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1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33篇
林业   94篇
农学   153篇
基础科学   110篇
  59篇
综合类   1192篇
农作物   149篇
水产渔业   118篇
畜牧兽医   1759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尽管细胞介导的免疫机制对于病毒感染后的恢复作用已经确定,但关于雏鸡感染IBV后气管中T,B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报道不多。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调查了感染IBV的雏鸡气管病灶中淋巴细胞亚群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其动力学。  相似文献   
3.
多糖是存在于自然界的醛糖和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一起的多聚物,包括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及微生物多糖三大类,具有免疫促进作用,而植物多糖尤为重要,尤其是对其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已达到分子受体水平。多糖是非细胞毒性物质,是理想的免疫增强剂。近年来,多糖在兽医科学中的研究日趋广泛。屈红岩用花粉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与鸡新城疫和法氏囊疫苗相结合,能显著提高雏鸡的抗体效价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证明花粉多糖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作用。李宏全等证实APS用作鸡疫苗免疫佐剂,可显著提高鸡NDIV和IBDV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1974年,Owen在肠黏膜滤泡相关上皮(Follicle- associated epithelium,FAE)中发现了一种微皱褶细胞——M细胞。M细胞能特异性结合肠道大分子物质及微生物并将起摄取、转运至位于其下的APC进行识别、处理并激活T、B淋巴细胞,继而开启肠道黏膜免疫应答作用。对肠道M细胞形态结构的研究不  相似文献   
5.
6.
7.
8.
核桃T字形芽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嫁接繁殖是实现果树栽培良种化、区域化、商品化的主要手段。核桃T字形芽接技术是在不断研究、探索嫁接技术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套工效高、成本低、简便易学,既利于枝接后补接,也适于大量繁殖的嫁接方法,它为改变先栽实生苗,再高接换优的栽培方法,加快临汾地区优质核桃基地建设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BL21(DE3)E.coli菌株中以PCR的方法扩增得到了与T7RNA多聚酶(T7RNApolymerase,T7pol)基因大小一致的DNA片断。将PCR产物纯化后直接克隆到pGEM—T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表明克隆得到了正确的T7pol基因。将T7pol基因亚克隆入pET-28b( )中,构建得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T7。该质粒的BL21(DE3)pLysS转化菌在IPTG的诱导下可表达约98800的蛋白,这与T7pol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致。将该质粒转化DH5α、JMl09、HBl01、BL21(DE3)和BL21(DE3)pLysS等5种不同的宿主菌,仅有转化T7pol酶活性受到抑制的宿主菌BL21(DE3)pLysS才能得到转化子,而其余4种T7T7pol酶活性不受抑制的E.coli宿主菌不能得到转化子。pET28T7原核表达质粒这种仅能在T7pol酶活性受到抑制的宿主菌中才能存活的现象说明本试验所克隆的T7pol基因能正确表达出具有RNA转录酶活性的蛋白。  相似文献   
10.
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幼龄乌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是突发性强,发病率高,死亡曲线呈尖峰式。本病罗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因体液免疫中枢(法氏囊)的损失,使淋巴细胞大量损失而导致免疫力下降,抗病力下降,极易引发大肠杆菌病,造成大批死亡,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