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17篇
农学   72篇
基础科学   8篇
  50篇
综合类   406篇
农作物   93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355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过氧化氢刺激lager型啤酒酵母,Tadpoling法筛选细胞活力恢复较快突变菌,根据各菌株线粒体膜电位、胞内氧自由基(ROS)水平筛选获得4株活性较高菌株。比较突变菌与原始菌传代发酵性能、胞内ROS、活力指标及每一代细胞死亡率水平,最终获得一株抗氧化能力提高且活力稳定性较高啤酒酵母菌株。分析验证突变菌线粒体DNA修复相关基因MHR1发现,该基因发生部分碱基突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集约化对虾养殖中,饲料中添加昆虫蛋白0.25%、a5%与添加葡聚糖1%的对比试验,经126天养成,结果表明添加昆虫蛋白a25%组较理想,养殖对虾的每公顷产量、成活率比添加葡聚糖1%的两组,分别搞高152.5kg、115%,且在生长指标上昆虫蛋白0.25%试验组在肥满度、日增长率、日增重率分别比葡聚糖1%试验组提高4A%、67%、10.4%。说明昆虫蛋白均优于葡聚糖。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啤酒中β-葡聚糖的定性定量分析和啤酒易滤性的测定,发现溶解状态的β-葡聚糖对啤酒的过滤没有明显的影响,而β-葡聚糖凝胶对啤酒过滤有严重影响.啤酒中β-葡聚糖凝胶的分子量在300 000以上,当含量达到20 mg/1时,就会使啤酒膜过滤困难.啤酒的易滤性与β-葡聚糖含量之间里r=-0.222的不显著负相关,而与β-葡聚糖凝胶的含量之间呈r=-0.841~(***)的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啤酒酵母培养物调节牛瘤胃发酵的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啤酒酵母培养物对牛瘤胃内环境及发酵作用的影响。向2头带有永久性瘤胃疫苗的奶牛灌注200ml/次BYC,早(8:00)、晚(20:00)各一次。瘤胃内取样测定pH、氨氮及VEF浓度,并测定和计算乙/丙酸的比例。结果显示,BYC可使瘤胃pH值升高0.08-0.1个单位,氨氮浓度降低,乙酶、丙酸浓度及其比例升高。In sacco及In vitro的消化试验均表明,BYC对饲料粗纤维素的消化率均有极  相似文献   
6.
β-葡聚糖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1日龄AA肉仔鸡480只(公雏),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日粮 林可霉素,三个β-葡聚糖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5、50、100mg/kgβ-葡聚糖,以研究添加β-葡聚糖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细胞和体液免疫、血清中溶菌酶含量以及盲肠内乳酸杆菌的影响。结果显示:肉仔鸡日粮中添加50mg/kgβ-葡聚糖,显著提高0~49日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P<0.05);显著提高21日龄脾脏的相对重量(P<0.05);添加β-葡聚糖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8.
酵母蛋白饲料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啤酒酵母进行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该酵母最优的培养条件是麦芽汁培养基稀释倍数2.5,培养时间20h,蔗糖添加量10Brix,尿素添加量0.02%,且酵母菌耐酸耐铜的性能好。  相似文献   
9.
 选以CO39为背景的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与稻瘟菌生理小种ZC13(菌株97-151a)组成的3类典型非亲和性互作,以亲和性互作为对照,对各互作中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完全非亲和性互作C101A51/97-151a、高度非亲和性互作C101L AC/97-151a及中度非亲和性互作C104 PKT/97-151a,POD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明显升高,48h前达到高峰,升高趋势一直持续到7d完全显症时,幅度基本与各互作非亲和程度呈正相关;亲和性互作CO39/97-151a接种后40 h POD比活性才开始升高,4~6 d达到高峰,峰值也较大。3类非亲和性互作PAL比活性在接种后0 h或16 h开始较明显升高,整个互作中形成3~4个较明显的峰;亲和性互作中PAL比活性一直明显下降。3类非亲和性互作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升高,基本一直保持升高趋势,在40 h前幅度较大,并形成1~3个较高的峰;亲和性互作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大幅度升高直至完全显症,48h后幅度远高于非亲和性互作。3类非亲和性互作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在24 h内开始较明显升高,在48h前形成2~3个较明显的峰;亲和性互作在接种后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即开始升高,在48h后显著高于非亲和性互作。讨论了POD、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参与水稻抗稻瘟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苗期初筛、复筛、抗谱测定和田间自然诱发试验等不同鉴定方法,对经分子检测证明已整合有碱性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精酶基因的22个转化系的转基因水稻植株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研究,筛选出对稻瘟病的抗性比原种对照七丝软占有明显提高的一系列转基因水稻品系,其中表现高抗的有来自F4-9转化株系的7个品系。高抗材料的R7代品系,经室内抗谱测定及田间病圃试验结果,仍然表现高抗稻瘟病。本研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地将优质感病品种改良成高抗品系,研究结果证明了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病水稻新品种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