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7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林业   161篇
农学   137篇
基础科学   254篇
  85篇
综合类   1274篇
农作物   173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711篇
园艺   108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建立‘哈伯’南天竹组织培养和种苗繁育技术体系,以半木质化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材料开展植株再生研究。通过观察对比试验法、L9(34)正交试验设计完全随机法、极差分析、显著性检验、LSD多重比较,探讨了‘哈伯’南天竹组培的最适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 6-BA 2.0 mg/L + IBA 0.1 mg/L +蔗糖30 g/L,诱导萌动率71.77%,成活率85.51%;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 +6-BA 1.5 mg/L + IBA 0.01 mg/L + 蔗糖30 g/L,增殖系数6.3;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 IBA 0.5 mg/L + NAA 1.0 mg/L + 蔗糖20 g/L + AC 0.2 g/L,生根率97.63%;试管苗移入泥炭土:珍珠岩=3:2(V/V)混合基质中,移栽成活率96.67%。该试验建立了高效稳定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得到的组培苗后代能够稳定的保持母本优良性状,为工厂化育苗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杉木种子园为培育高产稳产杉木良种提供重要保障,在林业生产中具有积极意义。通过试验研究,探究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养分丰缺情况、养分间的平衡规律,确定杉木种子园最佳肥料配比和施肥量,以期为闽北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杉木种子园提供推荐施肥配方。采用“3414”配方施肥设计方案,对闽北第3代杉木种子园开展N、P、K、Ca、Mg、B、Mo等元素施肥试验。分别设计大量元素氮、磷、钾三因素施肥水平(并增设施用钼肥处理)、中微量元素钙、镁、硼三因素施肥水平,以球果数量(质量)、出籽率、种子产量、胸径等为评价指标,拟合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研究各养分间的作用规律,并提出最佳施肥配比和施肥量。结果表明:种子园土壤N、P、K、Ca、Mg养分含量较低,B含量属于中等水平,而Mo含量较高;N、P、Mg以及N-K、Ca-B肥料联合对种子园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单施某一肥料效应较小,其中单施K、Ca、B几乎没有效果,而肥料联合施用效果较好。综合效应分析结果,得出种子园最大产量施肥量组合为:每株施尿素100 g+过磷酸钙897 g+氯化钾150 g+石灰150 g+硫酸镁105 g+硼砂75 g,并配施钼肥。N、P2O5、K2O、CaO、Mg、B、Mo的用量依次为46.0、107.7、90.0、75.0、31.4、2.3、5.0 g,其配比为N:P2O5:K2O:CaO:Mg:B:Mo=1.0:2.3:2.0:1.6:0.7:0.05:0.1。多元素配方施肥能很好地改善杉木种子园产量和质量,单株球果产量、球果单粒重、出籽率及种子园产量等指标均比不施肥的母树有大幅度提高。本研究施肥方案,理论上种子园产量可达45.99~95.65 g/株,大量元素施肥试验的产量达到理论产量的80%~86%,中微量元素施肥试验的产量为理论产量的70%左右。现实种子园平均产量大约是预测产量的40%,通过合理配方施肥有望大幅度提高杉木3代种子园产量。  相似文献   
3.
鸡的微卫星DNA标记与胴体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测定了青脚麻鸡与隐性白鸡杂交后自交的F2代个体的全净堂重、全净堂率、脂肪宽带、腹脂重和腹脂率6个胴体性状,检测10个微卫星DNA标记,对标记基因型胴体性状值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MCW328对于10周龄体重和全净膛重两性状各基因型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ADL292对于腹脂重性状各基因型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对于腹脂率有显著的差异(P<0.05)。MCW328标记基因与控制10周龄体重和全净膛重QTL连锁,ADL292标记基因与控制腹脂重和腹脂率QTL连锁。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江苏发展木片生产的意义和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有利条件,提出了8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污水污物潜水旋流泵性能及设计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潜水旋流泵性能的6个主要过流件几何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旋流泵叶轮及泵体主要几何尺寸对性能影响的规律。在分析16种优秀水力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出叶轮D2及b2函数回归方程式,并用设计实例进行检验,样机效率比国内外同类产品提高3%左右。  相似文献   
6.
对1965年定植的23个柚(Citrus grandis Osbeck)品种进行了20多年的性状比较。筛选出矮化类型6个,早熟和晚熟类型各3个,丰产类型6个,品质优良类型11个。发现仅有部分柚品种富含维生素C;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与酸含量呈明显负相关。证实长寿沙田柚中的冬瓜圈和古老钱两个选系比广西沙田柚更丰产优质;垫江白柚质优,但产量低。简述了各参试品种的利用前途。  相似文献   
7.
对N×特青示范田中试区与肥料试验田各处理小区稻株分析结果表明:抽穗后,亚种间杂交稻N×特青比常规稻特青干物质生产能力强,灌浆速度快;地上部各器官占植株干重比例,前者叶片比重大于茎,后者茎比重大于叶。亚种间杂交稻对肥料反应敏感,抽穗后,干物质累积,植株高度,每穗总粒数和粒重均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在高肥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量,但增施氮肥后,灌浆速度明显滞后。  相似文献   
8.
无角美利奴亲本母羊生产性能与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7只无角美利奴亲本母羊的生产性能及其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毛长,毛密,体重与其血清无机磷,血清钙磷乘积,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胆固醇、黄疽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血清钠、胡萝卜素,a2球蛋白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血清磨香草酚浊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硫酸锌浊度、血清谷草转氨酶活力呈显著负相关;与其年龄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选择42日龄皖系粗毛兔幼兔42只,根据体重、性别,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含1‰、2‰生沛素日粮和对照组日粮.结果表明,添加1‰、2‰生沛素组产毛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7.5%(P<0.01)和19.1%(P<0.01);增重提高11.2%(P<0.05)和12.5%(P<0.05);每只兔一次产毛的经济效益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96元和1.13元.另外,添加生沛素的试验组兔毛品质也比对照组有所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10.
A new technique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gel permeation) shows promise as a tool to separate and quantitate the Unsaturated Vitamin B(12) Binding Capacity (UBSC) of the individual Vitamin B(12) binders in blood serum. This method, although not as rapid as protein-coated charcoal or cellulose separation techniques, is more applicable for use with large numbers of samples than gel filtration. The use of a radioactivity detector to monitor the eluant from the column permitted automation of the method. Comparable results for UBBC and for the UBBC of individual binders were obtained when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gel filtration and HPLC. The HPLC method proved suitably precise and the recovery of added cyanocobalamin was acceptable. It is proposed that HPLC be the method of choice for measurement of the USBC of binders of Vitamin B(12) in blood ser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