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2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335篇
林业   1053篇
农学   465篇
基础科学   226篇
  251篇
综合类   4552篇
农作物   528篇
水产渔业   529篇
畜牧兽医   1856篇
园艺   936篇
植物保护   1498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445篇
  2014年   567篇
  2013年   500篇
  2012年   653篇
  2011年   654篇
  2010年   617篇
  2009年   608篇
  2008年   616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468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203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2.
近年来象耳豆根结线虫的危害日益严重.为筛选抗象耳豆根结线虫的辣椒种质,本试验利用种属特异性引物对根结线虫病原物开展分子鉴定,确定为象耳豆根结线虫.接着采用室内人工接种法,对10份一年生辣椒种质和10份中国辣椒种质进行象耳豆根结线虫抗性鉴定,计算根结指数和卵粒指数,并通过比较隶属函数,发现其中3份辣椒种质对象耳豆根结线虫表现为高抗,抗病性最强的是L518M和L525-1M,L42M次之;10份表现为中抗;7份表现为感病,抗病能力最弱的是L69-1M;未发现免疫品种.本研究发现中国辣椒种质的抗病性整体高于一年生辣椒,是重要的抗病种质来源,可用于象耳豆根结线虫抗病育种和后续抗病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辽东山区刺龙牙4种典型栽培模式(林下栽培模式、林窗栽培模式、林缘栽培模式、造林地混交模式)系统的介绍了不同模式下栽培地选择、栽植前清理和整地、苗木栽植、林地及树体管理、采收相关技术,为提高刺龙牙单位面积产量、质量和广大林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对异硫氰酸丙烯酯毒杀松材线虫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了其对线虫虫体形态、运动行为、体内总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及处理前后线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异硫氰酸丙烯酯处理后的松材线虫虫体形态严重扭曲,运动形态出现由正常的S形变化为多节弯曲和螺旋状卷曲等异常状况,线虫行动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迟缓,最终呈C形、新月形或直接死亡。随着异硫氰酸丙烯酯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线虫体内总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上升,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发生紊乱;线虫体内CAT、AChE和GST活性显著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线虫体内氧化和抗氧化作用失衡;细胞受到极大的影响,神经系统遭到破坏,解毒能力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利用异硫氰酸丙烯酯作为植物源杀线虫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自然界中的捕食线虫性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种属区分,并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从土壤、粪便等材料中获得了2类活性较强的捕食线虫性菌株:即套捕型(hooping)捕食线虫性真菌和粘捕型(sticking)捕食线虫性真菌。主要的代表种类有3种。这些捕食线虫性真菌在捕食性结构分生孢子形态及某些生物学特性上有一定差异。套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ara)和梨形指环菌(Dactylaria pyriformis),它们以菌环、菌网作为捕食性结构(器官),以套捕方式杀灭线虫幼虫。梨形指环菌可产生多量厚垣孢子(chlamyalospore)。粘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纺锤隔指孢菌(Dactylella ellipsospora)。可形成菌结捕食线虫性结构,以粘捕的方式杀灭线虫幼虫。结果表明:捕食线虫性真菌在土壤和家畜粪便中的分离率是40.41%;此类菌适合于生存在阴暗、潮湿、富含腐植质的环境中。在温暖季节时,采用0.4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易于对其进行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6.
驱虫剂能防止线虫对动物的侵害,但随着虫体耐药性的产生,人们不得不以增加药物剂量或治疗频数来取得防治效果,或不断寻求新药以克服业已产生的抗药性。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越来越青睐绿色食品,越来越注意食品的安全问题,造成各种化学驱虫剂的使用逐渐减少,有的国家和地区对一些化学驱虫药物的使用制定了严格的限制措施,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者正在探讨应用真菌来抑制线虫的感染,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望成为生物防治线虫感染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刺龙牙生产加工工艺和加工技术操作的探讨,研究,分析了引起刺龙牙速冻产品变色的原因,提出了在生产过程中防止产品变色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捕食线虫性真菌菌种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在不同介质保存条件下,捕食线虫真菌分生孢子和菌丝的存活情况及其不是寄生性线虫的能力.结果表明:在设定的保存条件下,分别经过1周冷冻融化或2周反复冷冻融化,被保存的分生孢子接种于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能生长发育:在加入线虫第3期幼虫后,能生产捕食器,对虫体发挥捕食作用.  相似文献   
9.
鹧鸪养殖作为一种肉禽养殖业 ,近几年发展较快 ,但各种各样的疾病也相继出现 ,寄生虫病也不例外。但人们容易忽视寄生虫病对鹧鸪的危害 ,如毛滴虫病有时会造成 90 %的死亡率。因此 ,应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注意平时的预防与治疗。目前常见的对鹧鸪危害较大的寄生虫病主要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10.
左旋咪唑浇注剂对猪消化道线虫的驱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