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就中医养生之道的定义、中医养生文化与茶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接着从中医养生之道的角度出发对儒释道与中国茶文化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包括中医养生文化和茶文化在内的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尹江铖 《茶叶通讯》2021,48(2):367-373
唐代茶文化的真面目可以通过对相关唐诗的研究辨析勾勒出来.儒、释、道三家对唐代茶文化的影响是结构性的,体现为三个不同的维度:佛教的影响一在于推动茶文化的传播,二在于从形而上学的高度去看待茶;道教的影响比较隐秘,一在于隐逸人格的建立,二在于神仙信仰影响下的生活美学实践;儒家思想对唐代茶文化具有本质性的影响,寻求"孔颜之乐"...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关羽是特殊的一位。他作为三国时期功过参半的一员武将,并没有流芳千古或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但却凭借着忠、勇、仁,义的人格力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由人及神,受到万人信奉敬仰。连儒释道三教都将其列入神祗。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分析介绍了儒释道三教关羽崇拜以及关羽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方颖 《茶叶》2016,(2):114-116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性格深受儒、释、道三教的影响,中国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概莫能外。事实上,茶文化在三教精神的深度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并影响了千年来的无数人。三教对后世中国茶道追求物我玄会的境界,形成重归自然、参天造地的品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6.
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唐诗宋词"之美誉,与唐代茶文化相关的诗歌称之为唐代茶诗。唐代茶诗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教的价值旨趣,即儒家礼仪的价值旨趣、佛家禅悦的价值旨趣和道家隐逸的价值旨趣。研究唐代茶诗中所蕴含的儒释道价值旨趣,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茶文化,尤其是唐代茶文化。  相似文献   
7.
《农村百事通》2011,(1):96-97
大道至简.最神奇的东西往往最简单。用这句话来形容刘氏六大绝技最合适不过了.刘氏遍访天下民间拥有绝技的高人.拜过十几位儒释道修行者为师.在一脉相传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六大绝技.刘氏六大绝技强调利用自然的力量.调动人体内部的潜能.使用无副作用、无侵入性、无创伤性的方法,达到改善病患、减轻痛苦、拥有健康的身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释道的思想在思想领域中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士大夫文人都或深或浅的受到三种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诗文著作都或多或少地烙上了儒释道思想的烙印,本文拟从儒释异同,结合苏轼的生平谈谈苏轼的诗文创作。  相似文献   
9.
毕铭玉 《农业考古》2021,(2):144-149
中华传统茶文化的兴盛得益于统治阶层基于国家治理需求的政治文化认同,从而在自上而下的扩散传播中与儒、释、道等主流文化不断融合互构,而由此形成的儒家茶文化、禅茶文化、道茶文化等诸多面相,也被注入了丰富的国家治理意涵。在与儒家文化的融合中,茶文化被注入丰富的尊尊亲亲礼治规范内容;在与佛教文化的融合中,茶文化被注入众生平等、导人向善的安邦智慧意涵;在与道教文化的融合中,茶文化被赋予无为而治、虚静恬淡、使民不争的治国理想追求。茶文化中的国家治理伦理意涵随着饮茶风俗的普及,经由统治者、文人士大夫精英群体到辐射普通百姓,并逐渐转化为一种和静怡真、天人合一的全民人格追求和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0.
茶道体验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其核心是情感。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在分析了民族历史文化影响人们潜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释道思想已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中国人的潜意识,且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精神风貌。茶道所体现的儒释道思想满足了茶道体悟者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因此其会产生美感、愉悦等正向情感体验。中国茶文化应与时俱进,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潜意识,使其在茶道体验活动中获得正向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