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筛选西瓜枯萎病拮抗菌株并探究其抑菌特性,以齐齐哈尔市青昕蔬菜基地根际土为材料,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到1株能高效抑制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niveum,Fon)的拮抗菌株,通过形态特征、16S rDNA、gyrAgyrB序列分析鉴定其菌种;通过盆栽试验验证拮抗菌株对西瓜枯萎病的抑制作用;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拮抗菌株不同生长时期的无菌发酵滤液及其不同贮存条件下的抑菌能力;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并分析无菌发酵滤液对Fon孢子形态和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拮抗菌株WD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能有效抑制西瓜枯萎病的发生,抑制率达到57.57%,其无菌发酵滤液在衰亡期有较高的抑菌能力,对Fon菌丝生长抑制率为54.32%;无菌发酵滤液对温度、pH具有较高的耐受性,30 ℃、pH 7时抑菌活性最强,抑菌率可达58.36%;在4 ℃贮存至少45 d,且紫外光照120 min内对其抑菌活性没有影响;Fon孢子暴露在WD无菌发酵滤液下,孢子表面皱缩凹陷,膜完整性被破坏。综上所述,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WD是1株高效的拮抗菌株,为西瓜枯萎病生防菌剂的研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浙江各地、江苏南部和上海等地采集的西瓜枯萎病株和其他瓜类植株上,分离纯化尖孢镰孢霉(Fusarium oxysporum)菌种23个(每个菌种来自一个植株样本).接种试验表明:酉瓜植株上分离的19个菌种,有16个对长蜜、新红宝和圳宝等3个酉瓜品种表现为致病性,而其他菌种表现为非致病性.所有23个菌种均获得抗氯酸盐的硝酸盐营养突变株(nit mutant).根据来自同一菌种nit突变株的营养体亲和性与突变类型鉴定,选择3个西瓜致病菌的Nit M类型突变株(W 024~5,W 072~4和W 014~9)为营养体亲和性测试株.各菌种上获得的nit突变株分别与测试株作营养体亲和性配对反应,23个菌种可划分成8个营养体亲和群(VCG)和1个营养体自身非亲和类型.16个西瓜致病菌中,除一个为营养体自身非亲和类型外,其余均属同一亲和群(M1001),而与西瓜非致病菌不存在营养体亲和反应.由此显示:营养体亲和群与西瓜枯萎病菌存在相关性,而与地理分布无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菌饼对峙法测定4种放线菌对7种病原真菌的离体颉颃作用。结果发现,SC1,SC11和SE2菌株对所有靶标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菌株SC11对各供试靶标菌均有良好稳定的抑制作用,接种后5 d测量靶标菌菌落半径均小于4 mm,菌丝日生长速率低于0.75 mm/d。菌株SE2对粉红聚端孢、立枯丝核菌、番茄叶霉菌的抑制作用比其它3种放线菌要好,抑制率高达100%。在所有测定的靶标菌中,番茄灰霉菌、粉红聚端孢菌、西瓜枯萎菌、立枯丝核菌是较易于被放线菌抑制的靶标菌。显微观察发现受,SC1,SC11,SE2抑制后,靶标菌菌丝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  相似文献   
4.
农抗120对西瓜枯萎病作用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间试验表明生物杀菌剂农抗120对西瓜枯萎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本文对其防病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室内毒力测定表明:2%农抗120水剂对其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以抑制小孢子的萌发,EC50为222.86μg/kg。用它浸种、灌根或喷雾后可明显促进西瓜幼苗生长,并提高了植物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从而增加了植株的耐病性。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西瓜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导了西瓜枯萎病在甘肃的分布和危害。经采集培养、单孢分离,32个标样(320个病组织块)中,镰孢属真菌占73.1%,其余为链格孢等。按C.Booth标准条件培养,经致病性、专化型测定,甘肃省酒泉、民勤、兰州西瓜枯萎病的病原为尖镰孢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ium f.sp. niveum)。该菌分生孢子的萌发需要液态水;分生孢子在pH4.53~9.18均可萌发,最适pH5.91;适宜浓度的马粪、土壤、蔗糖、瓜叶汁液对孢子萌发均有刺激作用,8小时内高出对照(清水)22%以上。刺激作用在4小时前表现最为明显;在相同条件下,大型分生孢子较小型分生孢子萌发快;4~8小时是大型分生孢子萌发的对数增长期;小型分生孢子萌发率缓慢增长。  相似文献   
6.
不同西瓜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表现不同,目前尚缺乏系统的体系来准确鉴定西瓜枯萎病菌的侵染性。本文比较了现有的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技术,对西瓜抗枯萎病机理及其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西瓜抗枯萎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抗病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西瓜和黄瓜枯萎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多菌灵和氟硅唑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毒力最高,其EC50分别为2.6280 mg/L和3.3268 mg/L;多菌灵和苯醚甲环唑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毒力最高,其EC50分别为0.6660 mg/L和1.9343 mg/L.此外,2种病菌对多菌灵和氟硅唑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三倍体无籽西瓜苗期抗枯萎病人工接种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胚根接种法和浸根接种法对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幼苗进行了枯萎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均为无籽西瓜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的有效方法,并确定了胚根接种的适宜孢子浓度为5×105个/ml,接种时间30min;浸根接种的适宜孢子浓度为1×106个/ml,时间8~10min。同时查明了7个参试无籽西瓜的抗性程度。  相似文献   
9.
对30个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菌株基因组DNA进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分析,以探究其遗传多样性与地理来源的关系。采用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f.sp.niveum0、1、2号生理小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对225对SRAP引物进行筛选,筛选出20对多态性、重复性较好且条带清晰的引物,对30个菌株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38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371条,多态性比率为96.11%,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9.3个位点和18.55个多态性位点。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菌株两两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69~0.90,平均为0.79,说明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基于SRAP标记聚类分析表明,30个菌株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0处被划分为3个类群,I类群包含24个菌株,其中18个来自湖南省,Ⅱ类群只包含1个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菌株,它和另一个来自黑龙江地区的菌株被划分到不同的类群,且遗传距离相对较远;Ⅲ类群包含了5个菌株,其中3个来自海南三亚,其余两个来自湖南省。根据菌株的分布情况来看,菌株的聚集与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西瓜砧木体内汁液对枯萎病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西瓜砧木的抗病机理,提取4种砧木日本南瓜(RBNG)、黑籽南瓜(HZNG)、野生西瓜(YSXG)和瓢葫芦(PHL),以及西瓜品种为超甜花龙(CTHL)的芽期和苗期的体内汁液,测定其对西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砧木芽期体内汁液都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且都高于超甜花龙;4种砧木苗期体内汁液的抑菌作用与超甜花龙之间的差异均不明显;4种砧木的抑菌作用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