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7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360篇
林业   41篇
农学   826篇
基础科学   5篇
  81篇
综合类   704篇
农作物   333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131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感(岷山红三叶)、抗(澳大利亚红三叶品种♀Sensation×Renegade♂杂交新品系“甘农PR1”)白粉病红三叶材料为父母本杂交并种植成苗经人工接菌后筛选出抗、感白粉病的F1群体为作图群体,利用AFLP标记构建红三叶高密度遗传图谱,并利用区间作图法对抗白粉病QTL进行了定位分析,可以为红三叶抗白粉病基因克隆和转基因等分子辅助育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49个AFLP标记构建得到的遗传图谱包含7个连锁群(LG1,LG2,LG3,LG4,LG5,LG6和LG7),遗传图谱的总距离为640.5 cM。其中,LG1连锁群的遗传距离(140.6 cM)和标记间平均距离(9.4 cM)均最大;LG4连锁群的遗传距离(55.2 cM)和标记间平均距离(1.8 cM)最小。应用区间作图法对红三叶抗白粉病基因进行QTL分析定位,共检测到5个抗白粉病相关QTL位点(qrp-1,qrp-2,qrp-3,qrp-4和qrp-5),其中qrp-1、qrp-2、qrp-3和qrp-4位于LG4连锁群上,qrp-5位于LG5连锁群上。5个QTL位点对抗白粉病的贡献率为29%~90%,qrp-1对红三叶白粉病抗性的贡献率最大(90%),为主效QTL。  相似文献   
2.
为挖掘更多的茎基腐病抗性QTL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中抗茎基腐病品种CI12633和感茎基腐病品种扬麦158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采用SSR和SNP等分子标记对群体中的94个家系进行基因型分析,绘制遗传连锁图,并结合3次室内群体的茎基腐病抗性鉴定结果对小麦茎基腐病抗性QTL进行定位.结果表明,与小麦茎基腐病抗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由怀香B和筒恢211配制的F2群体进行糙米粒宽基因的QTL定位,定位到了2个粒宽基因的QTLs,其中有1个新的QTLs.有1个增效基因为主效基因,解释的表型变异高达20.2%.研究表明,所利用的F2群体的糙米粒宽可能主要是由1个主效QTL所控制.  相似文献   
4.
两个水稻DH群体发芽期和幼苗前期耐碱性状QTL定位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两个不同的加倍单倍体群体,在0.15%Na2CO3胁迫下,以发芽期和幼苗前期的发芽势(GE)等10个性状碱害相对值作为耐碱指标,进行耐碱性状QTL定位比较。碱害相对值相关分析表明,多个性状的碱害相对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采用QTLMapper1.6统计软件对碱害相对值进行QTL分析。DH-1群体定位到10个主效QTL和15个上位性QTL,DH-2群体定位到14个主效QTL和15个上位性QTL。两群体定位列线比对发现:1个控制相对根长的QTL,qRRL3-1,两群体定位在第3染色体对应的区域(CT339-G62和RM7-RM3280)。其他性状两群体没有定位在相同的区域,但存在多个重要的数量基因座位,如CT158-CT550、RM3755-RM418和RM1349-RM1061等区域。在这些相同基因座位上两群体都检测到控制不同性状的主效QTL或上位性QTL,耐碱性QTL可能存在多效性、连锁性,在不同遗传背景下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可以相互转化。多个QTL不仅与水稻耐碱性有关,还与多种抗逆性有关。这些结果将有利于耐碱性分子机制的剖析和强耐碱性水稻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5.
分子标记及其在标记辅助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分子标记来进行标记辅助选择,已经成为当今家畜育种的一种趋势。笔者对目前常见的几种分子标记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就分子标记在标记辅助选择中的应用,特别就分子标记在标记辅助选择中分子标记图谱的构建、分子标记的筛选、QTL定位和与分子标记的连锁分析3个方面的应用作了较详尽的综述。  相似文献   
6.
小麦的许多重要农艺性状都是数量性状,研究小麦数量性状遗传对小麦育种及其杂种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分子标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进行数量性状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小麦QTL的研究进展,包括QTL定位原理及前提条件,常用的分子标记,QTL定位常用的作图群体,QTL定位的方法,QTL定位的统计软件和阈值,QTL的作图精度及小麦QTL定位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小麦QTL定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水稻卷叶性状QTL的初步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水稻平展叶品种Ketan Nangka和剑叶中度卷曲的广超丝苗杂交F1衍生的185个F2单株为定位群体,利用110个微卫星标记(SSR)对卷叶基因进行初步定位.在全基因组内构建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并进行QTL检测,在第4染色体长臂上定位到1个卷叶QTL(qRL-4-1).它来自广超丝苗,与标记RM5473紧密连锁,加性效应为1.005,显性效应为-0.220,对表型的贡献率为7.27%,可能是一个新发现的QTL.同时在第5染色体长臂上定位到2个卷叶QTLs(qRL-5-9和qRL-5-10),两侧的标记分别为RM291-RM161和RM161-RM294,加性效应分别为1.812和1.347,显性效应分别为0.119 6和0.141 7,对表型的贡献率分别是16.08%和27.98%,其卷叶效应也来自广超丝苗,这2个位点验证了前人的研究结果.广超丝苗生育前期叶片并不表现卷曲,至生育后期才表现卷曲,其叶片卷曲基因在水稻株型育种上可能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nd investigate selection strategies that aim at maximizing long-term genetic response while conserving gene diversity and controlling inbreeding in populations of limited effective size, assuming complete knowledge of all genes affecting a quantitative trait. Three selection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to select on 100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and compared with truncation selection on breeding value. Alternative selection strategies aimed at maximizing the average breeding value of parents with a penalty on (1) the number of unfavourable QTL genotypes among parents (OS-I), (2) the negative of the logarithm of the frequency of the favourable allele at each QTL among parents (OS-II), and (3) the average pedigre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s (OS-III). When all QTL and their effects were known, the strategies examined were able to obtain extra long-term responses, conserve QTL diversity and reduce inbreeding, compared with truncation selection. Strategy OS-II was the most effective in conserving QTL diversity and OS-III in reducing inbreeding. By chang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penalties applied, the impact on long-term response, inbreeding and diversity can be controlled. Extra long-term responses over truncation selection of OS-I and OS-II were even greater when effects of QTL were estimated rather than assumed known, indicat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results to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Extra responses are expected to be reduced for larger population sizes.  相似文献   
9.
以早抽薹‘S-1’与晚抽薹‘G-1’为亲本,构建F1、BC1、BC2和F2群体,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 +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对结球甘蓝抽薹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并采用SLAF-BSA方法对抽薹时间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显示,结球甘蓝抽薹性状是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 + 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控制;主基因 + 多基因平均遗传率是93.41%。共检测到2个QTL,分别为2号染色体上的2.31 ~ 3.09 Mb和33.57 ~ 34.40 Mb,总长度为1.61 Mb。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