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8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7篇
  52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刈割对牧草贮藏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在内蒙古典型草原研究了7种主要牧草的再生性,以及刈割对牧草贮藏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牧草的再生性不同。刈割后15d内,不同牧草以及同一种牧草在不同生长阶段,贮藏碳水化合物含量动态不同。总糖含量主要有3种类型:(1)减少—增加—减少;(2)增加—减少—增加;(3)减少—增加—增加。还原糖含量变化有时与总糖一致,有时则相反。  相似文献   
2.
集团猪场代表行业最高技术、管理及现代化水平,迅速发展。特别是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暴发后,在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背景下,集团化养猪企业凭借资金、人才、技术、硬件设施等优势,采取超额储备种猪的运作模式,进而迅速扩张。超额储备的本质是利用资金充足、场区数量、生物安全等优势,通过统一使用长白或大白公猪配种,育肥场用作种猪场等方式超额储备后备母猪。个别场区清场后可以迅速引种补栏,多余后备母猪、妊娠母猪正常出售回收资金。这种模式可有效降低风险、保证足够盈利,同时在非洲猪瘟疫情的背景下有效整合农业资源、利用商业资金反哺养猪业,指引养猪行业走向。  相似文献   
3.
自然保护地原则上按核心区和一般管控区实行分区管控.各类保护地巡护道路设计体系目前没有相关设计规范.文章对保护地内巡护道路的等级、平纵设计指标、横断面指标的确定需考虑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指标和参数,以期对后续巡护道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物理分组方法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耕层(0—20cm)不同大小矿物颗粒结合态有机碳储量差异及其固定速率。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长期施肥均显著增加了耕层土壤砂粒、粗粉粒、细粉粒及粗黏粒结合有机碳的储量,且以配施有机肥(M、NPKM和1.5NPKM)效果最显著,固碳速率分别达到0.13-0.24、0.19-0.23、0.05-0.16及0.12~0.36Mg·hm^-2.a^-1;施化肥(NPK、NP、N)和秸秆还田(NPKS)有利于增加细黏粒有机碳储量,且固碳速率高于配施有机肥,分别达到0.08~0.13和0.11Mg·hm^-2·a^-1。17a有机肥配施有利于增加固存于粗粉粒(30.5%)和粗黏粒(30.7%)中的有机碳;而秸秆还田(NPKS)和化肥施用下,有利于增加固存于粗粉粒(32.9%)和细黏粒(42.9%)中的有机碳,说明无论化肥配施还是有机无机配施,红壤粗粉粒是固定新增有机碳的主要组分,而长期配施有机肥是提升红壤各级颗粒有机碳库的较好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5.
草海保护区功能分区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海湿地是我国云贵高原岩溶湿地中的独特类型,地处金沙江上游,不仅起到调节下游水量平衡,以及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也是高原特有鹤类——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通过对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湖盆淤积,水环境、黑颈鹤栖息生境等生态环境特征变化以及当地社区湿地资源利用状况的分析,探讨了湿地生态环境变化与现行保护区功能分区的关系,说明三级模式下的湿地生态环境管理激化了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矛盾,必须加强草海湿地生态结构和功能特征的研究,制定合理的保护区功能分区,切实有效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丰富,计有景点九处,自然和人文资源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亦为生物科学研究的良好场所。该区区位条件尚可,区域经济背景较差。应本着以保护为前提,以旅游养保护的指导思想开发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7.
建立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的意义与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入簇群的概念,分析了云南自然保护区的现状,指出云南在长期自然力的作用下已具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的基础条件,提出建立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的现实意义及构想。  相似文献   
8.
两系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籽粒充实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118-1121
选用不同类型两系杂交稻组合 ,研究了结实期茎鞘物质运转与籽粒灌浆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 :两系杂交水稻在抽穗后的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明显高于三系杂交稻。茎鞘物质的输出率与结实率、充实率、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组合以下部茎鞘物质积累多、转运率高。茎鞘物质转运启动时间早、运转强度大 ,其转运率高的组合 ,结实率高、充实度好 ,表明早期转运对籽粒灌浆充实的重要性。抽穗期提高糖花比 ,同时在灌浆始期促进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向籽粒库运转有利于激发库的活性 ,启动和促进更多的籽粒灌浆 ,减少空秕粒 ,增进籽粒充实。  相似文献   
9.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现状、面临的威胁和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平原是黑龙江省东北部由冲积平原和低山组成的广袤区域,它是中国和东亚最大的一片湿地.三江平原现有28个湿地保护区,其中3个被列为Ramsar公约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湿地.三江平原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随着近年来开发的加剧,三江平原湿地的面积不断缩小,湿地的质量逐步恶化.本文在阐述了三江平原湿地现状的同时,对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退化的主要原因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提出了改善流域的管理、加强湿地生境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改变湿地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及强化湿地保护的能力建设等4个方面保护三江平原湿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区域。在调查分析山西省保护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建设成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与建设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实现了对濒危野生植物的优先保护,建设质量稳步提升,对全省的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