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53篇
  免费   2067篇
  国内免费   5628篇
林业   1180篇
农学   6301篇
基础科学   557篇
  2930篇
综合类   25033篇
农作物   4033篇
水产渔业   2267篇
畜牧兽医   21583篇
园艺   2306篇
植物保护   1858篇
  2024年   621篇
  2023年   2056篇
  2022年   2257篇
  2021年   2249篇
  2020年   1984篇
  2019年   2502篇
  2018年   1247篇
  2017年   1941篇
  2016年   2321篇
  2015年   2330篇
  2014年   2727篇
  2013年   2812篇
  2012年   4151篇
  2011年   4224篇
  2010年   3972篇
  2009年   4109篇
  2008年   4057篇
  2007年   3412篇
  2006年   2846篇
  2005年   2479篇
  2004年   2065篇
  2003年   1840篇
  2002年   1287篇
  2001年   1341篇
  2000年   1044篇
  1999年   889篇
  1998年   641篇
  1997年   568篇
  1996年   548篇
  1995年   498篇
  1994年   527篇
  1993年   547篇
  1992年   509篇
  1991年   456篇
  1990年   360篇
  1989年   389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8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10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研究甜菜谷胱甘肽转移酶BvGSTU9 (LOC104894060)在重金属胁迫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以‘780016B/12优’为实验材料,对该基因序列特征、结构、功能进行预测分析,并利用qPCR检测该基因在不同浓度镉胁迫下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甜菜BvGSTU9基因全长925 bp,开放阅读框675 bp,编码了由224个氨基酸组成的不稳定膜外蛋白。BvGSTU9与菠菜、藜麦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高,与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基本相符。二级和三级结构预测表明该基因主要由α-螺旋、β-折叠、延伸链及无规则卷曲组成。qPCR显示BvGSTU9基因在不同浓度的镉胁迫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诱导,因此可以推断甜菜BvGSTU9基因无论从结构还是功能上,与镉逆境胁迫存在着一定的应答关系。研究结果也为甜菜耐重金属镉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探究金属的某些化学性质的实验,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测定镁、X、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二是探究镁、X、铜三种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实验的操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准确把握实验原理,理清实验思路及步骤。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而排在后面的金属却不能把排在前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云南省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的流行及其VP2基因变异情况,2017—2020年,在昆明市、楚雄州、大理州、红河州、玉溪市等家禽养殖密集区的89个鸡场,采集422份疑似病鸡肝脏样品,通过PCR方法检测CAV核酸。结果显示,检出阳性245份,平均阳性率为58.06%;不同年份的CAV核酸阳性率为53.61%~60.91%,不同区域核酸阳性率为51.68%~63.52%。对3份CAV阳性样品进行VP2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6%~99.8%,与参考毒株1852TW和N7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6%~99.8%,均属于GroupA分支。结果表明:云南省普遍存在CAV感染,且感染较严重;VP2基因仍可作为PCR病毒核酸检测的首选目标基因。通过加强鸡群CAV监测,淘汰阳性鸡群和结合疫苗免疫,可减少该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饲料博览》2021,(2):117-118
预计在进入21世纪中叶之前,人类人口将快速增长。研究报告称,到2050年,全球人口有可能超过97亿。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营养和食物需求,食物的供应量也必须增加近25%~70%。在这种情况下,鱼类是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预计将为维持全球食品供应和人类营养做出巨大贡献。鱼是多种微量元素和营养素的宝贵来源,如必需的氨基酸、优质蛋白质、促进健康的3-3酸或LC-PUFA(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的矿物质(如铁、碘、锌、磷、钙、硒)、维生素(A、B和D)等,鱼类已迅速成为全球各种饮食的核心成分。  相似文献   
5.
金属硫蛋白是一类富含巯基的低分子量蛋白,在植物的重金属解毒及细胞氧化还原调控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甘蔗热带种Badila组培苗为材料,分别测定了其在CdCl2、ZnSO4和CuCl2水溶液培养条件下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其对上述3种重金属有较强的耐受与富集能力。继而克隆了ScMT1(登录号为KJ504373)、ScMT2-1-5(登录号为MH191346)和ScMT3(登录号为KJ5043704)3个金属硫蛋白家族基因,它们分别属于植物MT亚家族中的MT1、MT2和MT3型基因。ScMT1含有1个内含子和2个外显子,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228 bp,编码75个氨基酸;ScMT2-1-5含有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ORF长246 bp,编码81个氨基酸;ScMT3含有1个内含子和2个外显子,ORF长198 bp,编码65个氨基酸。RT-qPCR显示,Cd2+胁迫下,在甘蔗地上部和地下部,ScMT2-1-5均连续显著上调表达,而ScMT1的上调应答出现延迟。ScMT3在地上部的上调应答出现延迟,在地下部呈“扬-抑”趋势,提示甘蔗响应Cd^2+胁迫过程中ScMT2-1-5起更积极的作用,ScMT1参与胁迫后期的分子响应,而ScMT3不起主导作用。Cu^2+胁迫下,地上部ScMT1连续显著上调表达,ScMT2-1-5和ScMT3呈总体上调的表达趋势;地下部,ScMT1和ScMT2-1-5的上调表答均出现延迟,仅在胁迫后期显著上调表达,而ScMT3仅在胁迫前期显著上调表达。该结果提示了ScMT1、ScMT2-1-5和ScMT3在Cu2+胁迫响应过程中的协作关系,三者共同参与了地上部的胁迫响应,其中ScMT1起更积极的作用;此外三者还先后参与了地下部对Cu^2+胁迫的分子响应。Zn^2+胁迫下,ScMT1和ScMT3分别仅在地上部和地下部显著上调表达;ScMT2-1-5在地上部和地下部均呈“扬-抑”的应答趋势;提示了在甘蔗响应Cd^2+胁迫应答过程中ScMT1和ScMT3分别在地上部和地下部起主要作用,ScMT2-1-5参与了胁迫前期的分子响应。ScMT1、ScMT2-1-5和ScMT3在甘蔗不同组织中及在重金属(Cd^2+、Zn^2+或Cu^2+)不同累积水平下呈现出相似或互补的应答特性,提示上述甘蔗MT家族不同成员在重金属解毒及细胞氧化还原调控等方面产生了功能分化,且三者在应对过量Cd^2+、Zn^2+或Cu^2+对甘蔗组织造成伤害的过程中存在时空上的协同作用。该研究为深入理解多倍体植物甘蔗中MT家族各成员基因在重金属耐受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有性生殖在真菌的生活史和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交配型基因是控制有性生殖的关键因子。前期研究发现稻曲病菌(Villosiclava virens)MAT1-2型菌株中包含MAT1-2-1MAT1-2-8两个交配型基因,但是它们如何调控稻曲病菌有性生殖依然不清楚。本文研究了它们在不同侵染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和编码的蛋白结构特性。研究表明MAT1-2-1在侵染不同阶段一直下调表达;而MAT1-2-8在侵染早期(5 dpi)上调表达,在侵染后期下调表达。与营养菌丝阶段比较,MAT1-2-1MAT1-2-8在有性发育过程菌核形成、菌核萌发、子座原基形成和子座成熟4个阶段的表达量都是下降的,在菌核形成阶段表达量最低。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AT1-2-1和MAT1-2-8具有磷酸化位点,为非分泌蛋白,无明显的跨膜结构域。蛋白同源比对分析表明MAT1-2-1与香柱菌(Epichloë typhina)的MAT1-2-1同源性最高,而MAT1-2-8与绿僵菌(Metarhizium)的MBR_08192蛋白同源性最高。进一步研究发现MAT1-2-1和MAT1-2-8能够互作,并分别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基质中。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到MAT1-2-1的一些候选互作蛋白,如假定Ran交换因子Prp20/Pim1(KDB12229.1)、假定rRNA处理蛋白Ebp2(KDB12923.1)及组蛋白H1(KDB12711.1)等。因此,以上结果为研究稻曲病菌交配型基因MAT1-2-1MAT1-2-8调控有性生殖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8.
9.
哺乳动物热休克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与兽医》2017,(11):141-144
应激是动物对影响其正常生理机能的一切内外环境因素所作出的非特异性适应反应,而应激诱导产生的热休克蛋白能保护机体免受应激原所造成的伤害。随着热休克蛋白研究的不断深入,揭示其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对提高动物的抗逆性和更好地激发动物潜在的经济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哺乳动物热休克蛋白的研究成果及目前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热休克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蛋白本身具有热敏感性,糖蛋白复合物在脱除蛋白质以后,多糖自身的生物活性会明显增加。本文测定了灰绿碱蓬根、茎、叶的基本营养成分,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了灰绿碱蓬多糖,并优化了多糖脱蛋白工艺比较了Savage法、(NH4)SO4沉淀法、TCA法和酶-Savage法这4种方法的脱蛋白效果。结果显示,灰绿碱蓬多糖的最佳脱蛋白方式为酶-Savage法,酶添加量为7%,Savage溶液处理一次,此条件下脱蛋白效果和多糖保留率均最好,蛋白质脱除率为80.71%,多糖保留率为67.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