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98篇
  免费   1710篇
  国内免费   2388篇
林业   1920篇
农学   3952篇
基础科学   766篇
  2442篇
综合类   10038篇
农作物   2338篇
水产渔业   618篇
畜牧兽医   3095篇
园艺   1189篇
植物保护   4738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540篇
  2022年   815篇
  2021年   927篇
  2020年   1011篇
  2019年   1134篇
  2018年   774篇
  2017年   1130篇
  2016年   1206篇
  2015年   1166篇
  2014年   1379篇
  2013年   1406篇
  2012年   1763篇
  2011年   1790篇
  2010年   1536篇
  2009年   1453篇
  2008年   1355篇
  2007年   1416篇
  2006年   1323篇
  2005年   1152篇
  2004年   937篇
  2003年   820篇
  2002年   671篇
  2001年   658篇
  2000年   561篇
  1999年   474篇
  1998年   381篇
  1997年   396篇
  1996年   373篇
  1995年   338篇
  1994年   311篇
  1993年   275篇
  1992年   291篇
  1991年   203篇
  1990年   177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25篇
  1977年   23篇
  1976年   16篇
  1955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滴灌下生物质改良材料对盐渍土水盐氮运移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生物质改良材料对滴灌盐渍土水、盐、肥运移过程的调控效应,采用土箱模拟试验,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滴灌条件下,生物炭和腐殖酸两种改良材料对盐渍土水、盐、氮运移和再分布过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滴灌条件下,盐渍土壤水盐的时空动态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水分入渗驱动的盐分运移过程和蒸发扩散驱动的水盐再分布过程;铵态氮含量在时间上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的运移再分布特征较弱;硝态氮含量初始时空分布表现出与水盐相似的运移特征,受铵态氮硝化作用的多重影响,后期空间分布与铵态氮空间分布相似;生物炭通过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增大了入渗阶段土壤水、盐、氮的运移速率和分布范围;腐殖酸通过提高土壤田间持水率增大了再分布过程土壤水、盐、氮的分布范围和强度,同时其对尿素的水解和硝化过程表现出更强的抑制效果。应用生物质改良材料在改变土壤物理性状进而调控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的同时,还影响土壤氮素转化运移过程及其分布,这为水肥一体化滴灌盐渍农田的节水、控盐、减肥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黄瓜在我国蔬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连片种植、重茬栽培等条件下容易滋生病菌,尤其是随着我国保护地蔬菜生产规模的扩大,棚室内的温湿度条件更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黄瓜生产上面临着严重的病虫害威胁,包括生理性病害、感染性病害及虫害等。本文从抗病品种选育的角度分析了黄瓜病害抗病品种选育技术,并简要介绍了其他防治方法,展望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为黄瓜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小麦品种萌发期的耐盐性,为小麦萌发期耐盐性鉴定提供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和理论依据。本研究以40个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与神经网络自组织映射(SOM)聚类分析法,研究盐胁迫对40个小麦品种萌发期各项形态指标的影响。主成分分析法结果表明,发芽势、发芽率、最长根长、第一片叶长及胚芽鞘长在PCA下载荷量最大;根据SOM聚类分析结果,‘德抗961’等4个小麦品种属于高度耐盐品种,‘济麦22’等14个小麦品种属于耐盐性品种,‘济麦20’等16个品种属于中等耐盐性品种,‘鲁麦21’等6个小麦品种属于盐敏感性品种。发芽势、发芽率、最长根长、第一片叶长、胚芽鞘长能够作为萌发期小麦耐盐性筛选的主要评价指标,并且结合主成分、SOM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小麦萌发期耐盐性鉴定更为科学、方便。  相似文献   
4.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minal microbial communities of alpacas (Lama pacos) and sheep (Ovis aries) fed three diets with varying ratios of roughage (corn stalk) to concentrate, 3:7 (LS), 5:5 (MS) and 7:3 (HS). Six alpacas (one-year-old and weighing 29.5 ± 7.1 kg) and six sheep (one-year-old and weighing 27.9 ± 2.7 kg)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in a replicated 3 × 3 Latin square experiment. Total protozoa concentration was determined under the microscope; total fungi and methanogens were assessed using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expressed as a percentage of total bacterial 16S rRNA gene copies; bacterial communi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argeted 16S rRNA gene (V3–V4 region) sequencing. The percentage of fungi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lpacas than in sheep under the LS diet, while the concentration of protozo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alpacas under HS, MS and LS diets. The alpha diversity including Shannon, Chao l and ACE indices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was higher in alpacas than in sheep, under the LS diet. A total of 299 genera belonging to 22 phyla were observed in the forestomach of alpaca and sheep, with Bacteroidetes and Firmicutes dominating both animal species. Phyla Armatimonadetes and Fusobacteria, as well as 64 genera, were detected only in alpacas, whereas phyla Acidobacteria and Nitrospira, as well as 44 genera, were found only in sheep. The abundance of cellulolytic bacteria, including Butyrivibrio and Pseudobutyrivibrio, was higher in alpacas than in sheep under all three diets. These differences in the forestomach microbial communities partly explained why alpacas displayed a higher poor-quality roughage digestibility, and a lower methane production.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at the adverse effects of high-concentrate diets (70%) were lesser in alpacas than in sheep.  相似文献   
5.
以从海滨雀稗中分离得到的内生肠杆菌为材料,采用种子萌发与盆栽试验两种方式研究植物内生细菌对狗牙根耐盐性的影响。通过对狗牙根种子和幼苗接种单一内生细菌和混合内生细菌,并测定种子发芽率、苗长、根长、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与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和叶片中钠离子、钾离子的含量综合评价植物内生细菌对狗牙根耐盐能力的调控。结果表明,在150 mmol·L-1盐胁迫下处理14 d后,接种混合菌液B3014比接种单一菌液B30更能提升狗牙根种子的萌发率、对盐胁迫下胚根及胚芽长度的增长也较显著(P<0.05)。在成坪期,与空白对照相比,接种内生细菌可以提升200 mmol·L-1盐胁迫下狗牙根的成坪质量,增加地上、地下生物量的积累、苗长与根长生长量,并提升植株叶绿素含量与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细胞膜破损程度。在接种内生细菌处理中,接种混合菌液B3014可以使狗牙根在盐胁迫下受到的损伤显著低于(P<0.05)接种单一菌液B30。与此同时,接种混合菌液B3014对狗牙根叶片中钠离子含量降低程度高于接种单一菌液B30,同样,接种混合菌液B3014也能更好地积累盐胁迫下狗牙根叶片内钾离子含量,增加盐胁迫下狗牙根的耐盐能力。因此,接种混合菌液B3014对盐胁迫下狗牙根种子的萌发和成坪后的耐盐能力的提升高于接种单一菌液B30。探讨植物内生细菌对狗牙根耐盐能力的调控,为提高草坪草在盐碱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适合闽南北部山地栽培的优良卷荚相思家系,华安金山国有林场优选9个卷荚相思家系进行造林试验,对不同家系林分的生长性状、适应性和抗逆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家系均表现出较强的抗风性和抗寒性,可以适应闽南北部区域环境。但不同家系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枝下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其中Z5和Z7家系的生长表现优于其他家系,其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比群体均值分别提高10.80%~11.59%、11.85%~15.05%、35.62%~41.78%和10.98%~13.41%。Z5和Z7家系初步评价为优良家系,可作为卷荚相思在闽南北部推广造林的推荐材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田裂区试验,研究了施用锌肥和不同遮阴程度互作对花生生长发育、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锌肥相比,施用锌肥能提高花生不同部位锌含量、增加叶片SPAD值,提高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生长素含量,减少花生病害的发生,平均降低7.1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平均增加19.4%。相同施锌水平下,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花生不同部位锌的含量和不同生育期叶片SPAD值以及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生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花生的发病率比不遮阴对照增加4.8、10.2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平均降低16.5%、10.0%。在30%、70%的遮阴条件下,施用锌肥的花生产量比不施锌的分别提高21.1%、25.0%。本试验条件下,施用七水硫酸锌30 kg/hm2,使花生具有较强的抗低温寡照能力及抗病性能,增产显著,可在花生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多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大量存在于植物体内的物质,因其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抗癌、抗衰老等 性能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多项研究表明具有抗氧化性能的物质之间大多具有协同作用,两 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化合,其抗氧化能力往往强于单一物质的抗氧化能力。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将目 光聚焦到多酚类物质与小分子物质化合所具有的协同抗氧化能力的研究上并做出多项试验。本文论 述了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机理及协同抗氧化机理,并以茶多酚与维生素C、维生素E 化合为例对协 同抗氧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树木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的诱导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木挥发物质对植食性昆虫取食,产卵所产生的诱导抗性是树木与昆虫的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树木与植食性昆虫之间发展了一套互相调节,自身开拓资源,产生生存对策的复杂相互关系,本文着重阐明了树木与植食性昆虫的互相策略,诱导抗性的生物化学基础以及诱导抗性在调节植食性昆虫种群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北京植物园引种日本梅花品种初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北京植物园 1998年从日本引进梅花品种 39个。通过几年的观察、驯化 ,初步优选出可在北京地区生长的梅花品种 2 9个。 2 0 0 3年冬用电导法测定不同品种的抗寒力。对日本梅花品种在北京地区的栽培、养护及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