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6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抗菌药在禽病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可有效治疗和控制细菌感染性疾病,对防止禽病的发生与蔓延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生产实践中,许多抗菌药因应用不合理而产生毒性或抗药性,常常造成抗菌药治疗失败。为了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和预防作用,降低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减少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必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化学防卫是昆虫防御外来侵害的方法之一。简要评述了墨西哥豆瓢虫Epilachna varivestis、南瓜瓢虫Epilachna borealis、苜蓿瓢虫Subcoccinella vigintiquatuorpunctata 3种瓢虫蛹分泌的化学防御物质——氮杂大环内酯的结构、生物活性以及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抗菌药的发展概况及其在兽医上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阐述抗菌药的发展简史和动态 ,并在搜集大量最新资料的基础上 ,对用于动物的新、老药物作分类介绍。着重于突出特点 ,指明问题 ,提供合理用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数据。旨在使兽医和兽药工作者在全面认识、完整理解的基础上 ,能合理、合法地应用和发展在兽药领域中至关重要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正>动物寄生虫病可引起动物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甚至死亡,对畜牧业危害严重[1]。目前,常用有机磷酸酯、大环内酯和苯骈咪唑等类药物进行治疗。有机磷酸酯类药物对多数消化道线虫和部分吸虫有效,亦可杀灭体外寄生虫,但此类药物毒性大、安全范围窄,容易引起中毒反应[2]。伊维菌素是一种高效、广谱的驱肠道线虫药,对体外寄生虫亦有较好的杀灭作用,但没有驱除吸虫和绦虫的作用。同时,伊维菌素的片剂不稳定,对光线敏感、易迅速氧化而失活,使用  相似文献   
5.
酒石酸泰万菌素(简称泰万菌素)系大环内酯类动物专用抗生素。本文综述了泰万菌素防治敏感细菌感染、支原体病、猪痢疾以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畜禽疫病的功效研究成果,证实泰万菌素对于防治上述畜禽疫病功效显著。近年来研究发现,泰万菌素活性不同于其他类抗生素,可作为抗病毒药物使用,特别适用于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治疗。泰万菌素可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毒血症周期,降低死亡率,减轻临床症状;同时还可通过降低母猪流产率,提高产健康仔猪数以及改善母猪、仔猪病毒血症等,达到控制病毒垂直传播的目的。在当前日益关注兽药残留、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社会背景下,泰万菌素制剂能很好满足畜禽养殖场用药需求。  相似文献   
6.
《北方牧业》2012,(6):30
正1来源本品由链丝菌的培液提取。2性状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性粉末,其盐酸盐易溶于水。3作用与用途螺旋霉素的作用范围与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相似,但效力比红霉素差。对革兰氏阳性菌及一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作用,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有作用,并对霉形体、  相似文献   
7.
多拉菌素(Doramectin)由阿维链霉菌基因工程变异株加入环已烷基羧酸后生物合成获得,在C25位上具有环已烷基,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与其它市售的伊维菌素类产品比较,其抗寄生虫范围更广泛、效果更好,而且预防寄生虫再感染的有效时间更长,是目前世界上效果最好、最有开发潜力的兽用抗寄生虫新药。多拉菌素为内外兼杀剂,对线虫、节肢动物均有效。  相似文献   
8.
替米考星是由泰乐菌素半合成的动物专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最初是由美国礼来公司开发成功。由于其独特的抗菌活性和特殊的药动学特征,目前已被批准用于牛、羊、猪、鸡、兔等动物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替米考星适合于防治牛、羊、猪的肺炎和溶血性巴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射杆菌、霉形体和其他敏感菌感染。  相似文献   
9.
琥乙红霉素(EES)是红霉素(EM)的琥珀酸乙酯,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酯化物在体内水解后释放出EM而起作用,临床主要用于细菌感染和支原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在养殖业应用广泛。有关EES含量的测定,《中国药典》2000版和《山东省兽药质量标准》2002版中均规定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相似文献   
10.
过去对空肠弯曲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来源或体外培养系的菌株方面。本研究用来自同一母系菌株的红霉素耐药(Ery(r))变异菌株同时进行体外和体内试验来研究空肠弯曲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稳定及遗传基础。给15日龄鸡接种低剂量Ery(r)变异菌株(MIC=32或64μg/mL),然后持续暴露在低剂量泰勒菌素下,但没有出现耐更高剂量的Ery(r)变异菌株(MIC〉512μg/mL)。在缺乏大环内酯类药物选择压力的情况下,低剂量的红霉素耐药性在体内或体外都不稳定。但是,高剂量的红霉素耐药性在体内和体外都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69株被选Ery(r)变异菌株的核糖体序列分析表明特异性点突变(A2074G或者A2074C)在所有高耐药性Ery(r)变异菌株中都存在。在体外选择的Ery(r)变异菌株中没有观察到核糖体蛋白L4突变。但是,在体内选择的Ery(r)变异菌株中,在核糖体蛋白L4上发现了3种特异性突变:G74D、G57D、G57V。仅在体外选择菌株中发现了1株变异菌株,该变异菌株在核糖体蛋白L22的98位上插入了3个氨基酸,TSH。CmeABC外排泵的缺失显著降低了Ery(r)变异菌株的红霉素MIC值。结果表明,鸡中高度耐药性Ery(r)弯曲菌的出现是由多因素造成的,揭示了空肠弯曲菌大环内酯类耐药性的耐药剂量依赖的稳定性,也揭示了空肠弯曲菌在体内和体外利用外排泵及不同机制产生红霉素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