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0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722篇
林业   1832篇
农学   473篇
基础科学   261篇
  1495篇
综合类   4469篇
农作物   339篇
水产渔业   179篇
畜牧兽医   535篇
园艺   610篇
植物保护   493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336篇
  2016年   428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562篇
  2013年   476篇
  2012年   766篇
  2011年   810篇
  2010年   721篇
  2009年   751篇
  2008年   643篇
  2007年   705篇
  2006年   474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有性生殖在真菌的生活史和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交配型基因是控制有性生殖的关键因子。前期研究发现稻曲病菌(Villosiclava virens)MAT1-2型菌株中包含MAT1-2-1MAT1-2-8两个交配型基因,但是它们如何调控稻曲病菌有性生殖依然不清楚。本文研究了它们在不同侵染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和编码的蛋白结构特性。研究表明MAT1-2-1在侵染不同阶段一直下调表达;而MAT1-2-8在侵染早期(5 dpi)上调表达,在侵染后期下调表达。与营养菌丝阶段比较,MAT1-2-1MAT1-2-8在有性发育过程菌核形成、菌核萌发、子座原基形成和子座成熟4个阶段的表达量都是下降的,在菌核形成阶段表达量最低。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AT1-2-1和MAT1-2-8具有磷酸化位点,为非分泌蛋白,无明显的跨膜结构域。蛋白同源比对分析表明MAT1-2-1与香柱菌(Epichloë typhina)的MAT1-2-1同源性最高,而MAT1-2-8与绿僵菌(Metarhizium)的MBR_08192蛋白同源性最高。进一步研究发现MAT1-2-1和MAT1-2-8能够互作,并分别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基质中。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到MAT1-2-1的一些候选互作蛋白,如假定Ran交换因子Prp20/Pim1(KDB12229.1)、假定rRNA处理蛋白Ebp2(KDB12923.1)及组蛋白H1(KDB12711.1)等。因此,以上结果为研究稻曲病菌交配型基因MAT1-2-1MAT1-2-8调控有性生殖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远缘杂交及异源多倍化导致许多重要作物的起源与进化,而芸薹属栽培异源四倍种是研究作物异源多倍化的模式系统之一。异源多倍体是如何调控及协调来自不同二倍体祖先的不同基因组的遗传行为及基因表达,是过去二十年间的研究热点和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利用不断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一方面揭示出芸薹属及其他多倍体物种基因组表现出动态性质,即在形成初期及长期进化过程中持续发生遗传及表观遗传的变化;另一方面发现异源多倍化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基因表达模式改变,包括非加性表达、超亲表达、表达水平显性、部分同源偏向表达、基因剂量平衡效应等现象。上述基因组结构、表观遗传改变以及基因表达模式的调控,使新产生的多倍体得以成功进化为新物种。  相似文献   
3.
从高架桥区的生态环境、适生种类的选择以及高架桥绿化的养护管理、景观配置模式四个方面对国内的高架桥绿化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对高架桥绿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趋势。为此.就高等院校如何推行创造性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马美蓉 《家畜生态》2003,24(2):73-75
针对农村养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在选种、饲料的科学配合、饲养管理制度、合理用药以降低药物残留、加强养鸡场内外环境保护等方面,建立具有农村特色的环保型养鸡模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的景观植物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开发了景观植物信息查询系统(简称LPIIS)。LPIIS的构建包括后台数据库和管理系统2部分,以Microsoft Access开发后台景观植物数据库,实现各种零散的景观植物数据资料的数字化;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VB进行信息系统的界面设计和系统集成,实现了人性化的界面,操作更为方便。LPIIS的出现改变了过去景观植物信息管理的手工方式,具有可视化人性化的界面、提供多媒体信息、数据的维护和更新具有继承性、后台数据库可方便的移植于网络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8.
绵阳城市广场建设中的特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军 《西南园艺》2005,33(1):26-28
在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四川绵阳市的广场,并以铁牛广场为例分析其特色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重庆地区色叶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色叶植物是未来园林应用的主要造景植物之一,本文就重庆地区色叶植物资源作了详细调查.按植物色彩分成常色叶类、春色叶类、秋色叶类和两季色类,并对其在园林中的应用途径和前景作了详尽介绍.  相似文献   
10.
Based on recent needs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fire regimes and post-fire vegetation resilience at a supra-level for carbon cycle studies, this article focusses on the coupled history of fire and vegetation pattern for 40 years on a fire-prone area in central Corsica (France). This area has been submitte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o land abandonment and the remaining land management has been largely controlled by frequent fires. Our objectives were to rebuild vegetation and fire map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which have drive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fires on the area, what were the feed backs on the vegetation dynamics, and the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this inter-relationship. The results show a stable but high frequency of small fires, coupled with forest expansion over the study period. The results particularly illustr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ires according to topography and vegetation, leading to a strong contrast between areas never burnt and areas which have been burnt up to 7 times. Fires, when occuring, affect on average 9 to 12% of the S, SE and SW facing slopes (compared to only 2 to 5% for the N facing slopes), spread recurrently over ridge tops, affect all the vegetation types but reburn preferentially shrublands and grasslands. As these fire-proning parameters have also been shown to decrease the regeneration capacity of forests,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needs in spatial studies (both in terms of fire spread and vegetation dynamic) to accurately apprehend vegetation dynamic and functionning in fire-prone areas.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May 2005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