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云南省陆良县、建水县和南涧县采集2000年秋播的马铃薯晚疫病标本,分离获得124个致病疫霉菌株,连同1999~2000年分离自昆明、曲靖等地的春播马铃薯晚疫病的10个菌株共134个,采用常规技术对这些菌株进行了交配型、抗药性及生理小种的研究。交配型测定结果为:陆良县的18个菌株中有3个为A2交配型,其余15个菌株为A1交配型,建水县和南涧县的106个菌株及昆明、曲靖1999~2000年的10个菌株都是A1交配型。测定了83个菌株对瑞毒霉(metalaxyl)和烯酰吗啉(dimethomorph)的抗药性,结果有12.0%的菌株对瑞毒霉表现抗性,16.9%表现中抗,71.1%表现敏感,其中陆良、昆明和曲靖的抗瑞毒霉菌株的比例大于建水和南涧的抗药性菌株的比例;所测定的83个菌株都对烯酰吗啉表现敏感。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云南晚疫病菌为3.4、0、3和4生理小种,分别占鉴定菌株总数的48.0%、32.5%、15.6%和3.9%。但南涧仅发现3.4和0小种,而昆明有0、3、3.4和4小种,陆良有0、3和3.4小种,可见昆明和陆良地区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比南涧地区的生理小种的组成更趋多样。  相似文献   
2.
大豆疫病的种子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用不同浓度的瑞毒锰锌、杀毒矾和克露进行大豆种子处理试验,结果表明,500ppm瑞毒锰锌对大豆疫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用杀毒矾以种子重量0.4—0.5%的剂量闷种,能显著地抑制大豆疫霉菌的侵入  相似文献   
3.
在大田辣椒上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 etunicatum)。两种处理的单株产量比对照都有显著提高,其中G.etunicatum的单株产量增加了116.4%,疫霉病发病率降低了41%。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对四种杀菌剂的交互抗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测定甲霜灵敏感菌株和抗性菌株对甲霜灵、恶霜灵、霜脲氰、薯瘟锡的抗药水平和抗药类型以确定致病疫霉对此 4种内吸性杀菌剂的交互抗性关系。结果表明 ,致病疫霉对甲霜灵、恶霜灵、薯瘟锡三者间具有正交互抗性 ,此 3种药剂与霜脲氰间无交互抗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种衣剂处理对辣椒疫霉菌的侵染过程及辣椒植株的防御酶系均有影响。包衣处理的叶片上休止胞的萌发畸形,不形成附着胞,无力侵入寄主,侵入时间也比对照明显滞后,菌丝在寄主组织内的扩展速度及孢子囊产生的数量明显受到抑制。接种后,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出现活性高峰后开始下降。表明甲霜灵对寄主植物抗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间性,且与疫霉菌的激发有关。  相似文献   
6.
大豆疫病种子带菌和传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豆疫病种子带菌和种子传病研究作了详细报道。试验证明,从大豆疫病的感病植株可以获得病英和带菌种子。种子带菌具有传病作用。并阐明了种子带菌规律和病菌在种子里的存在部位。提出了适合植物检疫的种子检验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7.
Two primers, specific for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Pn6) and P. citrophthora (Pc2B), were modified to obtain Scorpion primers for real-time ident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 both pathogens in citrus nursery soils and roots. Multiplex PCR with dual-labelled fluorogenic probes allowed concurrent identification of both species ofPhytophthora among 150 fungal isolates, including 14 species of Phytophthora. Using P. nicotianaespecific primers a delayed and lower fluorescence increase was also obtained from P. cactorumDNA. However, in separate real-time amplifications, the aspecific increase of fluorescence from P. cactorum was avoided by increasing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In multiplex PCR, with a series of 10-fold DNA dilutions,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10 pg l-1 for P. nicotianaeand 100 pg l–1 for P. citrophthora, whereas in separate reaction DNA up to 1 pg l-1 was detected for both pathogens.Simple and rapid procedures for direct DNA extraction from soil and roots were utilised to yield DNA whose purity and quality was suitable for PCR assays. By combining these protocols with a double amplification (nested Scorpion-PCR) using primers Ph2-ITS4 amplifying DNA from the main Phytophthora species (first round) and PnB5-Pn6 Scorpion and Pc2B Scorpion-Pc7 (second round), it was possible to achieve real-time detection of P. nicotianaeand P. citrophthora from roots and soil. The degree of sensitivity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raditional detec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use of selective media. The analyses of artificially and naturally infested soil showed a high an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pathogen propagules and the real-time PCR cycle threshold.  相似文献   
8.
辣椒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1年对武平县东留乡辣椒疫病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调查,分析武平县辣椒疫病发生流行因素;进行不同品种对辣椒疫病的抗病性比较试验及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筛选抗疫病品种及防治药剂,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方便研究瓜类疫病,快速筛选抗疫病的瓜类材料,建立快速安全有效的瓜类疫病抗性鉴定体系。【方法】通过灌根、喷雾、浸根、菌块离体接种等4种接种方法对黄瓜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幼苗进行接种,通过比较发病率、发病时间及操作程序等确定最简便有效的鉴定方法。【结果】4种接种方法均能鉴定黄瓜疫病抗感情况,但是鉴定效果差异显著。浸根法、喷雾法、灌根法接种合适浓度均为10~2个孢子/mL,操作复杂,接种效率低。菌块离体接种方法利用2 mm直径菌块直接接种于离体子叶背面,放置于有润湿滤纸的培养皿中,保湿24 h即可观察表型,通过计算病斑大小快速鉴定瓜类材料的抗性;利用该方法对40份不同抗性的黄瓜材料进行鉴定,发现栽培黄瓜抗疫病材料极少,只有PE40、PE119、PE120、PE185等4份材料具有抗性,90%的材料均为感病或高感。【结论】菌块子叶离体接种法是瓜类疫病鉴定的快捷有效方法,该方法无需诱孢,能够一次性鉴定数百份材料,且能够保存感病材料或中间材料,大大提高鉴定效率,为瓜类疫病抗性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菌悬浮液接种,对湘研系列的15 份辣椒材料进行抗疫病筛选,对其中抗感病水平不同的6 份材料进行了抗性机制的研究.结果发现,湘研2 号、5 号、8 号、9 号、19 号和8501 抗病性较好,病情指数低于40,湘研七号、5905 抗病性较差.抗性机制研究中发现,多酚氧化酶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抗病性呈正相关,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抗病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