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道重明先生是我国水产界的老朋友,长期来为中日渔业科学技术交流而努力,并作出贡献。早在1957年,真道先生作为日本水产学术界的代表首次访问了中国,并在我校讲授水产资源学,80年代以来又多次访华,几乎每次都来我校访问,热情地介绍国际渔业发展形势,就我国渔业提出建议。真道先生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水产大学前身——农林省水产讲习所,后曾在日本农林省水产厅任研究官,日本西海区水产研究所底鱼研究室主任,又任东南亚渔业开发中心驻泰国训练部的主任,还担任过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日本海外渔业协力团等代表,对我国有关项目进行考察。现仍任日中农林水产交流协会常务理事。真道先生撰写的《我和上海水产大学》一文由两部分组成,前部分是从1957年来我校讲学到90年代对所接触的人与事的回顾,后部分是对我国当前渔业提出个人见解。内容生动,意见坦诚,本文已征得真道先生本人同意,在此发表。真道先生撰写的是日文稿,经孙玉洁副教授的努力,组织我校日语专业95届同学翻译成中文初稿,又经骆肇荛教授和乐美龙教授校审、定稿,其中部分内容有所删节。  相似文献   
2.
张箭 《百姓》2006,(4):46-47
了解"博士"这个称谓是在"文革"中期,那时我还是个少年.当时,美国外交家基辛格几度访华,践行了打破中美关系坚冰的破冰之旅.那时的媒体对他的称谓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基辛格博士".后来,基辛格真的由学界步入政界,当上了美国国务卿,又数度访华.中国媒体对他的称谓便改成"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  相似文献   
3.
世界著名蓝耳病专家Dr.Michael.P.Murtaogh受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联合邀请,将于2005年元月访华。  相似文献   
4.
刘章才  王凤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826-15827
阐述了18世纪卡思卡特使团访华的缘起及主要目的,分析了茶贸易在卡思卡特访华与中英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4年12月6-8日,德国总理施罗德应我国政府邀请,进行第6次访华。期间,中德两国之间签署一系列在铁路、航空、金融、化工和农业方面的合作协议及意向。12月6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德两国就畜牧业方面达成了一个重要意向。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德国总理施罗德的共同主持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叶》2014,(1):1-1
正2013年12月5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在结束访华离京前到北京国子监参观游览,和孙女一起到访一家茶社,还逛了一家书店。据拜登一行到访的茶社服务人员介绍,茶社只是在拜登抵达前接到一个预订电话才得知这个消息。拜登一行在茶社点了店里的特色茶饮"大红袍"和"自茶",停留一小时后满意而去。  相似文献   
7.
《水产科技情报》1974,(6):26-29
1973年五月,日本水产界友好访华人士来我国访问。在访问中,他们谈到了日本北海道的海带生产、加工及我国出口到日本的海带的一些情况,现将其谈话摘要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限于历史原因及国际环境中日两国关系一直处于封冻时期,两国关系的破冰运动始于中日民间友好人士的共同努力,由此带动两国关系的正常化、邦交化。在中日两国关系史上,日本六大城市访华代表团访华是中日两国地方性交流的第一次,对中日两国关系进一步深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技情报》1973,(9):20-21
日本文化界友好访华团团员宇井纯,系日本东京大学城市工学系教师、联合国海洋污染专家委员会特别委员。他对日本的公害问题调查研究了十余年,在污水处理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今年四月,宇井纯在上海做了一次关于日本公害的学术报告。接着,又进行了小垂座谈。现将其讲话摘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缪圣赐 《海洋渔业》1985,7(1):36-36
<正> 日本水产公司(原名日本水产株式会社)是日本五大水产公司(大洋渔业、日本水产、日鲁渔业、极洋、宝幸水产)之一。创业于1911年。该公司现拥有船舶64艘(总吨为22万吨),加工、冷冻工厂19座。职工约5,800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