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林业   28篇
农学   90篇
基础科学   38篇
  29篇
综合类   924篇
农作物   141篇
水产渔业   177篇
畜牧兽医   1716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AGP对国内七个品种210只一日龄雏鸡进行血清和卵黄液中腺病毒母源沉淀抗体检出率和符合率的比较试验。结果从两种样品中检出腺病毒沉淀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76%(31/210)和13.33%(28/210)。卵黄阳性与血清阳性符合率为80.6%(25/31),并可从血清阴性雏的卵黄液中检出1.67%的阳性。两种试样阳性率相关显著。试验表明可用卵黄液代替血清试样检测禽腺病毒母源沉淀抗体。适用于口岸检疫和国内养鸡场引种和生产中监测祖代,父母代鸡群卵源性疫病污染情况,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牛初乳IgG对仔猪增重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1 发病规律 引起甜(辣)椒病毒病的病毒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苜蓿花叶病毒、烟草蚀纹病毒、马铃薯X病毒、蚕豆萎蔫病毒等。传播途径随其毒源种类不同而异,但主要可分为虫传和接触传染两大类。借蚜虫传播的病毒主要有前三种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靠接触及伤口传播,通过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传染。  相似文献   
4.
一)小鹅瘟。由小鹅瘟病毒引起。主要危害1-60日龄小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死亡率30%-40%,最高可达70%。病鹅精神沉郁,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鼻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便稀呈灰白或淡黄绿色,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相似文献   
5.
自本世纪伊始,就有许多有关分离x精子(具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y精子(具有y染色体的精子)的研究报告。尤其近年来,美、日等国都相继报道分离人和牛的x、y精子获得成功,然而,其实验效果的重复性极低。本文仅就最近有关x、y精子的分离研究进展情况作以扼要的介绍。一、x精子与y精子的差异从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物学的角度观察,x精子与y精子具有以下不同点。1.y精子的F小体Caspersson等(1968)用芥子奎吖因(quinacrine mustard)染色观察雄性染色体时,发现y染色  相似文献   
6.
梁荣  冯斌 《中国兽医学报》1997,17(2):140-144
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系1D10、1G1中得到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鸡免疫球蛋白(Ig)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1B7、1D7、3G6。其抗体类和亚类均属IgG2b,腹水的ELISA效价≥1∶25600,琼扩效价为1∶8~1∶16。3株McAb能与鸡血清中的Ig出现沉淀反应,琼扩在24h以内出现清晰的沉淀线,而不能和鸭、鸽、鹌鹑等禽类及异种动物血清出现沉淀线。纯化的鸡IgG、IgM经SDS-PAGE后,分别用纯化并经辣根过氧化物酶(HPR)标记的1B7、1D7、3G6单抗酶结合物进行免疫印迹试验证明,3株单抗识别的均为IgG、IgM分子的轻链  相似文献   
7.
猪乳中抗轮状病毒IgA水平与免疫评价何家惠,丁再棣,侯吉波(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南京210014)轮状病毒弱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作者已在1989年作了报告,并做了多种免疫途径的探讨。证明用猪轮状病毒弱毒苗经非肠道途径免疫母猪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但以...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了解0~2周龄肉用雏鸡的营养特点,即此阶段如何从内源(卵黄囊)营养转变为外源(饲料)营养,以及外源蛋氨酸(Met)和胱氨酸(Cys)营养水平与体组织内该两种氨基酸营养的相关性。试验用600只爱拔益加(AA)鸡,均分10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于0~2周龄雏鸡日粮中分别添力00%,0.20%,0.30%,0.40%和0,80%的DL-蛋氨酸,以及0.15%,0.20%,0.30%和0.40%的DL-胱氨酸。观察1,3,5,7,14日龄雏鸡体内卵黄囊、肝脏和血浆等组织中相应氨基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0~2周龄雏鸡的营养特点是1~3日龄的营养完全来自于卵黄囊,5~7日龄是卵黄囊营养转变为饲料营养的过渡期,8~14日龄的营养已完全来自饲料;1~7日龄期间,雏鸡的卵黄囊、血浆和肝脏中的蛋氨酸含量不受日粮内蛋氨酸水平的影响,但14日龄时,血浆和肝脏中的蛋氨酸含量随日粮蛋氨酸水平的提高显上升趋势。证明蛋氨酸对0~2周龄雏鸡的重要性。而雏鸡对日粮中胱氨酸的变化不敏感,未见有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利用犬温热,细小病毒性肠炎,犬传染性肝炎,狂犬病等弱毒株,以香菇多糖和动物的核糖,多肽做为免疫增强剂,对异源动物羊,猪,犊牛,家兔进行了免疫应答,筛选出了猪做为异源免疫动物。在免疫增强剂的参与下,完成了多次免疫应答,达到了理想的免疫球蛋白(IgG),通过试验摸清了该制剂的免疫程序,确定了生产工艺,经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及含量测定,以及临床应用试验和现志应用试验均达以了预期效果,该制剂经冷冻干燥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