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继周 《草业科学》2005,22(2):65-66
在中国农学家传略上有这样一段导言:孙醒东(1897—1969),农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中国大豆、牧草及绿肥作物研究的先驱者。他学识广博,对我国这三类作物的品种资源、分类、育种栽培和草原建设做了一些开拓性研究,并培养出一批农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栾熙盛 《湖南农机》2007,(10):29-29
20世纪初,由于人类的过度耕作,植被破坏,导致了二次黑色风暴横扫大陆,成千上万亩农田表土被刮走,粮田遭到破坏。而土壤表面由秸秆及残茬覆盖的地方,表层土却被保留下来。为此,  相似文献   
3.
"做事先做人,这是老生常谈,也是我这一辈子最深刻的感悟。"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今年夏天接受记者采访时的真情告白,也是他半个多世纪奋斗经历的真诚感悟。在对他一周的采访中,我一直感觉他就像小时候老家农村邻居家的大伯那么朴实、  相似文献   
4.
《湖北林业科技》2005,(3):17-17
19世纪之前的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树木稀少、荒沙漫天。1872年,著名农学家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向州政府提议设立植树节,以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州政府采纳了他的意见,并由州长发布命令,将每年4月份的第3个星期日定为植树节。当年内布拉斯加州植树就达上百万株。在此后的16a里,这个州共植树6亿株,使6 700hm2荒原披上了绿装,变为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他的生日4月22日为世界上第1个植树节。今天,美国1/3国土为森林所覆盖,这与莫尔顿的功绩是分不开的。(摘自《黑龙江林业》)世界上第1个植树节的由来…  相似文献   
5.
2002年3月15日,朱镕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记者招待会上答美国记者提问时说:"令我最感头痛的是什么?我想在目前来讲,主要是增加农民的收入."上述表明,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农业、农民和农业科技问题,仍然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推广保护性耕作 实现社会 经济效益双丰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铧式犁耕翻作已经被采用了几千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化,铧式犁耕翻的负面效应愈加明显.1942年美国成立了土壤保护局,组织土壤学家、农学家、农机专家和农民共同总结研究出以少耕、免耕和秸秆覆盖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法",从而产生了一项全新的既能保持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7.
朱权,明代著名道教学者、农学家,其著作异常丰富,从宗教和科学的角度看,其著述自经子、九流、星历、医卜、黄老诸术皆具。道教专著有《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成书于正统九年,收入《续道藏》。其农学著作有《?仙神隐书》、  相似文献   
8.
玉米高产的需肥规律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国内外不少农学家对玉米吸收氮、磷、钾的数量、速度及其在植株中的分配和转移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产量水平多在9000kg/hm2以下,其结果不适于13500kg/hm2以上的高产玉米。高产研究表明,公顷产量13500kg以上玉米的需肥规律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国杰出的农学家、农业工程学家、教育家、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创始人之一,原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张季高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张季高先生1917年2月18日出生于江苏苏州。1940年获金陵大学农学学士学位,1944年获金陵大学农学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并于1947年获农业工程硕士学位。1948年满怀兴农报国之愿,欣然回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之一是要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必然,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其中农业管理体制改革相当紧要、迫切。就如何改革现行农业管理体制这一难点问题,记者采访了我国著名农学家卢良恕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