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闪亮的纸屑     
许淇 《草原》2015,(1):41-43
撕碎的思想,如同闪亮的纸屑,迎风贴着地面低飞……我大概已临"写作的秋天状态"(罗兰·巴特),或是萨义德所说的"晚期风格"。是晚期,而无风格。读不进"青春写作"和被消费的心灵鸡汤之类,乖戾之气亦渐趋平和,无非是"临终遗言"式而已。或在"临终的眼里"窥探艺术之奥秘。创造行为是人脱离异化世界的突破口,使个体从"类"的平均数中跳脱出来。我们终于"被历史收割",不是庄稼,而是杂草。  相似文献   
2.
田墨浓 《农家科技》2011,(4):108-109
在殖民地时代,生活在阿尔及利亚的阿拉伯人处于法国的控制、压迫之下,从而成为"故国的他者";而法国移民及其后裔除了与阿拉伯人有所隔阂,还受到法国本土居民的歧视,成了另一类局外人。加缪从小生活在多民族聚居区,这对他今后的创作、哲学思想乃至其对阿拉伯问题的思考都有深远影响,这些影响都在《局外人》中得以体现。本文通过对阿拉伯人遇害时的描写、此后的情节发展、阿拉伯人整体形象的分析,探讨了加缪在阿拉伯问题上的思考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