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19篇
水产渔业   528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石斑鱼(Epinephelus tauvina),在科威特和阿拉伯湾国家,被视作珍贵的食用鱼类。6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和巨石斑鱼的繁殖生态学、繁殖生理学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这两种石斑鱼的人工繁殖、仔鱼培育等技术也获得成功。科威特科学研究所从70年代以来,对巨斑鱼仔鱼培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3.
大亚湾鱼卵、仔稚鱼种群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大亚湾鱼卵、稚仔鱼种群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15年采用浅水I型浮游生物拖网对大亚湾鱼卵、仔稚鱼进行了4个季度的调查,结果表明,4个季度共采获鱼卵31361粒,仔稚鱼244尾。经鉴定分析共有27种,其中鱼卵19种,隶属于6目16科18属;仔稚鱼18种,隶属于5目15科16属;鱼卵、仔稚鱼共有种11个。鱼卵平均丰度为614.55 ind/1000 m^3,稚仔鱼的平均丰度为3.69 ind/1000 m^3。鱼卵丰度季节变化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空间分布显示,丰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中央列岛、人工鱼礁区、湾口东岸。鱼卵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0.05~2.26,平均值为0.86,稚仔鱼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0~2.53,平均值丰度0.82;鱼卵均匀度指数(J)范围为0.02~0.99,平均值为0.50;稚仔鱼均匀度指数(J)范围为0~1.00,平均值为0.52。根据Pearson相关性结果分析表明,与种群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因子为温度和溶解氧(P<0.01)。研究结果显示,春夏季是大亚湾海域鱼类产卵的重要时期,中央列岛海域是大亚湾鱼类繁殖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4.
在水温20±0.5℃,日光照周期16h:8h条件下,黄金鲈鱼初孵仔鱼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的合理密度为5只/mL。7日龄仔鱼的饱食指数为13%,排空时间2.0~2.5h,最佳投饵量为体重的60%。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卤虫无节幼体、专用仔鱼料、鳗鱼仔鱼料等3种不同饵料对西藏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 Lloyd)、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 Regan)等3种鱼类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实验尖裸鲤、异齿裂腹鱼、拉萨裂腹鱼仔鱼的初始全长分别为(13.29±0.52)mm、(12.29±0.44)mm、(15.81±0.50)mm,实验周期分别为25 d、25 d、15 d。结果表明:与其他饵料组相比,投喂专用仔鱼料组,异齿裂腹鱼仔鱼和拉萨裂腹鱼仔鱼的平均全长、全长增加倍数以及存活率均高于其他各组,并有显著差异;尖裸鲤仔鱼的平均全长和全长增长倍数也高于其他各组,但存活率较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低,并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长吻鮠胚胎和胚后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鱼类的胚胎发育(embryonic development)与水温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国内外一些学者先后探讨了鲤鱼(Cyprinus caripo)、湖红点鲑(Salvelimus namaycush)等多种鱼类发育的有效温度、最适温度和临界温度,以及鱼类胚胎对水温的敏感性、依从性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通过形态学与连续组织切片的方法,对美洲黑石斑鱼(Centropristis striata) 1-34 d仔鱼消化系统的胚后发育进行系统观察,分析描述鱼体消化道(食道、胃与肠道)以及消化腺(肝脏与胰腺)的发育过程.对1-15 d仔鱼连续取样,每次取样30尾,15 d后隔天取样,每次取样15尾.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4±1)℃、盐度为30-32的条件下,初孵仔鱼卵黄囊体积很大,消化管为封闭的管状结构.美洲黑石斑鱼孵出3d后,口裂形成、开始摄食,肛门与外界连通,消化道逐渐分化形成食道、胃及肠道,肝脏、胆囊和胰腺也逐渐形成.7d后,卵黄囊与油球基本消失,食道、胃部以及肠道黏膜褶皱开始形成,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逐渐分化,肝脏出现脂肪颗粒,仔鱼具备了基本的摄食能力.11d时,仔鱼食道可见黏液细胞,随日龄的增加上皮组织中黏液细胞数量迅速增多,褶皱日益丰富;胃部分化形成贲门部、胃本体与幽门部,胃壁褶皱不断增多、伸长;肝脏血窦与中央静脉明显.20d时,鱼体胃腺形成,说明胃部消化、吸收蛋白质的能力增强;肠道次级黏膜褶皱出现,肠圈与褶皱更加复杂化;胰脏分布有大量酶原颗粒.32 d时,仔鱼消化道组织结构分明,自腔面向内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与浆膜层,消化道与消化腺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仔鱼3-7 d为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过渡期,应及时提供充足适口的生物饵料,仔鱼20 d后可以逐渐驯化投喂微型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8.
黄鳍鲷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仔鱼的成活率是水产养殖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仔鱼开口摄食的状况决定仔鱼成活率的高低,也决定着鱼苗的质量。不同饵料对仔鱼适口性、可得性、营养物质需求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为探究其对仔鱼开口摄食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仔鱼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多种开口饵料特征以及饵料搭配等方面进行论述,为促进苗种培育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静水生物试验法测定了孔雀石绿,呋喃唑酮,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食盐,亚甲基蓝和汞(Hg)、镉(Cd)、铜(Cu),锌(Zn)对异育银鲫仔鱼的急性中毒。结果表明,4种鱼用药物(亚甲基蓝除外)的安全浓度各为0.012,32.9,0.68,870ppm,Hg、Cd,Cu、Zn的安全浓度各为0.0006、0.0113、0.027、0.095p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