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26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60篇
畜牧兽医   13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蛙(Rana catesbeiana)人工养殖,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早就获得了成功,是我国养殖业的一条很有前途的致富之路。近几年来,我国北方各省从城市到山村,从国营到个人都在养殖牛蛙。我们经过几年深入细致的饲养、观察研究,养殖牛蛙技术性强,牛蛙是对自然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的两栖动物,它的繁殖规律、产卵习性、孵化条件、  相似文献   
2.
三、人工繁殖技术 为防止近亲繁殖,以原种或异源种配对繁殖为佳。选择健壮、蛙龄在1年以上(北方2年)体重0.4公斤左右的蛙作亲本,雌蛙要腹部膨大、雄蛙咽喉黄斑要明显,放入小池内,每平方米1对,雌雄比1:1。种蛙池水保持0.5米深,任其自然产卵、受精。每天应临池巡  相似文献   
3.
田蛙又名青蛙,是黑斑蛙、金线蛙和虎纹蛙等蛙类的统称(不同田蛙形态见附图)。食用青蛙通常指的是上述几种体型较大的蛙,其肉质细嫩,味美可口,营养价值高,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补食品,故有“水鸡”、“田鸡”的美称。蛙肉入药有消肿、解毒、止咳的功效。田蛙又是农田害虫的天敌,如1只黑斑蛙每天能捕食害虫70多  相似文献   
4.
二、成蛙的饲养管理(一)幼蛙的越冬当年由蝌蚪变态的幼蛙,到11月下旬,气温降至10℃以下时,幼蛙活动力降低,摄食量减少,就开始越冬,直到翌年3月,气温回升15℃以上时,恢复活动,开始摄食。越冬池水深70cm为宜,池底有淤泥,他上方有覆盖物,这样越冬效果较好。(二)养殖方式牛蛙养殖方式有集约饲养,半开放饲养和流放饲养,以集约饲养为主。但在饲料不足的情况下,牛蛙弱肉强食的现象很严重,因此必须分级饲养。一般分三级:一级是以完成变态至so克的幼蛙;二级50一20o克的成蛙;三级是2000克以上的成蛙。(三)饲料及投哈方法牛蛙…  相似文献   
5.
6.
牛蛙红腿病由细菌感染引起,病蛙行动迟钝,食欲退止,后腿和腹部出现点状出血,继而扩大为红色斑块,并可感染至体表及肺、肝、脾、肾、肠等部位,使组织坏死、出血,腹部膨胀。该病发病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是危害牛蛙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益阳县新市渡镇自搭桥村村民贺克武,在县科协的指导下,连续两年订阅了《内陆水产》、《湖南农业》等杂志,并到长沙、汉寿等地取经,学习网箱养蛙技术。1992年5月从长沙引进良种牛蛙蝌蚪3400只,利用他承包的6.8亩水面进行网箱养蛙(2只网箱,面积40m^2)。  相似文献   
8.
美国青蛙学名沼泽绿蛙,原产北美洲。1987年从泰国引进我国。与古巴牛蛙相比,其优点是适应性广,抗寒力强,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易饲养管理,是我国目前重点推广的肉用蛙良种。现将美国青蛙的特征、特性及湖南人工土池养殖的成功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提高林蛙养殖户技术水平,本文从饲养池的设置、放养密度、饲喂方法、灌水技术及变态期的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林蛙蝌蚪期管理技术,旨在为林蛙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