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7篇
  38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5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重点论述了微生物在这一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指出微生物将会在21世纪的环境保护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3.
The enzyme ureas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rapid hydrolysis of urea in agroecosystems where more than 50% of the applied nitrogen (N) can be lost via ammonia volatilization.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were to (1) extract urease from corn (Zea mays L.) and soybean (Glycine max L.) and (2) compare the urease activity from soybean and corn residues to Jackbean (Canavalia ensiformis) urease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Concentrations of urea and sodium bicarbonate ranging from 0 to 200 mM were analyzed with FTI-R to determine the correlation to peak height. Bicarbonate produced the most responsive peaks to concentration at 1,362 cm?1. Urease extracted from soybean residue was active, producing a bicarbonate peak at 1362 cm?1, whereas no urease activity was observed in corn residue. Variation among urease activities in crop residues could suggest a need for more precise nitrogen management in conservation tillage agroecosystems to reduce ammonia volatilization.  相似文献   
4.
周颖 《农机化研究》2008,(2):227-230,234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微生物的抗药性逐渐增强.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的加剧,社会和人文的变迁,使人类的免疫力不断下降,新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不断出现,这些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加大力度,筛选开发新的抗生素.海洋拥有独特的生境条件,已成为新抗生素的重要来源.海洋微生物中共附生微生物具有独特的特点,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实验是食品相关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但是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就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6.
食品抗菌包装系统的研究与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人们对食品安全、货架期延长、成本效益、环境问题和消费便利性要求的提高,食品包装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了提高包装的性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活性包装技术便应运而生.食品抗菌包装技术是活性包装技术的一种, 它可以有效地抑制食品表面的微生物,延长食品的货架期,保证食品品质.本文主要论述了抗菌包装技术类型以及它们在食品中的应用,并对抗菌包装系统中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作了概括.最后,本文对抗菌包装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在单细胞水平下的生长普遍具有随机性和变异性,同时低菌量污染食品所造成的危害风险亦不可忽视,因此食源性致病菌单细胞的生长观测及预测研究逐渐成为食品预测微生物学及食源性致病菌风险评估的研究热点。在分析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目前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单细胞生长观测研究分为间接推断和直接观测两类方法;同时对食源性致病菌单细胞生长预测的模型参数与建模过程进行概述,比较了传统预测微生物的决定模型与微生物单细胞的随机模型二者之间的区别,强调了单细胞生长模型需在随机建模的基础上开展,并通过个体建模方法进一步联系其与所在食品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了食源性致病菌单细胞生长观测与预测的现状,并展望了其未来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Developments in soil microbiology since the mid 1960s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Heribert Insam 《Geoderma》2001,100(3-4):389-402
Since the 1960s, soil microbiology underwent major changes in methods and approaches and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s in some selected aspects of soil microbiology. Research in cell numbers of specific bacterial and fungal groups was replaced by a focus on biochem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soil enzyme activities, and flux measurements of carbon and nutrients. Ecologists focused on soil microbial pools whereas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s an important source and sink of nutrients were recognized in agriculture. Soil microbiologists started to use structural components like phospholipid fatty acids for quantification of specific microbial groups without the need to cultivate them. In the last decade, molecular approaches allowed new insigh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oil extract DNA showing an unexpected diversity of genomes in soil. At the end of the review a brief outlook is given on the future of soil microbiology which ranges from in situ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 to routine assays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by microarray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学实验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实验,在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合理地设置实验内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食品营养与安全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高校对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综合设计性实验为这种高要求提供了实现平台。探讨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在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实施过程中体现的优势和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广泛开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