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林业   83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19篇
  18篇
综合类   764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1791篇
园艺   157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皱木耳Auricularia delicata新品种"鹿肚耳"的形态特征和食用特点,测定其与黑木耳、毛木耳、毛木耳白色变种"玉木耳"人工栽培子实体的基本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含量和氨基酸组成,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鹿肚耳热量235 kJ/100g、蛋白质7.21 g/100g、脂肪1.5 g/100g、碳水化合物48.4 g/100g、总膳食纤维29.3g/100g,含有5种常量元素、5种必需微量元素,其中,硒元素含量是黑木耳的4.6倍;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化学评分(CS)和氨基酸评分(ASS)分别为12和18.86,色氨酸为其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质综合评价低于其他3种木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象耳豆根结线虫的危害日益严重.为筛选抗象耳豆根结线虫的辣椒种质,本试验利用种属特异性引物对根结线虫病原物开展分子鉴定,确定为象耳豆根结线虫.接着采用室内人工接种法,对10份一年生辣椒种质和10份中国辣椒种质进行象耳豆根结线虫抗性鉴定,计算根结指数和卵粒指数,并通过比较隶属函数,发现其中3份辣椒种质对象耳豆根结线虫表现为高抗,抗病性最强的是L518M和L525-1M,L42M次之;10份表现为中抗;7份表现为感病,抗病能力最弱的是L69-1M;未发现免疫品种.本研究发现中国辣椒种质的抗病性整体高于一年生辣椒,是重要的抗病种质来源,可用于象耳豆根结线虫抗病育种和后续抗病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凸耳叶性状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油菜品种资源以及杂交后代中发现了油菜叶变异株--凸变叶植株,套袋自交纯化后种植观察,发现油工有 凸耳叶性状最先起 始叶位多出现在第4-5片真叶上,在同一片真叶上一般可同时着生1-5个凸耳叶,凸耳叶面积大小一般在0.05-4.2cm^2。  相似文献   
4.
不同周龄大耳白兔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明确大耳白兔中国兽药监察所封闭群的生物学特性,对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选5、10及13周龄的雄兔和雌兔。空腹采血测定红细胞、白细胞等16项血液生理指标和血糖、总蛋白等16项生化指标。10周龄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高于5周龄和13周龄,雌雄间血液生理指标无明显差异,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含量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升高,碱性磷酸则随着周龄的增加而下降。与日本大耳白兔相比,主要血液生理指标比较接近,丙氨酸转氨酸、白蛋白、尿素氮、直接胆红素等血液生化指标相近,其他指标有所不同。测定结果表明,该封闭群具有不同于日本大耳白兔(Slc:JW/CSK)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猪咬癖症是指猪相互啃咬为特征的一种恶癖。随着农村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猪群发生咬癖症现象较为多见,特别是50k以下猪群发生较为严重,给养猪业带来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7.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过程中 ,猪互相咬尾的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大大降低 ,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造成仔猪咬尾症的原因很多 ,一般来讲 ,主要包括营养、环境、管理和疾病等几个方面 :当饲粮营养失衡时 ,会刺激猪只发生咬尾症 ;当舍内有害气体、温度和光照超标 ,或通风换气不良、饲养密度过大 ,会引起咬尾现象 ;当猪只患有贫血和体内体外寄生虫时 ,也会发生咬尾现象。笔者从引起咬尾的原因出发 ,制定了一套综合预防措施 ,供养猪生产者参考利用。1 提供充足全面的营养物质根据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 ,…  相似文献   
8.
北极狐自咬症是一种慢性疾病。该病呈阵发性兴奋,兴奋时病狐常咬自体的某一部位,多数咬尾和后肢等部位。患狐轻者损坏毛皮,重者引起体质衰弱或败血症而死亡。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9—10月份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9.
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盲肠和脾脏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ADPH—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diaphroase)组织化学法观察了雏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珠虫(E.tenella)后一氧化氮合酶(N0S)在盲肠和脾脏中的分布与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正常鸡盲肠粘膜下层和肌层均有较深的着色,根据以往的资料和N0S的表达特性初步判断为神经元型N0S(nNOS);试验鸡在感染后3~5d,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也有较深的着色,并从感染后7d开始着色减弱;而对照组鸡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以及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脾脏几乎不着色或着色很浅。试验结果提示,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的着色可能是诱导型N0S(iN0S)表达的结果,而由其产生的N0参与雏鸡球虫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和无锡市帆鹰警用器材新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FTCD—Ⅱ进行警犬训练应用研究。FTCD—Ⅱ具有呜叫、电击、驱虫、语音、振动、闪烁等功能任选,可进行多种科目训练,本研究着重进行警犬的“前来”、“扑咬”中的放口、“追踪”的终点扑咬训练。通过训练研究发现,FTCD—Ⅱ使训练方法简便易行,能有效提高警犬的训练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