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107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10篇
  81篇
综合类   268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28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旨在满足马铃薯生产中茬口衔接、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不利气候下稳产等对马铃薯出苗早、齐、壮的需求,以‘费乌瑞它’为供试品种,用基于有益活菌或工程菌提取物的5种生物制剂进行种薯处理,对多重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5种生物制剂较常规化学制剂,均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种薯萌芽和芽根同生,出苗期提前2~7天,播种后49天的出苗率提高3.33%~17.78%。其中,表现最好的为酵母核苷酸衍生物和VDAL,种薯萌发和生根均显著高于对照。霜冻后,生物剂拌种处理在恢复前期促进植株生长,由此促进恢复后期的块茎发育,较常规化学处理增产8.39%~24.03%,体现了不同程度的保产效果。多马道黑、酵母核苷酸衍生物、根肽和VDAL体现出较好的保产效果,可作为种薯处理剂投入马铃薯生产。  相似文献   
2.
四川的云南松地径胸径相关关系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报道了四川的云南松树干在部三个不同部位直径(地表直径d0.00、0.05m高处直径d0.05、0.1Om高处直径d0.10)与胸径(d1.3)的相关关系,利用其编制了四川云南松地径一元材积表,并对其在四川云南松林区进行盗伐木、滥砍乱伐木材积估计和监测森林资源消耗量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四川云南松地径与胸径最佳关系模型为二次抛物线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0,999217~0.999380,剩余平方和Q=179.3391~226.4480,且d0.10与d1.3相关关系最为紧密。  相似文献   
3.
农田沙漠化演变中土壤质量的生物学特性变化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通过研究处于沙漠化过程中的科尔沁沙地旱作农田土壤酶活性与基础土壤呼吸活性,分析了土壤质量生物学特性的沙漠化演变。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基础土壤呼吸对沙漠过程中环境的变化反应敏感,随着沙漠化程度增加,与土壤物理化学肥力因素有关的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和土壤呼吸活性随之下降。土壤酶活性和呼吸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有极显著的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酶活性和呼吸强度表征有机质和养分的状况及其数量的变异,因此,可以作为农田沙漠化演变中土壤质量特征变化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大豆疫病的种子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用不同浓度的瑞毒锰锌、杀毒矾和克露进行大豆种子处理试验,结果表明,500ppm瑞毒锰锌对大豆疫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用杀毒矾以种子重量0.4—0.5%的剂量闷种,能显著地抑制大豆疫霉菌的侵入  相似文献   
5.
对广西国有良丰农场十二年生早熟温州蜜柑采用几种施肥方法,比较不同施肥措施下,该地区早熟温州蜜柑各个物候期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果实产量。结果表明:处理4分别在各个物候期前进行5次合理的氮、磷、钾配方施肥,明显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情况,果实成熟期相对提前;平均单果重量增加,达到125 g/个;平均单株产量明显增加,达到93.60 kg/株;平均产量最高,为73.94 t/hm~2。因此,针对该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适合于该地区的合理施肥方式对于提高果树产量和增加经济收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The pathological effects of copper deficiency (COD) are well known. However, the pathogenesis of cardiomyopathy resulting from COD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study, aimed to elucidate the pathogenesis of COD-induced cardiomyopathy by examining the morphology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in copper-deficient rats using histopatholog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scan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Changes detected in the myocardium and interstitium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reported for COD.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cluded mesh-like changes in the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 that appear to be a novel finding in COD-induced cardiomyopathy. These changes are hypothesized to result from abnormal vascular remodeling following damage to the basement membrane and due to the mechanical effects of myocardial contractions. Although cardiomyopathy may be associated with microcirculatory disorders arising from these lesions, further investigations are necessary to demonstrate a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thogenesis of cardiomyopathy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se lesions to disease progression.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利用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野生资源,本研究从我国青藏高原、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以及国外部分地区共采集了1 723份野生披碱草属种质资源,通过表型特征观测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共鉴定出了990份野生老芒麦种质,246份垂穗披碱草种质,并测得老芒麦的DNA含量在5.86~7.30 Gb之间,平均DNA含量为6.66 Gb;垂穗披碱草材料的DNA含量在9.50~10.36 Gb之间,平均DNA含量为9.97 Gb。研究结果显示,在西北、华北以及东北地区的部分野生老芒麦材料在苗期基部叶鞘出现了绒毛,分析发现该表型出现的概率与经度和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海拔、年年均气温以及年平均降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表明老芒麦苗期基部叶鞘绒毛的有无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可能是老芒麦种质应对不同环境类型的适应性机制之一。本研究为老芒麦的形态鉴定提供了新的依据,为老芒麦种质资源挖掘和育种应用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树龄 10 年的“贵长”猕猴桃为供试材料,研究用不同肥料(常规用肥、专用肥、生物肥、生物肥 专用肥)作为猕猴桃壮果肥施用对果实品质、产量及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 种追肥处理对猕猴桃的产量和果实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其中0.25 kg 生物肥 1.0 kg 专用肥能显著地增加猕猴桃的单果体积、单果质量、产量和提高维生素 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改善猕猴桃后熟的贮藏性能,对糖酸比和果形指数也有改善作用,猕猴桃专用肥效果次之。用0.25 kg 生物肥 1.0 kg 专用肥作为猕猴桃壮果肥施用综合效果较为理想,可在猕猴桃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利凉的应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利凉处理下大棚环境、秋番茄生长、结果和茎基腐病的状况。结果表明:在晴天和阴天条件下,利凉处理棚膜均起到降低大棚内的地温、气温和光照强度的作用,同时可提高大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为秋番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与对照大棚相比,利凉处理大棚提高了秋番茄植株的生长速率,可使秋番茄第一花序坐果率提高18.51%,第一层果实产量提高82.66%,同时可降低大棚秋番茄茎基腐病的发病率达15.28%。综上,利凉可以在大棚秋番茄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施沼渣液替代化肥氮对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氮元素含量为定量指标,设计1个全施化肥处理和5个基施沼渣液替代化肥氮处理,以期为大面积生产葡萄园基肥施用沼渣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施沼渣液替代化肥氮比例的增加,葡萄产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100%NZY处理产量最高,为18197.03 kg/hm 2;粒重和穗重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随着基施沼渣液替代化肥氮比例的增加,萌芽至成熟天数、叶片SPAD值、新梢节间长、粗度、百叶鲜重及单叶面积等生长指标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以150%NZY处理最高,表现出成熟期延迟,贪青晚熟,从而影响产量。基施沼渣液替代化肥氮可改善葡萄果粒品质,以70%NZY和100%NZY处理较好。随着基施沼渣液替代化肥氮比例的增加,葡萄果粒重金属Cu、Zn和Pb含量均有所增加,Cr含量则有所下降,Cd和As含量无明显变化。各处理中葡萄果粒重金属含量均低于相应的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05)。因此,本研究认为,综合葡萄产量和品质指标,沼渣液替代100%化肥氮可作为葡萄园定量化基施沼渣液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