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4篇
  6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类分级机是一种鱼类预处理机械,经分级后的鱼货既利于销售,也便于利用机械加工。此类机械,德、日等国均有多种产品,船上、陆地均有应用。我国北方的某些地区也在着手作机械分级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效用角度,通过比较作为农民和作为市民的总效用差距,从微观上找到了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临界点,进而从宏观上可以通过加大市民与农民的总效用差距,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3.
特色发展既是基于行业高水平大学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理性选择,也是因应高等教育多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求。特色发展战略实施有赖于妥善处理利益平衡和学科平衡问题,正确选择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并保持其动态发展,而学校主体尤其是决策层对于特色发展的认识和态度,不仅集中体现其大学发展观和价值观,也直接决定该战略能否成功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4.
毛纺织行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在系统分析我国毛纺织行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新经济地理理论,从宏观和微观多角度剖析毛纺织行业地理集聚的动因,并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等为着力点,提出加快中国毛纺织行业集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直接现实意义。通过统计资料和典型地区的调查材料对宜昌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转移动因进行回归分析,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收入差异是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6.
7.
熊超  胡兴明 《中国蚕业》2015,(1):40-46,50
从地域划分和蚕业区划2种不同的角度出发,以2000年以来各蚕区蚕茧产量的变化为依据,证明了我国蚕桑产业的转移不仅仅表现为"东桑西移",实际上"北桑南移"的提法可能更为准确。分析了经济因素、政府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和科技因素对我国蚕桑产业转移的影响,并对蚕桑产业转移后的稳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林琳 《陕西农业科学》2014,60(10):114-117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成本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能够保证产品成本信息的真实性。为适应现代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巨大变化,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笔者以DL公司为例,通过分析传统成本法在禽肉初加工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作业成本法的思想来改进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和分配,以便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信息,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 ,不仅取决于农业内部资源禀赋的状况 ,而且受到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制约。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农业结构也因应实现了升级和换代。本文剖析了台湾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结构升级的三个阶段 ,并揭示其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有1.5亿~2亿剩余劳动力,并且每年以500万的速度递增,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形成这样的论断:20世纪中国农村的最大问题是土地问题,21世纪中国农村的最大问题则是就业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转移是我国农村发展最迫切的现实需要。但2003年以来,在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进程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民工荒”,并且愈演愈烈,这有悖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动因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