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35篇
农作物   89篇
植物保护   1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1986和1987年在长沙地区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ol)8个世代的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观察结果,组建了年龄生命表。从1986年第3代起至1987年年1987年第5代,8个世代的存活率曲线属于Slo-bodkinⅣ型,幼龄若虫期是死亡率最高,存活率最低的阶段;种群数量趋势指数分别为:9.74,16.04,5.73,6.80,13.22,6.71,24.59,10.87,K值分别为:2.8112,2.6831,3.0984,3.3600,2.9700,4.000,2.3700。通过K值分析,表明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是控制褐飞虱种群数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褐飞虱未成熟期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除取食秧苗外,在其它生育期稻株上完成一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值基本相似,其短翅型世代为10.8℃和434.3日度,长翅型世代为10.7℃和452.4日度。卵的孵化率稳定,受试验温度(17.5—29℃)和水稻生育期影响小,平均孵化率为92%。若虫存活率则明显受温度和食料状况影响。成虫寿命、总产卵量、产卵速率等亦因温度和食料条件的变化而有很大波动。温度在27℃,取食分蘖、拔节期水稻的种群内禀增长能力(r_m)最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市场上常用杀虫剂对褐飞虱不同虫态的作用特性,为选择对口药剂进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稻苗浸渍法,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9种新烟碱类药剂和10种其他类型杀虫剂对褐飞虱不同虫态的杀虫活性、速效性和持效性。【结果】 1)杀虫活性:不同杀虫剂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烯啶虫胺、噻虫胺、毒死蜱、氟啶虫胺腈、呋虫胺和环氧虫啶活性最好,其次为哒嗪硫磷、乙基多杀菌素、吡蚜酮、异丙威,阿维菌素;其余药剂中噻虫嗪、甲维盐、氟啶虫酰胺对2~3龄若虫有一定活性而对4~5龄虫活性差,噻嗪酮、吡虫啉、噻虫啉、啶虫脒、氯噻啉对两种虫态的活性均较差。2)速效性:毒死蜱、哒嗪硫磷的速效性最好,异丙威、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胺等次之,吡蚜酮最差。3)持效性:吡蚜酮、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胺、环氧虫啶持效期>15 d,其中吡蚜酮最好,药后0、5和10 d连续3批接的试虫死亡率无显著差异。4)成虫: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胺、环氧虫啶、毒死蜱、异丙威、吡蚜酮对雌雄成虫均有效,类似于若虫。5)卵:毒死蜱、烯啶虫胺、呋虫胺和噻虫胺对卵及孵化的若虫均有效;吡蚜酮、环氧虫啶、异丙威等无明显杀卵活性,但吡蚜酮对孵化若虫有较好的杀虫活性。【结论】 19种药剂中,适于褐飞虱防治的有吡蚜酮、烯啶虫胺、呋虫胺、噻虫胺、环氧虫啶、氟啶虫胺腈、毒死蜱、哒嗪硫磷、异丙威共9种。其中,吡蚜酮持效性最佳且对卵之外各虫态活性较好,但速效性最差。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胺和环氧虫啶等的速效性、持效性均较突出,且前三者对各虫态均有效。氟啶虫胺腈杀虫活性和速效性均好,但持效性差于新烟碱类。毒死蜱和哒嗪硫磷可单独或在防治其他害虫时兼防治褐飞虱,其中毒死蜱速效性最好,适合于大虫量时快速压低虫量。异丙威杀虫活性弱于新烟碱类,但速效性强于新烟碱类药剂,适合与吡蚜酮等混用或复配。此外,用于鳞翅目害虫防治的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甲维盐对褐飞虱有一定活性,适合防治其他害虫时兼治褐飞虱。而其余药剂如吡虫啉、噻嗪酮、噻虫嗪等7种药剂不适用于褐飞虱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海藻糖是昆虫中的主要血糖物质,在昆虫的发育及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功能。其中,海藻糖转运蛋白(Tret)在将海藻糖从其生成组织(例如脂肪体)运输到其消耗组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两条Tret1的序列结构,进一步抑制Nl Tret1的表达,探讨这两个Nl Tret1在褐飞虱体内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以褐飞虱两条Tret1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其蛋白结构以及与其他昆虫之间的同源性。采用RNAi(RNA interference)技术将合成的外源ds RNA(double-stranded RNA)注射到实验室饲养褐飞虱种群体内,抑制其体内Nl Tret1的表达,分别在注射48 h后取材,抽取总RNA并用反转录试剂盒合成第一链c DNA,采用q 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技术检测ds Nl Tret1的干扰效果以及RNAi后褐飞虱体内海藻糖代谢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最后测定葡萄糖、海藻糖和糖原含量以及海藻糖酶活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Nl Tret1-like X...  相似文献   
5.
光温条件影响稻种对褐稻虱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4~30℃温度范围内,品种抗性在不同光照时数阳光强度的影响下存有极显著的差异。弱、短光照会使品种的抗性减弱甚至丧失。 光温对抗虫机制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品种的非嗜好性方面,其中光照时数对非嗜好性有极显著影响,温度和光强度也育显著的影响,30℃比24℃表现的非嗜好性较强。光照时数和光强度对非嗜好性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褐稻虱发声机理模型和雌虫鸣声的人工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雌、雄成虫均能振动腹部.发出由固体介质(寄主植株)传递的声信号,用于交尾前的个体间通讯。整个发声过程似为卷积同态系统, 包括:冲击序列发生器、腹部振动单元、后基片振动单元及机械滤波器。最近发现的摩擦发声器是该系统的核心。根据上述发声模型,用电子振荡电路成功地模拟了褐稻虱雌虫鸣声。  相似文献   
7.
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初步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229对水稻SSR引物对来自野生稻的褐飞虱抗性基因进行定位,结果表明引物RM589和RM311在作图群体BC2F2中存在多态性.通过作图软件进行基因和分子标记位点的遗传连锁分析,褐飞虱抗性基因与引物RM589和RM311的遗传距离分别是9.8cM和11.9cM,并将其定位在第6染色体和第10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8.
C. C. Su    J. Wan    H. Q. Zhai    C. M. Wang    L. H. Sun    H. Yasui  A. Yoshimura 《Plant Breeding》2005,124(1):93-95
The brown planthopper (BPH) is one of the most destructive insect pests of rice. Resistant varieties have prov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economic and effective measures for BPH management. In this study, an indica rice ‘DV85’ showed resistance to biotype 2 of BPH by bulked seedling test, and a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a cross between a susceptible rice ‘Kinmaze’ and ‘DV85’ was phenotyped to map genetic factors conferring BPH resistance in ‘DV85′.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revealed that one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with a LOD score of 10.1 was detected between XNpb202 and C1172 on chromosome 11. This QTL was designated as Qbph11. Qbph11 explained 68.4% of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of BPH resistance in this population. The allele from the resistant parent ‘DV85’ at Qbph11 reduced the damage caused by BPH feeding and would be very useful in breeding resistant rice varieties via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研究了褐飞虱在适应抗性水稻品种“IR26”过程中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IR26”植株的叶鞘和伤流液中氨基酸总量分别比感虫水稻品种“TN1”植株的低3.78%和3.05%。除苯丙氨酸和赖氨酸外,褐飞虱在“IR26”上取食第2代时体内其他氨基酸含量均升高,从第3代开始下降。饲养在“TN1”上的褐飞虱转移到“IR26”上取食后,其蜜露中氨基酸除天冬氨酸、谷氨酸和胱氨酸外,其他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上升。而在“IR26”上取食3代的褐飞虱转移到“TN1”上取食,其蜜露中的苏氨酸、缬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下降,但氨基酸总量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83-2010年江苏省褐飞虱灯诱资料及1982-2010年全球海温场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气象再分析资料,对江苏稻区代表站高邮、通州和宜兴的褐飞虱迁入量与前一年1月-当年6月太平洋海温场、前一年12月-当年6月中南半岛近地表气温场和前一年7月-当年6月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量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并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一系列褐飞虱年总迁入量的预测预报方程。结果表明:(1)高邮、通州和宜兴3站的褐飞虱迁入量在不同时空阈限内与太平洋海温场、中南半岛气温场和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3站褐飞虱迁入量的对数值与前一年海温场呈负相关,其中与通州和宜兴站褐飞虱迁入量对数值相关显著的海温区主要分布在北、中太平洋,高邮站则在南太平洋;高邮站褐飞虱迁入量的对数值与前一年12月和当年4月中南半岛西南部的近地表气温场呈正相关,通州站与前一年12月和当年2、3月中南半岛北部的近地表气温场呈负相关,宜兴站与当年1、3月中南半岛西南部的近地表气温场呈正相关、与当年4月中南半岛大部的近地表气温场呈负相关;3站褐飞虱迁入量的对数值主要与前一年7月-当年6月的各副高指数、各极涡指数、大西洋欧洲环流型、亚洲纬向环流指数、东亚槽强度、冷空气强度、西太平洋编号台风强度、南方涛动指数等相关显著。(2)从上述海温场、气温场和环流特征量中筛选出显著相关(P<0.05)的因子作为预测因子,建立褐飞虱年迁入量的预测模型,并筛选出回检正确率70%以上、预检正确率66.7%以上模型17个,适用性评估表明,各模型的预报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表明模型可应用于单站褐飞虱年迁入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