,漯河市渔政公安"亮剑",迅速在沙河水域开展清理整治"绝户网"行动。在沙河风景区统一开展秋季清理整治违  相似文献   
8.
杨本群 《现代农业》2014,(6):103-103
对于职业培训学员,在批评时讲究批评的策略,批评之后还有一系列的善后工作,它是批评的延续和完善,教师应增强批评的后续意识,使教育环节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血泪海鲜"系列报道的深刻研究,揭示奴役劳工现象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本文采用诺曼·费尔克劳德的三维分析法对此相关7篇报道进行研究。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文本分析主要从词的名词化和信源进行分析;话语实践从组织过程和话语过程两方面阐释;社会实践体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层面。结果表明,新闻报道不仅是向大众传播海鲜市场存在奴役劳工这一信息,更是在向大众传播信息背后整个跨国海鲜市场的产业链,以及背后复杂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原著结构设计精巧,人物众多,个性鲜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真实反映。英国汉学家霍克思对其进行了全译,他的译本受到了国外读者的喜爱。其成功原因之一就是对人名的独特翻译。本文从批评译学的角度分析了霍译《红楼梦》中的人名翻译。文章认为,译者之所以对不同人物采取不同的人名译法,主要是受到原语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人名译法可以将《红楼梦》中众多人物的主仆、长幼、尊卑等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得一清二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