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27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267篇
林业   807篇
农学   541篇
基础科学   262篇
  190篇
综合类   4604篇
农作物   310篇
水产渔业   1452篇
畜牧兽医   3364篇
园艺   863篇
植物保护   1168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391篇
  2014年   775篇
  2013年   519篇
  2012年   740篇
  2011年   797篇
  2010年   693篇
  2009年   764篇
  2008年   698篇
  2007年   668篇
  2006年   604篇
  2005年   655篇
  2004年   511篇
  2003年   540篇
  2002年   407篇
  2001年   408篇
  2000年   297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247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4年   6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4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蜡,也称为虫白蜡,是我国特有的生物资源。从古自今,虫、蜡分区生产,即四川乐山和湖南芷江产蜡,云南、四川、贵州和陕西产虫。在白蜡虫种虫生产上,受气候、寄主营养和天敌昆虫控制等因素的影响,种虫产量波动剧烈,严重制约白蜡产业的发展。本文以云南省巧家县红山乡为研究区域,通过访谈和实地调查了白蜡虫种虫寄主植物、放养技术和天敌昆虫以及管理现状。结果表明,用于生产种虫的寄主植物单一、零散、树势老化,虫瘿危害严重,缺乏修剪、更新和管理;采用原株留种、玉米叶包虫挂放或不放虫,种虫天敌寄生严重,导致虫卵少或空壳,放种量少、位置不合理;天敌昆虫寄生蜂和蜡象危害严重,成熟期种虫(雌成虫)寄生蜂寄生率达高达100%,蜡象寄生率达60%,由于寄生蜂和蜡象属于内寄生、隐蔽式危害的害虫,养虫户普遍对天敌缺乏认识、无任何相关的防控措施。为此,建议重视寄主植物更新、引种和天敌控制三个关键技术,实现种虫丰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甘蔗BtG-2是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把Cry1Ac-2A-gna融合抗虫基因导入‘新台糖22号’的转基因甘蔗株系,具有良好的抗虫特性和农艺性状。为了明确转基因甘蔗BtG-2的分子特征及其检测方法,推进其生物安全性评价工作,以BtG-2的T2代为研究材料,利用Southern杂交检测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甘蔗基因组内的拷贝数;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分离外源基因在甘蔗基因组中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并建立了该转化体高效灵敏的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外源T-DNA以单拷贝方式插入BtG-2株系;经过3次的热不对称巢式PCR扩增,获得外源基因T-DNA左边侧翼序列984 bp和右边侧翼序列705 bp;以这2个序列和相应的T-DNA的左右端序列分别设计3对检测引物对,建立了BtG-2株系的转化事件特异性PCR检测方法,扩增效率最高的引物对LS011/LA451和RS160/RA588分别扩增到440 bp和428 bp的特异片段。其中T-DNA左侧设计的LS011/LA451检测引物对扩增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够在甘蔗BtG-2基因组DNA相对含量为0.1%的模板中检测出转基因目的成分,相当于9个单倍体基因组拷贝数。本研究完成了转基因株系BtG-2的分子特征及其转化事件特异性检测,为该转基因甘蔗及其衍生产品的检测和身份识别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笔者在基层乡镇从事动物诊疗工作期间,2019年7月初曾诊治过一例典型黄牛焦虫病散发病例,本文将发病及诊疗经过详细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一起蛋鸡住白细胞虫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措施,并总结了防治该病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李雪勤 《北方蚕业》2003,24(2):48-48
我镇现行的秋季养蚕布局是二次布局,即饲养早、晚秋两期蚕.这种布局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早秋饲养量的不断减少,影响了桑树的生长和桑树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白淑清 《水产科学》1992,11(4):24-27
我县是国家商品鱼基地,1985年以来,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池塘养殖密度逐步增高,外进鱼苗数量多,来源广,给鱼病的传播和流行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我县流行危害最大的鱼病数指环虫病。其病源有的来自南方鱼苗,如鲤鱼的坏鳃指环虫(Dacfylogyrus vasfafor)。1984年6月,我县从江苏省镇江市水产养殖场运入鲤鱼乌仔300万尾,分布在全县33个养殖点。由于当年该场鲤亲鱼曾患指环虫病大批死亡,我们  相似文献   
8.
注意防治玉米旋心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庆平  刘剑平 《新农业》2004,(10):39-39
玉米旋心虫是当今玉米苗期的重要虫害,常造成玉米生产点损伤,引起植株矮化,叶片失绿,分蘖丛生,农民称之为“君子兰苗”。玉米旋心虫的为害近几年呈加重趋势,2004年个别严重地块受害株率达60%-80%,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虫孔注药法防治红脂大小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红脂大小蠹主要在距地面50cm以下的主干上侵入的特点,采用20%高渗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5倍稀释液在主干上用注射器进行虫孔注药(每孔注药5ml),成虫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初孵幼虫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目前,利用流水孵化缸进行梭鱼鱼苗孵化的技术已经在全国很多地方推广开来,但由于孵化过程中时有不确定因素干扰,孵化率一般不能达到满意程度。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就梭鱼苗孵化过程中应强调的几个问题进行逐一讨论,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