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6篇
  7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富玉海 《新农业》2005,(8):48-49
在花卉生产过程中,由于生物学混杂、基因突变、病毒侵染、繁殖方法不当、栽培环境不适等多种原因,造成花卉品种退化使原本优良的花卉形态畸变,花色、花瓣花期、花径整体不一、抗性衰弱。实践证明花卉的保纯工作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2.
3.
《中国兽医学报》2006,26(4):393-393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Lan Day教授等人日前研究出一种基因学检测新方法,并期望这种方法能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变革。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寻找致病基因和基因治疗成为医学工作者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现有的基因检测技术存在操作复杂、成本昂贵和准确率不高等问题,能真正用于临床的还不多。英国研究人员综合了温度梯度电泳和另一种凝胶电泳检测技术的优势,发明了一种名为meltMADGE的核酸检测技术,并用它成功地检测出了特定人群中发生的罕见基因突变。这种新桔术极大地提高了基因检测的能力,并降低检测所需的费用。  相似文献   
4.
将在试验田亲本圃、杂交选育圃发现的雄性不育株进行不育度、不育稳定性、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可繁性及测交恢复力鉴定,鉴定出两份不育度彻底、育性稳定、起点温度低、可繁性好的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具有生产实用价值的两用核雄性不育材料,分别命名为早25S和美香851S。  相似文献   
5.
《饲料研究》2003,(7):43-43
世界卫生组织对港粤专家指“SARS病毒基因变种后由果子狸跳到人身上播毒”的说法 ,提出四点质疑 ,认为研究结果根本“不可能”解说出病毒是从动物传予人类 ,还是它们从人类身上感染病毒。世卫认同港粤研究是首次有研究显示 ,病毒可在人类以外的生物存在 ;但世卫透过新闻稿指出 ,研究用的所有果子狸样本只来自一个市场 ,故研究仍要考虑病毒在广东省及其他地区的动物身上扩散的程度。世卫首席病毒学家施特尔博士指出 ,由于所有动物被推出市场出售前 ,接受饲养期间均有机会感染病毒 ,加上市场通常会作统一喂饲 ,不能排除病毒是由人传给动物。…  相似文献   
6.
掌握西藏牦牛源牛支原体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敏感性及其耐药机制,为牛支原体病的临床治疗与预防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微量稀释法对10株牦牛源牛支原体进行了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试验,并对敏感株进行体外高度耐药诱导,同时分别提取敏感株、临床耐药株和体外诱导高度耐药株基因组进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靶位分析与药物主动外排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敏感株和耐药株在靶位基因中未检测到相应位点的碱基突变,体外诱导高度耐药株M.bovis 3和M.bovis 7发生了A1409G基因位点突变,M.bovis 1和M.bovis 5发生了A1409G和C1192T基因位点突变,M.bovis 4和M.bovis 9发生了A1408T和C1192T基因位点突变;经药物主动外排系统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西藏牦牛源牛支原体不存在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底物的主动外排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西藏牦牛源牛支原体不同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其耐药菌株的产生可能与临床长期使用单一抗生素有关。体外诱导高度耐药株对大观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产生高度耐药的原因是其耐药基因发生碱基突变,但碱基突变在牛支原体对氨基糖苷类...  相似文献   
7.
彩虹鲷(Red.Tilapia)属鲈形目、鲡鱼科、罗非鱼属,为属内基因突变,经过多代选育杂交育出的新品种。体色以红、黄为主,呈现出多种颜色组合,体色艳丽,形似真鲷,故得彩虹鲷之美称。该鱼属热带鱼类,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盐度广,耐低氧,抗病力强,海淡水均可养殖等优点;彩  相似文献   
8.
红色斑点叉尾鮰又称美国红鮰鱼,是斑点叉尾鮰繁育群体中少量基因突变的子一代品种。由于其体色艳丽、肉质鲜美,集观赏、垂钓、美食于一体,倍受消费者的喜爱,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鲇、钳鱼,属于鲇形目鮰科鱼类。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上乘等优点。1984年从美国引进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近年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分离自宁夏、甘肃和新疆地区的28株牛源分枝杆菌的耐药基因突变情况,通过采用16S rRNA、MPT64和多位点PCR方法进行基因分型鉴定,L-J比例法对其进行药敏试验,随后用DNA测序技术对10株耐药菌和4株敏感菌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及突变分析。分型鉴定结果表明,28株分离株均属于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其中26株为牛分枝杆菌,2株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8株MTBC中18株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10株耐药。耐药菌株中,1株对利福平耐药;7株对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三重耐药;2株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四重耐药。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分析结果表明,rpoB 378位点的突变率为10.0%;katG 463位点的突变率为100.0%;rrs 311位点的突变率为11.1%;embB 378位点的突变率为100.0%;oxyR-ahpC和rpsL位点无突变。提示宁夏、甘肃和新疆地区奶牛场中MTBC主要以牛分枝杆菌为主,且存在耐多药情况,耐药突变位点以katG 463和embB 378为主。  相似文献   
10.
低纤维基因突变水稻稻草细胞壁组分动态发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水稻研究所通过伽马射线照射选育的低纤维基因突变体水稻(嫩稻Nendao)与亲本双科早(Shuang-kezao)为研究试材,分析水稻抽穗后的细胞壁纤维构成生物学动态发育与特点。在相同种植条件下,低纤维基因突变体选育的嫩稻表现出较强的营养体生长优势,收获期叶、鞘、茎生物产量分别较亲本提高27.77%、30.19%和37.96%。与亲本相比,嫩稻稻草的细胞壁纤维素含量明显降低(-23.9%),而细胞壁在动态发育过程中,通过自我补偿能力,提高半纤维素(11.94%)、木质素(8.79%)与硅化物(5.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